裴麗娟
(甘肅省第三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甘肅 蘭州 730020)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又叫缺血性腦卒中,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該病具有發(fā)病率高、病情危重及致殘率和致死率高等特點。臨床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患者長期吸煙、酗酒、存在動脈粥樣硬化、肥胖等。該病患者極易出現(xiàn)認知功能障礙、運動功能障礙和語言功能障礙,從而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且會給其家庭和社會帶來較大的負擔[1]。目前,西醫(yī)對該病患者主要是進行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溶栓劑、抗血小板藥物、神經保護劑等。近年來,中醫(yī)在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現(xiàn)狀與進展。
目前,西醫(yī)對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主要是進行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營養(yǎng)腦神經及擴張外周血管等治療。對該病患者進行溶栓治療所使用的藥物主要有尿激酶、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和鏈激酶等;對其進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療所使用的藥物主要有潘生丁、阿司匹林等;對其進行抗凝治療所使用的藥物主要有雙香豆素、肝素等;對其進行擴張外周血管治療所使用的藥物主要有腦益嗪、尼莫地平等;對其進行營養(yǎng)腦神經治療所使用的藥物主要有腦蛋白、腦活素、胞二磷膽堿等。目前,中醫(yī)主要采用復方丹參注射液、補陽還五湯和活血化瘀藥物(如脈絡寧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舒血寧注射液等)等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有學者指出,中醫(yī)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所導致的不良反應較少,但起效較慢,西醫(yī)治療該病雖然起效快,但不良反應較多。因此,目前臨床上多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該病。
周曉秀等[2-3]指出,用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能起到1+1>2的治療效果,在預防患者再次發(fā)生血栓及改善其神經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西醫(yī)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藥物主要有尿激酶、阿司匹林、肝素、尼莫地平、腦蛋白等。而治療該病的中藥注射制劑有脈絡寧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舒血寧注射液、葛根注射液、丹紅注射液等[4]。以舒血寧注射液為例,其主要成分為銀杏葉提取物,具有擴張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羅何婷等[5]指出,在對老年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進行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加用舒血寧注射液進行治療,能顯著改善其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水平,且用藥的安全性較高。
目前,臨床上除了用常規(guī)西藥+中藥注射制劑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外,還經常使用常規(guī)西藥+中藥方劑治療該病。治療該病的常用中藥方劑主要有補陽還五湯、血府逐瘀湯及化痰通絡湯等。中醫(yī)認為,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屬于“中風”“中經絡”的范疇,其病機主要為本虛標實,在本為肝腎不足,氣血虛衰;在標為風火相煽,致使痰濕壅盛、氣血瘀阻,進而痹阻腦脈。中醫(yī)主張采用益氣活血、化瘀通絡、滋肝補腎的原則治療該病。以補陽還五湯為例。此方的藥物組成為赤芍、當歸、地龍、紅花、川芎、桃仁、黃芪。其中,赤芍、當歸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地龍具疏通經絡之功效,紅花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之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氣開郁之功效,黃芪具有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之功效。全方可共奏益氣活血、化瘀通絡之功。唐暉[6]在對42例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進行降脂、抗凝等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加用補陽還五湯進行治療,結果顯示,中西醫(yī)結合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2.86%)明顯高于西醫(yī)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71.43%)。
近年來,隨著現(xiàn)代制藥技術的發(fā)展,中成藥在臨床上應用越來越廣泛。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中成藥主要有大活絡膠囊、通心絡膠囊等。有學者指出,用大活絡膠囊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能顯著改善患者體內炎性標志物(如C反應蛋白、白介素- 6)的水平及其各項凝血指標(如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時間等)。黎穎等[7]研究指出,用阿司匹林聯(lián)合通心絡膠囊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效果顯著,患者的預后較好。
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中醫(yī)外治療法主要有推拿、按摩、耳穴壓豆和針灸等。臨床研究表明,用中醫(yī)外治療法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能起到舒經活絡、通經止痛的作用。另外,用中醫(yī)外治療法治療該病的安全性較高,通常不會使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有學者指出,用常規(guī)西藥+針刺療法(針刺百會穴透前頂穴、神庭穴透印堂穴、太陽穴透率谷穴)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獨使用西藥治療該病的效果。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yī)療水平的提高,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方案也日漸成熟。臨床實踐證實,用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能彌補單獨使用西藥治療該病的不足,對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積極的意義。相信隨著臨床上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研究的不斷深入,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該病定會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1] 魏亮.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現(xiàn)狀和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4,20(16):2948-2950.
[2] 周曉秀.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3,27(3):567-568.
[3] 袁志俊,李小剛.干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17(45):7954-7960.
[4] 王加喜.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研究進展[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5,34(8):143,147.
[5] 羅何婷,張金培,薛?;?等.舒血寧注射液治療老年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療效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6,45(4):495-496.
[6] 唐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42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7,33(8):46-47.
[7] 黎穎,馮勇明.通心絡膠囊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阿司匹林抵抗的療效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7,32(9):1294-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