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玲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硬化后血管發(fā)生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所形成的心臟病,冠心病以中老年為高發(fā)人群,近年來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發(fā)病率有逐年升高趨勢[1-2]。臨床研究顯示[3-5],高血脂及炎癥因子在冠心病發(fā)生及發(fā)展中均起到一定作用,是引起冠心病發(fā)生的致病機制之一,C反應蛋白(CRP)是炎癥反應常用標記物,脂聯(lián)素是脂肪組織方面的細胞因子,有抗炎作用,在臨床上常作為冠心病常輔助檢查指標應用,本研究對冠心病患者冠脈病變程度與血清脂聯(lián)素、C反應蛋白的相關性研究進行了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選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間在本院診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冠心病組),均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確診,排除標準:①合并感染性疾病;②合并慢性心力衰竭;③合并惡性腫瘤;④合并糖尿病、腎臟疾病、炎癥肝功能不全等可影響到檢測指標結果的疾病。選取同期門診健康體檢正常的中老年人10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齡40~82歲,平均(56.22±4.10)歲;冠心病組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38~79歲,平均(55.86±5.32)歲,累計的冠脈分支分別為單支病變53例、雙支病變31例、多支病變1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
1.2.1血清脂聯(lián)素及CRP檢測方法兩組均抽取空腹外周血5 m1置于有抗凝劑的試管內,以3 500 r/min轉速離心15 min后分離血清,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以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CRP水平,檢測試劑盒購自廈門慧嘉生物有限公司。
1.2.2冠脈病變炎癥程度評價方法根據(jù)冠脈造影結果進行評估[6-7],造影狹窄血管腔徑≥50%為確診依據(jù),右冠狀動脈、回旋支、左前降支根據(jù)狹窄支數(shù)分為單支病變、雙支病變、多支病變,左主干病變累計者歸納為雙支病變,如同時合并右冠狀動脈病變歸納在多支病變;冠脈病變程度根據(jù)狹窄程度Gensini評分進行判定:①狹窄程度評分,狹窄程度≤25%為1分、25%~50%為2分、50%~75%為4分、75%~90%為8分、90%~99%為16分、99%~100%為32分;②系數(shù),左主干系數(shù)為5,前降支中段為1.5、近段為2.5,回旋支開口處為3.5、近段為2.5,左室后側支為0.5,其余部位均為1;③狹窄程度評分乘以系數(shù)為Gensini總分。
1.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予以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血清脂聯(lián)素、CRP水平比較冠心病組脂聯(lián)素低于對照組,CRP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脂聯(lián)素、CRP水平比較(x±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levels of adiponectin and CRP between two groups(x±s)
2.2冠脈病變累及分支不同的冠心病組患者血清脂聯(lián)素、CRP、Gensini評分比較不同冠脈病變累及分支患者血清脂聯(lián)素、CRP、Gensini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多支病變及雙支病變脂聯(lián)素低于單支病變(t=6.18、t=3.43)、CRP及Gensini評分高于單支病變(CRP:t=12.65、t=10.04;Gensini評分:t=16.57、t=7.24),多支病變脂聯(lián)素低于雙支病變(t=4.65)、CRP及Gensini評分高于雙支病變(CRP:t=3.99;Gensini評分:t=9.09),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3冠心病組患者Gensini評分與血清脂聯(lián)素、CRP的相關性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冠心病患者Gensini評分與血清脂聯(lián)素間有負相關性(r=-0.63,P<0.05)、與CRP間有正相關性(r=0.75,P<0.05)。
表2 冠脈病變累及分支不同的冠心病組患者血清脂聯(lián)素、CRP、Gensini評分比較(x±s)Table 2 Serum levels of adiponectin,CRP and Gensini score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different branche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x±s)
冠心病是嚴重危害到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病理變化主要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大量研究顯示與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有關[3-5],越來越多的證據(jù)顯示炎癥在冠心病發(fā)病及發(fā)展中有主要作用[8-9],而且是導致冠心病粥樣硬化斑塊不穩(wěn)定的主要機制,同時高血脂已經被證實是引起冠心病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CRP是臨床常用的炎癥標記物,可預測心血管疾病發(fā)生風險的敏感性,臨床大量研究顯示[10-12],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明顯存在CRP的升高,提示炎癥反應活躍,而且與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脂聯(lián)素是由脂肪細胞合成、分泌的特異性蛋白,對心臟有保護作用,臨床研究顯示[13-15],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能維持血管內皮功能,對心肌脂肪酸的氧化劑攝取、能量代謝均有調節(jié)作用,冠心病患者可出現(xiàn)脂聯(lián)素的下降,脂聯(lián)素下降還可預測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生風險,其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可能是通過粘附分子在血管內皮細胞的表達及減少NFKB信號傳遞等途徑實現(xiàn)的。本研究對冠心病患者冠脈病變程度與血清脂聯(lián)素、CRP的相關進行了進一步研究,結果顯示冠心病組脂聯(lián)素低于正常人群,CRP高于正常人群,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脂聯(lián)素、CRP與冠心病有關,多支病變及雙支病變脂聯(lián)素低于單支病變、CRP及Gensini評分高于單支病變,多支病變脂聯(lián)素低于雙支病變、CRP及Gensini評分高于雙支病變,提示冠脈病變嚴重程度與脂聯(lián)素、CRP關系密切,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冠心病患者Gensini評分與血清脂聯(lián)素間有負相關性、與CRP間有正相關性,進一步證實脂聯(lián)素與CRP可能是引起冠脈病變加重的因素之一。
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冠脈病變程度與血清脂聯(lián)素、C反應蛋白關系密切,檢測血清脂聯(lián)素及CR可作為冠脈病變嚴重程度評估指標。
[1]宋宏賓,張偉民,陳大楸,等.1 872例冠心病增齡性臨床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9):109-113.
[2]房巧玲,周林,張軍.濟南市2013-2014年居民冠心病急性病例監(jiān)測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16,32(6):797-800.
[3]周莉,傅倩晰,汪龍,等.全基因組關聯(lián)研究鑒定的血脂相關基因與冠心病的易感性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30(11):1719-1722.
[4]譚艷萍,劉寅,高靜,等.PCSK9基因rs11206510多態(tài)性與血脂及冠心病的關系[J].天津醫(yī)藥,2015,43(2):179-182.
[5]王新,李春陽,蘇立平,等.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機制及治療的研究進展[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2):1-4.
[6]Girasis C,Schuurbiers JC,Onuma Y,et a1.Nove1 bifurcationphantomsforva1idationof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a1gorithms[J].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2011,77(6):790.
[7]李華偉.基質金屬蛋白酶-2和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17-19.
[8]張銳,葛建軍.四種炎癥因子與冠心病的關系研究[J].安徽醫(yī)藥,2014,18(4):695-697.
[9]李雪松.老年冠心病與免疫炎癥反應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2):239-242.
[10]劉巍.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診斷及治療——2014年AHA/ACCNSTE-ACS指南解讀[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5,3(3):1-3.
[11]陳洪濤,侯文華,苗永國,等.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冠脈介入術后炎癥因子和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17):1992-1995.
[12]吳國英.血清CRP聯(lián)合cTnI檢驗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價值探究[J].當代醫(yī)學,2017,23(19):55-57.
[13]馬非凡,劉濱,李悅,等.脂聯(lián)素與冠心病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5,36(1):80-83.
[14]莫余波,胡節(jié)惠.血清脂聯(lián)素與冠心病患者冠脈病變程度相關性研究[J].創(chuàng)傷與急危重病醫(yī)學,2015,3(3):140-143.
[15]張躍鋼.不同類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和冠心病危險因素的變化及其關系[J].當代醫(yī)學,2016,22(2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