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摘 要:在小學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我們要注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它有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中國現(xiàn)代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西方有句諺語:“播種行為,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币簿褪钦f,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會促使人更好地發(fā)展,一個好的習慣,會使學生終身受益。作為學校教育者,在引導并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方面,肩負著重要的責任。
關(guān)鍵詞:習慣;紅色袖;安全;榜樣
伴著下課鈴聲,我抱著一摞作業(yè)本走出教室。這時不知從哪冒出一個跑得滿頭大汗的男孩,一頭撞在了我的作業(yè)本上,本子散落一地。我慌忙扶住驚慌失措的孩子,關(guān)切地問:“沒事吧?”他摸著頭不好意思地說:“沒事。”我輕聲叮囑他下課后不要在走廊內(nèi)亂跑,如果是兩個奔跑的孩子撞在一起,后果不堪設(shè)想。
事后,我把這次經(jīng)歷講給了班里的學生聽,他們聽了感嘆不已。我趁勢問他們:“在課間我們怎樣才能避免這樣的危險發(fā)生,保障大家的安全呢?”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有的說,抓住他,把他送到大隊部全校點名批評。還有的說,找他班主任批評他。說來說去,都是想著怎樣去懲罰,而沒有想出辦法去杜絕這種現(xiàn)象。我接著引導他們:“我們常說‘保護自己,關(guān)愛他人,我們?yōu)榱诵@的安全能做些什么呢?最后我建議大家,下課時看到危險的舉動,一定要及時提醒,防止事故的發(fā)生?!睂W生們都熱情高漲地響應(yīng)著。
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孩子的天性就是貪玩,一下課他們就像出籠的鳥兒飛出了教室,早把這個“任務(wù)”拋到了九霄云外,自顧自地玩了起來。怎樣才能讓他們把這種愛心提醒當成一種習慣呢?
一天課間,我透過辦公室的玻璃窗,看到學生小賀正要攀爬天梯。個頭矮小的他,雙手緊抓住上面的橫欄,想一使勁縱身躍上去。我的心立刻提了起來,快步走出辦公室,剛到操場,溫馨的一幕映入眼簾,啟軒正招呼小賀讓他下來,并站在天梯的旁邊,準備隨時保護他。我揪緊的心立刻放松了,這不是教育學生的一個良好的契機嗎?
機不可失,我把這溫馨的一幕用手機拍了下來。并在周一的班會課上把這令人感動的瞬間介紹給學生:“一個善意的提醒,一個溫暖的舉動,避免了一起事故的發(fā)生……”話音剛落,班里立刻響起熱烈的掌聲。隨后,我把一個印有“值勤”字樣的紅色袖章給啟軒戴上,他成了我們班第一個“安全小衛(wèi)士”。時刻提醒同學們注意安全。有了榜樣的力量,學生們從思想上也重視了起來,也爭著用優(yōu)異的表現(xiàn)來佩戴這個象征責任的袖章。就這樣,安全提醒成了同學們之間的招呼語:“別爬天梯,危險,快下來!”“課間不許打籃球”“在樓道里你怎么又跑了!”這樣的提醒在學生之間傳遞,傳遞著友情,傳遞著愛心,更傳遞著安全。有了同學的愛心提醒,學生的安全又上了一層保險鎖。
寒來暑往,這班學生即將畢業(yè),紅色的值勤袖章早已不需要了,因為他們早已把提醒當作一種責任,成為自身的一種習慣。這不,我又迎來一批新的學生,安全這根弦始終不能放松,希望愛心提醒能繼續(xù)傳遞下去,讓每個學生都能安全快樂地度過在學校的每一天。
結(jié)語
對于學生而言,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承擔起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責任,并積極地探索引導策略。好習慣常常讓人受益終生,壞習慣往往使人終身受到不好的影響。烏申斯基曾經(jīng)說過,你有了好的習慣,一輩子享用不盡它的利息,你有了壞習慣,一輩子償還不盡它的債務(wù)。這話有著深刻的含義。行為習慣一旦養(yǎng)成,學生將終生受益。作為教育者,就要努力起到導航作用,讓學生乘著良好行為習慣這艘帆船,乘風破浪,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參考文獻:
[1]付世彤.培養(yǎng)語文學習習慣奠定良好學習根基[J].學周刊,2014(05).
[2]王清平.我國小學養(yǎng)成教育的實踐模式及其思考[J].教育導刊,2009(05):33-35.
[3]陳清秀.加強小學生行為的養(yǎng)成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1992(6):25-26.
[4]林德宏.養(yǎng)成教育:生態(tài)性教育[J].當代青年研究,2005(9):1-4.
[5]劉守金.淺談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幾種途徑[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05(2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