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利權
摘要:教育是個系統(tǒng)性工作,除了學校之外,社會、家庭等也對學生的學習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相互之間是互補的、不可替代的。本文針對農(nóng)村小學特定情態(tài),就家校結合促進小學生學習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基此以班主任的視角對如何組織有效的家校結合進行探討。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生;家校結合;問題;策略
教育是個系統(tǒng)工程,雖說學校因具有專業(yè)條件而在教育方面起著主導作用,但其他教育因素在學生學習方面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特別是家庭,它與學校形成互補,是保障學生學習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而,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不僅要努力做好班級教育管理,而且應帶動學生家庭有效參與教育,通過學校與家庭共同努力為促進學生學習提供保障。
一農(nóng)村小學家校結合的問題
第一,農(nóng)村文化環(huán)境弱。農(nóng)村的家庭普遍缺少家庭教育意識——在農(nóng)村家長看來,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盡了一個家庭的義務。對家庭在教育中的關鍵性作用沒有正確認知。家長主動參與、配合學校的積極性低,這使家校合作遇到一些困難和阻力。
第二,農(nóng)村家長普遍沒有接受過教育方面的培訓,也不像城市家長會主動去學一些教育理論和方法。因而,農(nóng)村家長缺少家庭教育的正確方法,也不知道如何配合學校。普遍采用一些經(jīng)驗性的教育方法,與學校教育不能同步。
第三,教師組織家校結合的方法不多。一是對自身農(nóng)村教育環(huán)境信心不足,認為沒有優(yōu)質的家校共育條件;二是缺少研究、動腦筋少,家校結合的理論不能落到實踐上。
第四,在農(nóng)村有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就是“留守兒童”。家長長期與孩子分離,監(jiān)護人普遍是文化水平低、行為能力差的老人。這為家校溝通和合作制造了障礙。
二農(nóng)村小學家校結合的策略
1.家長課堂的構建
農(nóng)村家校結合中最大的、首要的問題,就是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問題。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學校和家庭在教育方面是完全平等的,是合作關系,這是必須認清的——因為,在錯誤的角色定位下,班主任對家長進行教育,往往會采用批評、指責或是像給孩子上課一樣講授的方式,家長們接受不了,有抵觸情緒。這很不利于家長教育理念的形成和教育能力的提升。
一般來說,基于平等的心態(tài),我們對家長施以“教育”培訓,可采用的方法有:
調查和家訪——通過向家長發(fā)放調查表或進行家訪的方式,我們班主任所達到的目的,不僅是對學生和家庭教育觀進行了解和把握,而且是通過這樣的形式初步把家長帶入“教育”體系當中,讓家長開始參與教育。并且體會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作用價值。
技能和理論培訓——有時,我們可利用家長會的時機對家長順便講一些教育的方法、理論知識,這是一個較容易掌握和操作的方式。但正如上面所說,這種“授課”式家長培訓不宜過多,否則很容易造成家長的反感。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缺少實踐體驗性,純理論的東西對家長的幫助效果一般。最好的方式,是結合實際的體驗式培訓——比如經(jīng)常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的活動,這不僅是一個家校結合最有效的形式(下面還會說到),而且讓家長親自觀察體驗學校老師是如何組織實施教育的,給家長一個“偷學”的機會。再如,就事論事的方式。就是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上出現(xiàn)問題了、發(fā)現(xiàn)家庭教育有偏差了,給家長提出建議,然后讓他們進行跟蹤觀察,看看按老師給出的建議去教育效果怎么樣。嘗到甜頭的家長自然就會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
2.家校結合的方式
第一,多組織親子活動。正如上面所說,學校會經(jīng)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活動,比如運動會、公益活動、參觀游覽等,在組織這些活動的時候,我們可以主動把家長請進來,讓他們與老師、孩子一起活動。這種方式既能讓家長學到很多教育技能(上面提到),而且可以增進教師、家長和學生三方之間的感情,為家校合作奠定情感基礎。比如,我們組織春天到野外放風箏活動(在農(nóng)村組織這樣的活動非常方便,不用遠行。對農(nóng)村家庭來說,沒有經(jīng)濟上的負擔)。家長和孩子一起放風箏、玩親子游戲(如父子運球、蒙眼猜親人等),大家玩得很高興——各方情感的拉近,為施展教育提供了條件。
第二,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增強家校溝通。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和技術進步,現(xiàn)在很多農(nóng)村也實現(xiàn)了基本的信息化,大多數(shù)家庭擁有了智能手機、電腦,聯(lián)通了網(wǎng)絡。這個條件的具備為我們班主任構建家校結合提供了幫助。比如與“留守兒童”家長進行溝通,有了信息技術,距離已經(jīng)不是問題——教師可以把孩子在校的情況及時跟家長溝通,而且還可以拍成視頻發(fā)給家長,讓家長與學校的溝通更細膩、更有實效。
綜上所述,家庭是教育的重要角色,為了能夠讓家庭有效、高質量參與教育活動,農(nóng)村班主任應準確分析把握農(nóng)村小學家校結合的特殊性,抓住主要阻力和問題,采取對應的舉措——主要的就是做好家長培訓和構建家校溝通渠道,并給家長提供參與教育的活動平臺。
參考文獻:
[1]南燕.小學家校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6(26).
[2]劉文君.農(nóng)村中小學家校共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6(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