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五妹
第一對是合谷、魚際配列缺。左手中指放到右手合谷穴上,拇指放到魚際穴上,食指放到列缺穴上,用力按住不動,要產(chǎn)生強烈的酸麻脹痛之類的感覺,心里默念四百個數(shù),再換右手壓左手。
第二對是手穴的左肺、氣管和右肺。左手食指放到右手左肺穴上,中指放到氣管穴上,無名指放到右肺穴上.然后左手用勁壓,右手同時用力壓左手手指,兩手雙管齊下,也是默念四百個數(shù),然后換手。
第三對是太淵、神門和內(nèi)關(guān)。左手中指放到右手太淵穴上,拇指放到神門穴上,食指放到內(nèi)關(guān)穴上,用力壓。心里默數(shù)四百個數(shù),然后換手。
一壓靈:壓百會治感冒。
到各地講課時,課下來找我咨詢的人多是問些疑難雜癥。因為這些病難治,患者往往是治療了多年而無效果,所以抱著最后一絲希望找到我。但其實對老百姓來說,對我們生活影響最大的,最頻繁的是容易被忽視的小病,也就是頭疼腦熱的問題。一是這些病經(jīng)常發(fā)作,大部分人。都會得;二是大家對它們都習(xí)以為常了,所以平時防范和治療的意識不強,一拖就容易拖成大病,或者拖成慢性病。
老年人尤其應(yīng)該警惕小病。一到冷暖交替的季節(jié),醫(yī)院里因為感冒打點滴的老人就排成了隊,稍不留神還容易引起肺炎等大病。有個身體一向虛弱的老人曾跟我說:“我家里的孩子都管我叫‘運動員,凡是到了該感冒的季節(jié),或者有流行性感冒,我準不落下,次次都趕上,他們總開玩笑說我每次運動都響應(yīng)。”
感冒都是邪氣侵害了肺臟導(dǎo)致的問題,大多正氣比較虛弱的人才容易得。無論風(fēng)寒還是風(fēng)熱感冒,再或是流行性感冒,對付它們的最好辦法是強健肺臟的功能,讓自己身體強壯起來,這樣即便別人得了,你也會好好的。我們常聽說“防患于未然”,對于老年人來說更是如此,那有沒有一個既能防又能治感冒的方法呢?
為了尋求簡單易行的方法,我把自己當成試驗田;“經(jīng)過多次實踐,終于找到了一個簡單的按壓穴位對付感冒的方法。這個方法不但能預(yù)防感冒,讓肺臟變強,更能快速治愈感冒,這就是“三角壓”!三角壓一共有三對,各有自己擅長的作用。
第一對是合谷、魚際配列缺。左手中指放到右手合谷穴上,拇指放到魚際穴上,食指放到列缺穴上,用力按住不動,要產(chǎn)生強烈的酸麻脹痛之類的感覺,心里默念四百個數(shù),再換右手壓左手。
列缺:兩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壓另一手突起的骨頭上,食指尖凹陷處就是。
魚際:第一掌骨外側(cè)中點,赤白肉際處。
合谷:手背虎口處,于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凹陷中。
壓的時候第一是要找準穴;第二是要產(chǎn)生類似于扎針灸的針感,就是能忍受范圍內(nèi)的酸麻脹痛的感覺;第三是要壓滿五分鐘,或數(shù)夠四百個數(shù)。這組穴位最適合用于感冒引起的鼻塞、頭疼、打噴嚏等問題,也有一定的退燒作用。
第二對是手穴的左肺、氣管和右肺。左手食指放到右手左肺穴上,中指放到氣管穴上,無名指放到右肺穴上,然后左手用勁壓,右手同時用力壓左手手指,兩手雙管齊下,也是默念四百個數(shù),然后換手。這組穴位對咳嗽、哮喘等氣管的問題效果顯著。
第三對是太淵、神門和內(nèi)關(guān)。左手中指放到右手太淵穴上,拇指放到神門穴上,食指放到內(nèi)關(guān)穴上,用力壓,心里默數(shù)四百個數(shù),然后換手。這組穴位不僅有治感冒的作用,還能安眠、安心、提神,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能迅速治療感冒,還能強健心肺功能。
這三組穴可以經(jīng)常壓,出去遛彎時、聊天時、看人家打牌下棋時、看電視時,都可以壓穴,一點事都不耽誤。除了三角壓,我還推薦指壓百會穴治感冒的“一壓靈”,即用指壓在百會穴1小時以上,要有較強的壓迫感,可以一次治好感冒。這個方法很神奇,心急的朋友不妨用用一壓靈。感冒得的少了,后患就小了,因為大病都是從小病來的。希望大家都能小病少得,大病不得,這不也就是我們最大的希望嗎。
神門:掌面腕橫紋小拇指側(cè),肌腱外側(cè)。
內(nèi)關(guān):掌橫紋上兩寸,兩根肌腱中間。
太淵:掌心向上,掌側(cè)腕橫紋外側(cè)摸到動脈,動脈外側(cè)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