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
腦梗死是臨床常見腦血管疾病, 由多種因素導致腦組織血液循環(huán)障礙, 出現缺氧、缺血或壞死, 發(fā)病率、致殘率、病死率較高。肺部感染是腦梗死康復期常見并發(fā)癥之一, 據數據統(tǒng)計顯示, 其發(fā)病率達7%~21%, 可導致神經功能損害嚴重, 造成病情惡化, 嚴重影響康復進程[1]。研究表明, 肺部感染是腦梗死患者死亡和轉歸的獨立預測因子[2]。明確腦梗死康復期發(fā)生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 對其預防、治療、預后改善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選取腦梗死康復期患者124例,以研究腦梗死康復期患者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及并發(fā)肺部感染對預后的影響??偨Y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4例腦梗死康復期患者, 均經CT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確診為腦梗死;發(fā)病時間<2周。體溫≥37.5℃;痰培養(yǎng)生長出致病菌;出現呼吸音減弱、肺實變體征及濕、干性啰音;胸部X線檢查顯示炎性病變;氣喘、胸悶、咳痰、咳嗽等呼吸系統(tǒng)病癥, 上述癥狀出現3項以上者診斷為肺部感染。將患者根據感染情況分為感染組(58例)和非感染組(66例)。
1.2方法 收集兩組患者臨床資料, 包括年齡、意識障礙、大面積腦梗死、侵入操作、癌癥、吸煙史等內容, 并進行回歸分析。
1.3觀察指標 ①高齡(>70歲)、意識障礙、大面積腦梗死、侵入操作、癌癥、吸煙史比例。②相關性分析。③采用NIHSS評分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狀況, 計算NIHSS評分降低幅度。④住院時間。⑤病死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影響因素分析 年齡、意識障礙、大面積腦梗死、侵入操作、癌癥、吸煙史均為腦梗死康復期肺部感染影響因素(P<0.05)。見表 1。
2.2相關性分析 經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 高齡(>70歲)、意識障礙、大面積腦梗死、侵入操作、癌癥、吸煙史為腦梗死康復期肺部感染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2.3預后情況 治療后, 感染組NIHSS評分降低幅度(21.17±3.65)%低于非感染組的(60.12±4.31)%, 住院時間(14.68±4.92)d、長于非感染組的(9.26±4.11)d, 病死率17.24%高于非感染組1.52%,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腦梗死康復期肺部感染影響因素比較[n(%)]
表2 腦梗死康復期患者肺部感染相關因素分析
表3 兩組預后情況比較
表3 兩組預后情況比較
注:與非感染組比較, aP<0.05
?
腦梗死患者是院內感染高發(fā)人群, 多感染于肺部, 主要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損, 導致顱內壓過高, 易造成神經源性肺水腫, 導致肺部淤血, 大大增加肺部感染風險, 加重病情。為減少肺部感染, 降低病死率, 加快康復進程, 現階段臨床多致力于探索腦梗死康復期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發(fā)現, 高齡(>70歲)、吸煙史是腦梗死肺部感染危險因素(P<0.05), 推測其原因為老年患者身體機能退化, 生理功能低下, 尤其是呼吸系統(tǒng)組織器官老化, 而伴有吸煙史患者其肺部功能呈逐漸下降趨勢, 呼吸道清除能力降低, 增加肺部感染風險。研究表明, >65歲的腦梗死患者并發(fā)肺部感染率達80.00%以上, 可見高齡確易引發(fā)肺部感染[3]。同時,本研究顯示, 意識障礙、侵入性操作是腦梗死肺部感染危險因素(P<0.05), 主要是由于意識障礙患者迷走神經興奮, 且咳嗽反射消失, 導致支氣管內分泌物過多無法排出, 誘發(fā)大量細菌繁殖, 引起肺部感染。且多數意識障礙患者需進行接入呼吸機、留置胃管等侵入操作, 增加異物接觸, 便于細菌侵入,也可導致肺部感染[4]。本研究還顯示, 大面積腦梗死、癌癥是腦梗死并發(fā)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P<0.05), 究其原因為大面積腦梗死可加重中樞神經損傷, 咳嗽反射及自主咳嗽消失, 中樞性肺水腫嚴重;而癌癥患者多經放化療等措施治療,身體免疫力極低, 無法抵御細菌侵襲, 導致肺部感染風險增加[5-10]。此外, 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感染組NIHSS評分降低幅度低于非感染組, 住院時間長于非感染組, 病死率高于非感染組(P<0.05), 說明其預后不佳。
綜上所述, 高齡(>70歲)、意識障礙、大面積腦梗死、侵入操作、癌癥、吸煙史為腦梗死康復期獨立危險因素, 可延緩神經功能恢復, 延長住院時間, 增加病死率, 造成預后不佳。
[1] 朱莉, 黃麗娜, 杜敢琴.腦梗死患者康復期肺部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 24(5):1158-1160.
[2] 劉永明, 柯偉, 楊昊.回顧性分析急性腦梗死合并肺部感染對預后的影響.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2015(5):456.
[3] 王康君.老年急性腦梗死并發(fā)肺部感染危險因素分析.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4, 28(9):935-936.
[4]徐萍, 吳明華, 曹盼盼, 等.急性腦梗死并發(fā)肺部感染的臨床分析 .中國醫(yī)藥導報 , 2017, 14(13):50-53.
[5]陳宇丹, 胡文立, 董謙, 等.急性腦梗死患者并發(fā)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和預后分析.山東醫(yī)藥, 2016, 56(26):93-94.
[6] 劉菁菁, 張菁, 賀茂林.老年急性腦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危險因素和預后相關性研究.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824-826.
[7]單彩云, 尚美玲, 呂素芹.腦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臨床治療對預后的影響.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3, 23(19):4642-4644.
[8]赫丹丹, 李永男, 劉麗娜, 等.急性腦梗塞后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及預后.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2, 12(20):3860-3863.
[9] 蔣中平.腦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 2012, 22(16):3486-3488.
[10] 孫鑫, 張盼盼, 張洪高, 等.老年人急性腦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相關因素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 11(34):8428-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