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威 張博宇 馬莉 王玉雙 張薇
摘要:從古至今,各國之間就缺少不了貿(mào)易往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商務溝通也是趨于向國際化、一體化和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而在一切跨國貿(mào)易當中,語言和文化的溝通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國家的語言就是一個國家文化的展示,了解這種語言和其背后的文化,對雙邊的經(jīng)濟貿(mào)易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促進力量。而在商務貿(mào)易往來中,商務英語翻譯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不可以被忽視,但由于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有自己的語言和思維表達方式。為了能夠讓彼此很好地理解對方,我們要做到的就是采用一些翻譯策略,翻譯成可以讓彼此都可以很好理解的句子。本文將以文化為背景,結合商務英語中的翻譯教學策略來談商務英語翻譯。
關鍵詞:商務英語翻譯;跨文化;語用學;翻譯教學策略
1前言
英語是當今世界使用比較廣泛的語言,而商務英語則是一種功能語言,是在國際貿(mào)易中所使用的語言。所以商務英語不僅有語言學的特征,又因為它是功能語言,要應用在國際貿(mào)易當中,所以也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商務英語也體現(xiàn)了語言使用國的文化,所以也傳達著語言使用國的文化,是一種載體。如果僅僅按照字面意思逐字逐句的翻譯,很有可能翻譯的不到位,很有可能翻譯不出原文的意思,這樣就會影響到商務的溝通。為了能夠把商務英語翻譯做到精確實用,語用學就被引入到這個學科當中。語用學可以用來指導語言的使用,是商務英語翻譯的理論支持。在商務英語翻譯遇到問題時,語用學可以作為指導找出問題,使商務英語翻譯沉浸在原語言當中。
2語用翻譯教學策略與商務英語
由于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人們的思維模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做翻譯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到要翻譯的目的語聽眾所處的環(huán)境,也就是要考慮到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習慣。這個時候就要求我們采用恰當?shù)姆g策略,只有采用正確的翻譯教學策略,翻譯出來的意思和句式才能是正確的,才能是符合聽眾需求的。
2.1 根據(jù)不同的思維方式采取的翻譯策略
2.1.1添詞翻譯的教學策略
根據(jù)中外人士的思維方式不同,在進行商務英語翻譯的時候,我們從事翻譯的人員可以采用添加詞匯方式來解決翻譯中所產(chǎn)生的差異問題。簡單舉一個例子“The goods are sold out.” 在這個句子當中,the goods 并不是動作的發(fā)出者,而是動作的接受者,根據(jù)我們中文的翻譯習慣,我們不會把the goods當作主語來翻譯,所以根據(jù)句子的邏輯關系,我們的習慣是增添一個主語,這樣我們就可以把這句話翻譯成“我們已經(jīng)把所有產(chǎn)品售空” 。
2.1.2拆分翻譯的教學策略
舉一個簡單的例句“The house which I live in was built 7 years ago.” 這個句子是一個簡單的定語從句,實際貿(mào)易中的句子一定是比這個句子難,但是方法是一致的,所以我們以這個句子為例。這個句子的主語是the house,謂語是was,可是中間還有一個插入句。但是我們卻不能按照句子的順序逐字逐句地翻譯,我們須要根據(jù)我們中國人的邏輯順序來翻譯,也就是把句子拆分開來,拆分成幾個小句子。“這個房子是我住的”“這個房子是在7年前蓋的” 。
2.1.3虛詞與實詞之間的轉換翻譯教學策略
虛詞和實詞之間的轉換其實就是詞的虛擬抽象概念與詞的具體實際概念之間的相互轉換。其中把虛詞轉換成實詞,就是把原本不太具體的比較朦朧的詞,通過添加骨肉的方式,讓骨感的虛化的詞轉換成比較具體的詞。例如:“ Our school is open for all the students.”在這個句子中的“open for all the students”,如果直接翻譯成 “對所有學生開放”,那么很難讓聽者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顯得模糊不清,不能完全翻譯出原句要表達的意思。把實詞轉換成虛詞,與把虛詞向實詞轉換相反,就是把具體的詞轉成模糊的抽象意義的詞。
2.2根據(jù)不同的表達方式采取的教學策略
除了文化背景不同以外,在商務英語翻譯的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在用詞表達上的不同,在中文的表達中,我們可能會使用一些含義比較深刻的詞,而在英語中可能找不到相對應的詞。針對這些不同,考慮到能夠使我們的翻譯讓目的國的人可以聽得懂并且看得懂,我們也會采取一些策略。
2.2.1尋找目的語中已存在的固定用法
在經(jīng)濟貿(mào)易中,商務英語和商務中文表達方式并不相同,這就要求進行商務英語翻譯的人員要了解目的語的用法,盡量使用目的語當中已經(jīng)存在的用法,如果能夠使用受眾比較熟悉的方法,那么就會拉近與目的國的距離,使目的國的受眾很好的理解。例如:有這樣一個句子,“東北是中國的一個大糧倉,因為這里的土地肥沃,地域廣闊”。但是在把這句話翻譯成“因為”的時候,如果直接把“糧倉”翻譯出來,可能不能讓目的國的人完全明白,所以就要到目的語中去尋找一個可以相應的詞,找一個固定用法,這樣我們就找到了“面包筐 ”。因為在國外的早餐桌上擺放的都是面包,國外很多國家的主食主要是面包,如果我們把句子翻譯成目的國的人喜歡使用的這個詞,那么他們就會明白“糧倉”是什么意思了。
2.2.2采用補充翻譯的方法
在對外貿(mào)易中,由于文化的差異,很多詞會無法一對一地找到,尤其涉及到一方歷史或者地理環(huán)境時,能一一對應地找到也不是很容易的。因此就要求商務英語翻譯人員可以根據(jù)實際意義上的需求,在做翻譯的時候適當?shù)貙σ恍┑胤竭M行補充或者解釋。補充翻譯的目的就是能夠更好地把目的語中所包含的一些體現(xiàn)文化、歷史或者地理的內(nèi)容表現(xiàn)出來。如歷史文化、地理名詞或者是重大的歷史事件,如果使用直譯的方法或者是根據(jù)發(fā)音翻譯,在英語語境中就不能把完整的信息表現(xiàn)出來,導致信息缺失,這個時候就要求翻譯人員采取補充翻譯的方法。以“王府井”的翻譯為例,如果只是根據(jù)漢語拼音來翻譯,就會翻譯成“ Wangfujing Street”,對于外商來說,他們并不知道這是一條什么樣的街道,可能跟普通的街道沒有什么區(qū)別。所以在翻譯的時候最好能夠在這個街道的前面加上一個修飾詞,比如說翻譯成“a famous walking street”等等,這樣會讓外商領會到這條街道應該是比較有名的,也許他們還很有興趣去走一走。
2.3根據(jù)不同的說話習慣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
2.3.1根據(jù)句意采取翻譯策略
商務英語翻譯人員在翻譯文章的時候,很有可能會遇到中文中 出現(xiàn)的一些成語、習語或者是對仗押韻的句式,為了能夠讓受眾明確地聽懂翻譯的內(nèi)容,商務英語翻譯人員也應該不受原語言束縛,根據(jù)句子的意思,翻譯成句意通順、表達完整的句子。例如:領導們經(jīng)常會在會議上提到各個城市都應該互相幫助,不能隨便地搭臺,或者拆臺。這一系列詞就屬于比較整齊的互相對仗的說法,這種情況下不能堅持直接翻譯出句意,因為那樣很難讓受眾理解到原句的真正意思,要翻譯這樣的句子,首先要了解到這句中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這里的“臺”是什么意思。所以只要翻譯出這個“臺”的意思,就可以翻譯出整句的意思了。
2.3.2簡略翻譯策略
商務英語翻譯人員在出席一些發(fā)表會或者進行貿(mào)易活動時,中國的人在使用一些詞的時候,喜歡用一些比較深奧并且很大氣的用詞,但是商務英語翻譯人員為了不給聽眾或者讀者一種在吹噓的感覺,可以簡化翻譯句子,只要保持原有的意思,尊重原文就好。
3結語
經(jīng)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商務英語翻譯人才在世界貿(mào)易的舞臺上活躍的機會是越來越多。這樣對于商務英語翻譯人才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簡單的說,我們是生活在地球村里的村民,我們不可避免地要互相交流,可是我們又有自己的生活團體,我們有自己的思維模式,自己的語言溝通習慣,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很難彼此理解。這一點就給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商務英語翻譯人員能夠多了解目的語國家的文化風俗習慣,并且結合目的語國家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方式來做翻譯。因為我們翻譯的教學目的就是要讓受眾可以聽懂,弄明白,否則一切的工作可能都會是無用功。為了高效地完成這樣的翻譯任務,商務英語翻譯人員就會引進或者借鑒我們文章中提到的一些策略,使我們的翻譯能夠準確無誤。
參考文獻:
[1]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2] 戴曉東. 跨文化交際理論從歐洲中心到多中心演進探析[J].學術研究,2011(3).
[3] 何兆熊. 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 林添湖.試論商務英語學科的發(fā)展[J].廈門大學學報,2001,(4).
[5] Nida, Eugene A. Language and Cultur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6] 王玲君. 商務口譯中的文化差異及應對策略[D].上海:上海大學,2010.
編輯∕呂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