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華
在高中的物理課堂教學中,實施以問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毫無疑問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所謂以問題為中心是指以問題的方式將整個課堂穿插起來,以問題文中心開展各項教學活動。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將整個課堂的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學生通過問題的思考和回答而參與課堂,從中獲得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樣的方式能夠非常有效的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并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要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要針對課程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生普遍掌握不是很到位的環(huán)節(jié)進行重點提問,從而提高學生對于課內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時由于隨堂問題的設置學生能夠不斷的積累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經(jīng)驗,提高實踐的能力。
1.是促進課堂教學科學化的需要 教師設計教學方案時,應該深入研究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并針對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并在此基礎上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應當把理論知識科學的轉化為教學實踐,并保障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遵循科學、合理的要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可以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 高中物理的教學方案是由教學內容來制定教學目標的,教師設計對應的問題,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而教師的角色逐步轉變,變主導者為組織者及引導者,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能夠學會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高中的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的前提就是牢固的知識基礎。教師通過提問和回答的互動發(fā)現(xiàn)學生的基礎知識存在哪些不足,然后教師可以對這些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加強,從而逐步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全面的提升學生能力。
3.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如今教學在不斷深入發(fā)展,高中的物理教學也在不斷深化改革。在這個背景下,要求教師的教學能力也要不斷提高。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就是進一步反思教學內容的過程,然后再用相應的辦法,科學的結合理論和實踐,才能不斷加上教學能力。
1.改變落后的教學觀念,更多關注問題設計 受“灌輸式”教學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設計的環(huán)節(jié)中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參與性,學生只能被動接收知識,只能跟著教師的思路走,以掌握書本知識為學習目標,這樣的教學形式既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又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多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勇于提問,允許學生挑戰(zhàn)權威,這樣的課堂一定能煥發(fā)更多的生機,學生的學習也會更為主動。改變教學觀念后,在教學問題的設計上也要精益求精,不能走形式、走過場,不能為了提出問題而提出問題。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要注重問題的有效性和啟發(fā)性,提出的問題必須要圍繞課本知識點進行,且要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提出的問題要難易適中,以能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為設計原則,這樣才能保障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的實施效果。同時問題情境要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有所交集,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物理現(xiàn)象,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熱情,使其主動深入探究。比如在人教版物理“力的合成”教學中,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解決合力的大小與分力的大小之間有無固定的關系這一問題,目標問題本身較為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中提取問題素材,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如“在做引體上升時,雙手要怎么拉單杠才不會感到費力?”這樣的問題能將書本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有機結合,使學生萌發(fā)探究的動機和欲望,從而圍繞問題進行學習。
2.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實例
(1)確定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新課標高中物理“圓周運動”時,教師首先要根據(jù)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包括了解圓周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的含義;線速度和角速度之間的關系等物理概念。
(2)明確教學的重難點。確定教學目標后,教師還要幫助學生理清學習的重難點,讓學生有正確的學習方向。如圓周運動的課程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描述圓周運動快慢的物理量,而角速度、線速度、頻率、周期之間的相互轉換方法則是本次課程學習的難點。圍繞學習的重難點,教師可引導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并以此為教學中心共同探究。
(3)問題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步驟。以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應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①課前導入。在進入新課之前,教師要做好知識鋪墊,讓學生做好課前準備,教師可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進入到學習內容的思考中。
②新內容的教學。完成課前導入后,教師就可以進入新課程的教學了。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教師可以設置一個中心問題,以此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概念。
③教學后總結。在每一次教學后,為鞏固教學效果和獲得教學反饋,教師要當堂對本次教學進行總結,把教學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特別是教學中的重、難點。另外,還要留有時間讓學生針對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問題,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3.運用靈活教學手段解決課堂教學問題
在以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可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提高對問題的理解程度,更好地掌握知識和解決問題,比如多媒體教學法,其直觀性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比較難懂的物理知識形象化、直觀化、具體化,讓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中,“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可以分為三個主要步驟:用問題來導入概念;隨著逐步研究問題來建立概念;引導和幫助學生梳理課堂知識并進行總結并運用知識。本文用摩擦力的教學設計作為案例,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對探究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可以使學生帶著問題主動的探索知識,可以幫助學生鍛煉思維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1]魯小丹.基于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J].新課程(中學),2016(05):80.
[2]李志明.基于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J].好家長,2015(3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