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燕
前言:生本課堂合作學習的關鍵在于高效和自主,可以對學生的積極性進行激發(fā),讓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得到發(fā)揮,這樣就能將學生從原本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而如何培訓和建設好一個小組,是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也是生本課堂構建的靈魂。
劃分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也是開展課堂活動活動的重要條件,劃分小組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均衡性以及公平性的原則,要注意同組異質(zhì)。以學習成績?yōu)槔羰且罁?jù)學生的成績進行劃分,在小組成員之間彼此并不了解的情況下,需要考慮到每個組成員的性格、成績、智力、性別等各方面的因素。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詳細的調(diào)查,各組之間要保持實力均衡[1]。保持組與組之間是相互存在競爭力的,不要將學習成績接近的學生分到一個組中,比如將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將后進生分到一個小組,這樣會給后進生心理帶來一定的壓抑感和挫敗感,會打擊后進生的學習信心。而將學習成績按照層次不同劃分到一個小組,這樣就可以讓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帶動成績差的學生,讓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優(yōu)勢互補,另外就是除了保持各方面勢力的均衡,還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的意愿,這樣才能讓學生將自主性發(fā)揮出來。
1.明確組長的責任 小組成員之間要細化分工,同時要確定好每個組的組長,可以選擇一些在小組中表現(xiàn)好學習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能夠起到帶頭和榜樣的作用。組長的責任就是組織好本組學生之間的學習[2]。在小組活動中負責活躍氛圍,組長在小組活動中一定要具備足夠的協(xié)調(diào)能力以及組織能力,同時小組的其他成員也有各自的職責,各成員可以依據(jù)學科上的優(yōu)勢,讓相關的成員擔任學科組長。也就是說在某個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學科組長要負責組織,發(fā)揮在該學科學習中自身的優(yōu)勢。這樣的分工才能起到相互促進和相互幫助的作用。讓每個成員的價值都能夠體現(xiàn)出來[3]。同時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競爭力,小組的學習質(zhì)量在整體上會得到不斷提升,也就基本構成了高效的學習小組。
2.定期召開組長會議 教師要組織各個組的組長,定期召開會議,明確每個組組長的接下來的工作,同時要鼓勵各組的組長對自身的學習經(jīng)驗進行交流。小組管理都有一定的難度,每個人也會遇到不同的情況,相互之間的交流,可以讓組長在管理能力上得到提升。對于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觀點和想法,教師要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表揚,并推廣這些優(yōu)秀的經(jīng)驗和想法。這樣可以讓整個班級的小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讓小組合作的整體效果更加理想,對每個組長之后的發(fā)展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3.強化組員訓練 小組合作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組是否具備了團隊精神,而團隊精神若是想要得到強化,就一定要對每個成員進行合作意識以及團隊意識方面的訓練。首先來說要強化每個成員相互幫助的精神,要讓每個小組成員明白,其實在幫助同伴的時候,自身的能力更是可以得到提升,這樣不僅是付出,更是不斷提升自己水平的良好途徑,在評價方面,不僅要注重對每個成員的評價,教師要對整個組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這樣才能讓小組成員之間具備更好的團隊意識。其次教師也可以通過舉辦主題活動的方式,開展集體形式的團隊精神培訓,對于班級中的一些學困生,教師要給予必要的鼓勵,發(fā)現(xiàn)自己學困生的優(yōu)點,每一點進步都是值得表揚的,即便是回答錯誤也要進行鼓勵。在合作的形式上,小組之間可以先進行一對一的分層,然后集體進行組內(nèi)探討,每個小組需要設置共同的學習目標,這樣才能形成學習共同體,讓小組成員之間樹立起良好的集體榮辱感。
1.進行組內(nèi)事務分工 要結合小組內(nèi)的各個組長,對小組事務進行劃分。讓每個成員都能有自己的職責,可以找個自己在組內(nèi)的存在感,感覺到自己其實是小組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這樣才能自覺為小組的提升做出貢獻。
2.制定小組規(guī)章制度 小組作為一個小集體,要有自己的規(guī)章制度,在學習紀律等各個方面都要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和獎罰規(guī)定。這樣每個小組的成員可以結合自身的要求提出一些觀點,然后每個小組要形成統(tǒng)一的意見,制定出適合本組的規(guī)章制度,教師要放手讓學生去完成這項工作。
3.小組文化建設 小組可以共同決定自己的組名,制定好組訓,甚至可以設計適合自己的組徽,每個小組可以有自己的口號和宣言,這些都是小組文化中的一部分,可以讓小組的凝聚力更高,對小組成員形成一定的激勵作用,讓小組成員形成更強的團隊精神,尤其是在小組學習的時候,通過喊口號的方式,對提升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
結論:總之,小組合作是如今提升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構成生本課堂的重要形式,但是要想真正取得理想中的教學效果,還是要做好對小組的合理組建。在合理劃分小組的基礎上,加強小組各方面的建設,讓小組真正成為一個學習共同體,同時讓每個成員可以在小組中真正獲得提升和成長,這樣才是小組合作的正確組建觀念。
[1]吳月圓.“生本課堂”背景下“體會”教學的困局與解局——例談學生自主體會教學的有效實施[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08):49-53.
[2]周海燕.借力四個“一”,讓課堂“風行水上”——例談生本課堂的操作要義[J].語文知識,2016(10):56-59.
[3]趙云.有效導入,“生本課堂”的華麗開端——《螞蟻和蟈蟈》課例診斷[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0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