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麗
在素質(zhì)教育全面推行和教育信息化日益成熟的雙重背景之下,基礎階段的素質(zhì)教育逐漸走入一個教育的“微時代”——微博、微信、微電影、微視頻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新興媒介。
微課也被稱為“微課程”,是指的在10分鐘以內(nèi),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其內(nèi)容也簡潔明了,能集中地說明一個問題的小型課程。微課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主要是以視頻為載體,短小精悍,有聲有色,給學生新鮮的視覺沖擊,讓學生迸發(fā)學習熱情,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它的應用和推廣能夠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微課又名“微課程”,是“微型視頻網(wǎng)絡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它既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與傳統(tǒng)課比較,微課具有以下特點。
1.授課內(nèi)容上。微課的設計和制作都是圍繞某個目標而展開,具有主題明確,教學目標單一,教學內(nèi)容精簡,知識點針對性強的特點。
2.授課方式上。微課以教學視頻、音頻等為載體,學生可根據(jù)需要反復觀看,而傳統(tǒng)課是面對面的,無法重現(xiàn)知識。
3.微課的授課時長為10分鐘以內(nèi)。其課容量小,學生可以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觀看,沒有時空和時間的限制,更有利于移動學習和個性化學習。
1.減輕教師重復教學 通常不少課程經(jīng)常要求教師進行演示,而演示又是教學中重復頻率非常高的,在傳統(tǒng)課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如何去自我減壓或者提高課堂效率又成了我們平時所探討的一個重大問題。制作教學視頻,也即“微課”的萌芽,就成了信息技術課的一手效的手段。
2.營造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微課可以較好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由于微課是在課堂教學前拍攝的,我們可以把微課的拍攝環(huán)境選擇在和教學內(nèi)容相對應的現(xiàn)實情境中,這樣可以讓學生有更加切身的體驗。比如,在進行語文寫作《我們的學?!返臅r候,如果只是讓學生坐在教室里“按兵不動”的寫作,大多數(shù)學生就不知道學校的具體詳情,于是我們就提前錄制一個學校概貌的專題微課短片,有畫面、有文字介紹,這樣學生看了之后總覺得自己的學校是神秘的、高大上的,同時也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因此,這節(jié)微課就把學習內(nèi)容和學生所處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結合起來了,充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的效果,學生寫起作文來就會得心應手。
3.分層教學,促進后進生 “微課”的引入,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是適用的。因為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而言,有了“微課”,他們可以理念向教師進行傳播,切實的將以人為本的內(nèi)涵,向廣大教師進行灌輸。積極的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引導方向,積極引導廣大一線教師參與到“以人為本”教學管理制度的創(chuàng)建中來,使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充分的認識到自身教學工作的責任。為教師的晉升、教師的繼續(xù)學習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切實的增強“以人為本”中學教學管理工作的全面性與科學性。
2.建立健全學生自主管理體系,增強學生自主管理意識 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是“以人為本”教育管理工作的重點。在當前中學教學管理工作中,雖然也開展了相應的自主管理模式,但是很多中學都并未成立一個完善、科學的自主管理規(guī)模。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構建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班級自主管理以及學生校內(nèi)事務自主管理。針對學生班級自主管理工作,各個班級的班主任就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fā),通過各種適合學生參與自主管理的活動以及手段,調(diào)動學生自主管理熱情[3]。針對校內(nèi)事務自主管理,必須建立健全學生會制度,選派各各班級的優(yōu)秀學生,切實的參與到學校層面的管理中來,切實的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既實現(xiàn)了中學教學管理工作的目標、維持了學校的秩序,又能夠切實的站在學生角度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切實的在增強學生自主能力的同時,促進了“以人為本”教學管理工作的進程。
3.踐行“以人為本”理念,開展情感教學管理 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中,當前很多教師相對忽視了家庭對學生的影響,很少能夠?qū)⒓议L列如到教學管理工作中來。中學階段的學生,正是青春期發(fā)育的重要階段,情緒以及品性相對不穩(wěn)定,為了更好踐行“教書育人”、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價值觀念,教育工作管理者們應該切實自己選擇觀看不同層次或難度的教學視頻,也可以重復觀看,直到把知識掌握,而基礎相對比較好的學生就可以選擇高層次。微課的教學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的,每個層次的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可以學會的、能夠?qū)W好的內(nèi)容進行學習,最大程度地尊重學生的個性,滿足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在實際教學過程,我們可以對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根據(jù)知識點難度的不同,分別制作成微課,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掌握程度有選擇性地進行學習。
4.促進自主學習,實現(xiàn)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在平時學習中通常會看教師演示或者講解,也可以通過教材來獲取知識,但是這種效率通過比較低,如受課室遠近、教師語音大小、周邊影響等因素,也比較難發(fā)揮學習的自主學習或者自主探討的習慣。學生使用“微課”學習后,理解能力,領悟水平也比以后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師在制作教學視頻的同時,設置相對應的問題或者探討活動,讓學生進行學習探討,幾乎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所以“微課”既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習的學習效率,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1.“微課”可以記錄教師成長的軌跡,教師既可以通過觀看自己錄制的“微課”找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也可以把“微課”上傳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教師或?qū)W生通過觀看“微課”指出教師在教學中的缺陷,不斷地提高自己教學業(yè)務水平,促進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
2.“微課”形式新穎,制作簡單,在教師培訓中使用,既可實現(xiàn)培訓中教育教學資源的積累、共享和交流,又可提升教師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還可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能力。
3.優(yōu)秀教師教學思想和教學經(jīng)驗,通過“微課”固化,便于傳播,便于交流,實現(xiàn)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的共享,促進教育公平。對年青教師來說,能起到骨干、示范、引領的作用,激勵和指導年青教師朝更高、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微課程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以它精簡、高效的特性影響著課堂,目前依然處于不斷地探索之中。在教學中,教師要多方位、多角度創(chuàng)造性地創(chuàng)造條件,教師要善于積極利用這一教學模式,發(fā)揮其在教育教學領域的積極作用,促進其支持學習者的學習,創(chuàng)造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推動其未來發(fā)展,使其成為未來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們的課堂在微課的輔助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
[2]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3-14.
[3]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
[4]蔣翠,王軒,趙俊雅,袁婷婷.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02
[5]艾元元.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技能課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