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玉琴
音樂教育作為素質(zhì)教育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中小學音樂老師來說,新教學思想在音樂教學課堂上能否得到深入貫徹,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改變過去固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大膽創(chuàng)新,不斷創(chuàng)新出新的音樂教學方法,邊工作邊研究,爭取讓自己的教學方法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在新課程改革大方向的指導下,本人結(jié)合自身實踐,對中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模式進行摸索、探討,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觀點。
學生在課堂前的預習對高效課堂的建立有重要的影響。音樂這門學科,尤其是初中階段的音樂課,涉獵了許多學科知識,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前查閱資料,激發(fā)學生對這一課題的興趣與學習熱情,從而對這一課題的知識點有大致的了解。如在學習《鳳陽花鼓》(安徽民間小調(diào))這一課中,通過引導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如讓學生事先了解安徽民歌的特點,包括民間歌舞《鳳陽花鼓》名字的由來、花鼓藝人的生活等,激發(fā)學生對的興趣與學習熱情。在課堂上,因?qū)W生已對《鳳陽花鼓》有了一定的興趣與認識,可省略繁瑣的課堂引入,直接進入主題,與學生進行互動,在一種輕松氛圍中解答學生在預習中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學生快速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讓民歌課堂生動起來;同時可結(jié)合《鳳陽花鼓》的特點,教學生幾個簡單擊打花鼓的動作,加深對知識的了解。
一是運用多媒體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科技的更新發(fā)展,對于學校教育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巧妙運用課堂多媒體技術,可以為高效課堂助一臂之力。例如,《春江花月夜》一曲。本曲是一首古曲,學生在欣賞古曲時,我采用了多媒體教學工具,把曲中的景色通過多媒體這一輔助教學工具形象的描繪出來,優(yōu)美動人的樂曲,再配上栩栩如生的圖畫,讓學生仿佛真的來到了畫中的世界,音畫融溶,身臨其境,從而體會到古曲的意境之美。另外,在拓展環(huán)節(jié),我播放了一段由沙畫藝術家蘇大寶創(chuàng)作的《春江花月夜》視頻,通過播放沙畫視頻,使學生認識到藝術的共通性。有了多媒體教學工具,動畫、音頻和視頻都能發(fā)揮作用,讓學生一邊欣賞樂曲,一邊觀賞圖畫美景,學生可以在視覺和聽覺中體會到民族音樂的魅力,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二是平板電腦模擬彈奏,啟發(fā)學生思維。當今,教學手段越來越先進,音樂教學已經(jīng)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有其更加廣闊的創(chuàng)新空間。以《二泉映月》為例,作為中國民間器樂創(chuàng)作曲目中的瑰寶,在教學過程中僅僅通過講解與聆聽,學生難以深刻理解樂曲沉思、憂傷、悲憤、怒號、憧憬的復雜情感。在課堂中引入平板電腦這一新生科技,下載相關音樂應用,讓學生模擬演奏,學生在掌握課本核心知識的同時,還能更深刻地理解每一個音符中作者蘊藏的復雜情感,一方面提升了學生感悟作品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得師生互動,活躍了課堂氣氛,使課堂更為高效。
開放性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學習有了更多的選擇,可以自我體驗,自我創(chuàng)作,讓學生能夠更加充分的表現(xiàn)自我,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型思維。在《西樂擷英(一)》這個單元,我設計了比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先來欣賞音樂作品,了解歐洲不同的音樂風格流派(即巴洛克音樂、古典樂派、浪漫樂派),然后設計出表格,填寫上每一個不同音樂風格流派的特點,播放音樂片段讓學生來猜是哪一種風格流派,答對得一分,分數(shù)最高者為勝出者。聽說要進行小組比賽,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聽音樂更加認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為學生喜愛和享受古典音樂奠定基礎。
學習音樂應該是所有學生都應該享有的權(quán)利,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提高和發(fā)展自身的音樂能力,從而獲得全面發(fā)展,這也是當前推行音樂教育的目的所在,更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迫切要強求。作為一名中小學音樂老師,更要從自身的實踐中總結(jié)經(jīng)驗,并積極吸取他人精華,尋找更有效的音樂教學方法來推行高效課堂,整體提高中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彰顯音樂魅力課堂,打造音樂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