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煜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應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教師要設計一些具有關聯(lián)性、綜合性與實踐性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關注學生多元思維、學習能力與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诖?,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轉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和地位,踐行以生為本理念,關注學生學習能力、合作能力與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不妨設計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經歷學習過程,在自主學習中獨立思考,在合作探究學習中快樂交流、探究實踐、運用探索,實現(xiàn)素質教育目標,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量,也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課前可以通過分發(fā)預習單的形式,鼓勵學生課前預習,對新課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和把握,也做好筆記,提出問題,便于課堂少教多學,學生高效學習。預習單結合批注式的預習形式,效果會更佳,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需要鼓勵學生課前獨立思考、自主預習,課前學習,及課堂合作探究,并由教師科學點撥。預習的時候,學生運用多種渠道和方法,查閱、整理資料,并提煉思路,獨立思考、提出問題,自主經歷學習過程。學生課前收集資料、嘗試解決預習單中的問題,并對新課程知識有初步的、全局的了解,進行了知識儲備,掃除了閱讀障礙,為高效課堂做好了準備。
如《Travel journal》學習前,教師分發(fā)預習單,鼓勵學生課前預習,運用多種方法查閱、搜集、整理資料,并做好批注,完成預習單,經歷自主學習過程。預習單內容如下:
1.Read the content of the new lesson.(閱讀新課教材內容)
2.What is the theme of this unit?(這單元講述的主題是什么?)
3.Accumulate key phrases.(積累關鍵短語)
4.Accumulate key sentence patterns.(積累關鍵句型)
5.Try to write a conversation around the unit theme.(圍繞單元主題,試著編寫一段對話。)
6.What are your experiences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module?(通過本單元的預習,你有什么心得?)
7.What are your unresolved issues?(你有什么未解決的問題?)
學生基于預習單,仔細的閱讀和提煉教材內容,多方法查閱資料,做好批注,完成預習單,提出預留的問題,奠定了高效課堂的基礎。
新課開始后,教師需為學生預留1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圍繞預習單,將預習的成果展示出來,分小組合作,學生之間互相交流預習心得、呈現(xiàn)預習成果、提出未解決的問題。一般分為4人一組,這樣的小組模式更加靈活。學生間相互展示,并互相檢查預習單,分享預習成果。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展示預習成果,互相分享預習的方法和心得,并提出一些問題。分為小組內合作交流、小組間合作展示,學生合作互助、互補、互評,教師巡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如《Computers》單元學習開始后,教師分配給學生時間,學生展開小組內合作交流,相互交流、分享預習的方法、過程、心得和發(fā)現(xiàn)的一些問題。基于預習單,小組學生間相互分享展示,互評、互查、互補、互相交流。小組合作交流,展示學習到的新單詞、新短語、新句型,有keyboard、floppy disc、mouse、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be used for、in my opinion等。并提出問題Do you know in what ways computers are used today?have……in common的用法等。展示預習成果,發(fā)展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也讓教師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學生展示、合作交流預習成果之后,小組成員互助互學,掌握了新課的一些基本知識,也提出了一些疑惑,或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提出一些問題,接下來,需要學生互相點評,互助互相學,以師友的模式,展開初步的合作探究,解決一些基本問題的學習過程,這個過程中能發(fā)展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如《Computers》學習時,學生分組合作探究,初步解決一些問題。講到“電腦的發(fā)展歷程”時,“What do they tell you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學生閱讀教材文本,運用批注的方法,在重點地方做好標記,并運用線路圖的方法,畫出電腦的發(fā)展歷程,先是算盤、計算器、大型計算機、臺式電腦、筆記本,再是PDA。討論型的問題“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學生運用I think that、in my opinion等舉例,回答問題,初步解決涉及到的一些問題,在合作交流與討論中,初步解決了問題,發(fā)展了綜合能力。
基于前幾個階段的學習,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疑難問題,進一步需要教師科學少教,恰當點撥、啟迪思維,輔助學生找到解決重難點問題、復雜問題的方法。教師是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中的輔助者、組織者、激勵者與引導者,教師要做好巡查、監(jiān)督,并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及留下來的重難點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科學點撥,啟迪學生思維,促進學生進一步深入合作探究,解疑答惑,解決問題。
如《Wildlife protection》關鍵學習階段,教師針對學生遺留下來的重難點問題和疑難問題,展開科學少教、恰當點撥,啟迪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也教給學生一些學習的方法、思路,重在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的啟迪。教師從三個方面,幫助學生理清文本的思維脈絡:How i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wildlife?(野生動物的發(fā)展現(xiàn)狀如何?方向:數量減少、生存環(huán)境惡化、種類逐漸減少、一部分野生動物正在逐漸滅絕等)Why do people want to kill wildlife?How should we protect wildlife?教師點撥,教學生畫思維導圖或框架圖,來整理文本的重難點知識,并試圖找到問題的解決思路。
學生分小組解疑答惑,針對預留下來的重難點問題,在教師點撥、啟發(fā)后,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合作探究,深入解決問題,解疑答惑。如針對《Wildlife protection》這單元的知識,學生在課本中找到關鍵字詞句,做上標記和批注,再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合作探究,互教互學,相互點撥與啟發(fā),并基于框架圖,搭建野生動物生存現(xiàn)狀、野生動物被傷害的原因、我們該如何保護野生動物,從這些方面出發(fā),運用課本中的字詞句,及搜集的資料,進行理解,做好記錄。在合作探究中,學生互動交流,深入答疑解惑。
還可以進一步組織學生合作應用,相互提問,寫作演講稿“Let us protect wildlife together”或倡議書,在合作探究導向下,展開語言的應用過程。
階段性的小結與反思,是收獲知識、掌握方法的關鍵。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需要重視小結反思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與實施。小結與反思,即為在教師的輔助和引導下,小組內對于新課學習的心得、方法、過程、成果等,進行小結、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以師友合作為基礎,學生圍繞已經學習的新課,展開搭建知識網絡,積累學習方法,反思學習過程,改進學習策略的互動討論、小組合作小結與反思的學習過程,有助于促進學生收獲高效的學習成果。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需要創(chuàng)新高中英語教學模式,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創(chuàng)新課堂。以生為本,學生自主預習、合作展示、合作提問,教師科學少教,進一步促進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答疑解惑,再由師生一起小結反思,收獲學習成果,締造了高效的翻轉課堂,也發(fā)展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同時,結合這種學習模式,還需要教師鼓勵學生多閱讀,多反思,多合作,并在生活中、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中,展開英語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優(yōu)化教育資源,提升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