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華
引言:高中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時期,尤其對高三學生而言,即將步入大學或社會,此時對學生思想道德觀念和價值理念的確立是十分重要的。但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和高考的壓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對抽象的政治知識缺乏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占據(jù)著課堂的主體,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fā)揮,使得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使枯燥的政治學習變得具有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發(fā)揮政治教學的意義,提高政治教學的效率,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政治觀,但由于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學生進行理解時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再加上當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發(fā)揮。
首先,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教師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和高考的壓力,教學時只注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記憶程度,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學,未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義,從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導致學生產(chǎn)生一些不正確的觀念和不良的道德品質,不僅學習效率低下,還不利于學生的成長[1]。其次,教師缺乏教學創(chuàng)新,沒能很好的做到與時俱進。對于一些新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部分教師內心存在抗拒心理,不能很好的接受新鮮事物,從而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對如多媒體技術等不能很好的進行運用,進而為教學工作提高了難度,不能很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后,教師重理論輕實踐。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時,只是一味的對學生進行各種理論上的思想灌輸,但是缺乏具體的實例,學生缺少有效的實踐活動,從而使學生不能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的結合起來,導致學生缺乏對政治學習的興趣[2]。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币虼?,高中政治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要深入的學習和貫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并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對政治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合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在傳統(tǒng)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教學方法枯燥、乏味,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對抽象的政治知識較難理解,缺乏學習的興趣。對此,教師可合理的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通過視頻、圖像、聲音、文字等形式,將抽象的知識直觀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學生的理解和掌握,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3]。
3.課堂教學生活化,加強學生理解 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提出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及學校,生活化教學正是源于此。生活化教學使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根據(jù)學生發(fā)展的特點和需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熟悉的、輕松的環(huán)境中,進行政治知識的汲取[4]。同時,生活化教學能使教師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更加深入的了解每個學生的真實水平,進而能更好的進行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最終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4.運用分層教學,做到因材施教 高中政治在高考中占據(jù)著重要的比重,高三學生即將面臨高考,在學習上有著巨大的壓力,這就需要教師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能很快的掌握所學知識,而有的學生則能力不強,對政治學習存在困難,因此,教師運用分層教學模式,能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加強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而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成績,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結語:總之,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效率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高中政治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的進行學習,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斷的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及時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政治的學習熱情,體會到政治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效率,真正的發(fā)揮政治教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