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傳發(fā)
所謂的導學案是指將教案、學案、作業(yè)等集中到一起的教師和學生共同使用的教學內容,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有效方式。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借助導學案來改變學生的物理學習方式,將學生被動的學習轉變成主動的求知,進而使學生在主動求知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為學生綜合物理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做出相應的貢獻。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有效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導學案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高效自主的物理課堂中輕松地掌握知識、提高效率。
教師在使用“導學案”教學模式中需要清楚教學目標,之后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學生教學目標,讓學生可以清楚這一章節(jié)知識中的難點以及重點,明確學習的方向。教師在上課之前就需要出示學案,讓學生可以結合學案展開自主學習,讓學生可以更有方向地學習,提高學生自主研究及學習的效率及效果。比如,在“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先有清楚的教學目標,要讓學生知道質點的條件以及概念,對其理想模型的特點以及作用進行了解;讓學生掌握參考系概念以及選擇原則,進而可以描述不同參考系中運動的物體;還需要讓學生學會應用坐標系。這些知識都是教學中的重點以及難點,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明確的方向,在學習中更有目的性,掌握預習的方向。
當下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則以引導者,傳授者的角色,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學習。通過借助“導學案”指導學生對知識探討和交流,教師分析學生的總結,對其不完整的地方進行補充,對不正確的地方進行指正,這樣不僅凸顯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同時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充分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學質量。例如,在講解離心力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課前為學生劃分小組,并提出鐵路在轉彎時鐵軌為什么是傾斜的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在課下自行探討,并將探討的內容及結果作好記錄。學生在探討及發(fā)表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教師要及時指出并改正,最后通過引出離心力這一知識點解釋在彎道時鐵軌左右高低不同,列車在通過時,車身傾斜產生離心力為車體轉彎提供動力,減少車輪與鐵軌間的磨損程度這一問題。這樣通過將“導學案”應用于物理課堂的教學中,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一步提高,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以及將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在實際生活中發(fā)掘物理知識的良好習慣。
高中物理教師應該明確的指導,導學案教學模式的實施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進入到有計劃、有目的的學習狀態(tài)中。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擁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循序漸進的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應用導學案教學模式時,應該根據教學的需要設計出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學場景,把學生吸引到課堂的學習中,展開有針對性的討論和思考。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教師只需要適當的指點和引導,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有目的性,提升物理課堂的學習效率。
如在講解庫侖定律的公式時,很多學生很難真正理解公式具體的含義。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讓學生理解公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把庫侖定律在相應條件的支撐下互相結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種教學方法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加有效率,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庫侖定律時,不但正確了解了庫侖定律的重點,還可以在實際生活中使用時,更清楚的了解怎樣在復雜條件下利用好庫侖定律。
教師精講是學案導學課的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所謂“精講”,就是要用最少的時間講清楚難點、易混點。在具體的操作中,我們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思考學生學習新知已經具備的知識與技能如何,學生是否已經掌握了新課中的部分內容,掌握得如何,哪些內容可以通過自學完成,哪些內容可以引導學生合作完成,哪些內容必須通過老師的講解才能完成,以實現精講點確定的準確到位,切忌面面俱到或隨意拔高。教師什么時候精講?我認為偏重于學生在疑惑生成的時候??梢詮囊韵聨讉€方面考慮:在學生先行探究后精講,在學生不能自圓其說時精講。要做到三不講:一是學生看了就懂的不講,二是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弄懂的不講,三是老師講了也不懂的不講。
在教學中教師要按照循序漸進的順序進行,高中物理本身的知識點就比較有難度,學生在學習及理解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困難,因此,教師更需要注重學習的漸進性。通常教師在使用“導學案”時,需要認識到課后鞏固以及復習的作用,能夠讓學生發(fā)揮出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及掌握知識點。學生的記憶如果不及時地進行鞏固,那么對知識的記憶效果就會變差,因此,教師需要注意加強學生對學習知識的理解,另外,在學習很有難度的知識點時,教師也需要注重這一點,讓學生可以收獲更好的學習效果,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及效果,因此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課后鞏固復習,同時做好學生復習的監(jiān)督,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和效果。
“學案導學”的有效實施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教師需要在課前精心備課、梳理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學生要積極配合并反饋“學案”中的優(yōu)缺點,以助于教師改進對“學案”的準備。學案導學是將學生視為學習主體的教學模式,也是一個師生間雙向互動的模式,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學案導學并將其貫穿在預習、課堂和復習中,可以有效的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吳鵬飛.“學案導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7(69)
[2]卓曉沈.“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J].考試周刊,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