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越秀區(qū)東風東路小學 何永蓉
東風東路小學2013級3班以《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整體框架為指導,秉持學校辦學理念,緊扣班級實際,著力從精神建設、制度建設、環(huán)境建設、活動建設等方面打造班級文化,讓班級成為一個陽光燦爛的家,增強班級凝聚力,煥發(fā)學生生長力和榜樣引領力,構建了學生、家長、老師彼此溫暖的“生命成長共同體”。
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內核,是班級建設的靈魂和方向標,它集中體現在班級名稱、班訓等方面。2013級3班全體師生取班名為 “旭日之家”。班訓為 “行善念、存遠志、樂擔當、共成長”。其間又將班級總目標細化為三個階段目標:
1.“晨曦透暖光”: “明規(guī)則、知榮恥、行善念、揚自信”。(2016年9月~2017年7月)
2.“初日照高林”: “抵誘惑、明責任、樂擔當、浸書香”。(2017年7月~2018年7月)
3.“紅日江山麗”: “抗挫折、樂奉獻、做榜樣、存遠志”。(2018年9月~2019年7月)
“旭日之家”家庭成員們充分利用、精心布置家中的每一個空間,使家既溫馨舒適,又催人奮進,體現出 “陽光下快樂成長”的家庭文化內涵。
所有學生集思廣益設計并制作家訓 (班訓)、家庭公約 (班級公約)、家徽 (班徽)、家庭親子服裝(班服),洋溢著陽光氣息的家歌(班歌) 《旭日升 樂成長》,激發(fā)了成員們 “以家為榮”的激情。
1.會客廳:前有國旗家徽,后有主題鮮明、色彩豐富的自主墻報,以及 《我們的偶像》 《我們的榮譽》和 《我們身邊的榜樣》分享臺,重視榜樣的引領。激發(fā)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
2.書房:實體書房遍布,也有虛擬書房 (書香如飴閱讀群),既有線下閱讀也有線上分享。書房不僅對小家成員開放,還和 “左鄰右舍” (校區(qū)各班級)共享。自定圖書角公約、自選閱讀時間和地點,使家具有了濃郁的文化氛圍。
班級制度建設遵循的重要原則是 “民主”與 “激勵”。好的制度不單單只有懲罰,更多的是激勵和文化引領。 “旭日之家”通過民主協(xié)商和表決形式制定了公約、組建了成長小組,建立了獎勵機制等。明目標,齊努力,整個家庭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家風。
1.創(chuàng)立 “家庭成長共同體”。全家按座位劃分了8個 “文明成長小組”,按閱讀力相互幫扶組建了9個 “書香如飴共讀小組”,每個小組都有計劃、有目標。團隊之間有評比競爭,更有合作分享,積分量化管理,培養(yǎng)團隊成員時間管理、情緒管理、規(guī)則管理及合作意識。
2.實施 “我是家庭小管家”。每位都是家庭主人,根據班級事務主動申報或競聘各種崗位,明確各種崗位及職責,每個崗位都有相應的積分,每月輪崗一次,讓孩子們積極參與家庭自主管理,得到多種職責體驗,樹立尊重互助意識,關心愛護家庭榮譽。
3.建立 “家庭成長檔案”。每個成員有文明儲蓄卡和閱讀儲蓄卡。文明儲蓄卡的積分來自學生的工作崗位積分和日常行為規(guī)范執(zhí)行情況,同時開展了 “不知禮無以立” “榜樣的力量”系列主題班會,讓學生產生不斷前進的動力。
4.完善 “健全激勵機制”。關注成員日常行為規(guī)范,學習態(tài)度,責任擔當和合作能力。每個項目都有相應的分值獎勵,積分競拍的獎品是書籍,激起 “我奉獻、我收獲、我幸?!标柟饧彝バ膽B(tài)。
“旭日之家”在學校德育系列校本課程引領下,設計了多姿多彩的家本個性化課程,促進了成員的多元化、個性化健康成長。
1.行善念,做仁愛好少年——“溫良里”傳承愛心緣
溫良里社區(qū)就是東風東路小學情系十年的一個幫扶定點社區(qū)?!靶袢罩摇苯涍^競聘,光榮地接過愛心傳承的火炬,成員們走進溫良里社區(qū),走進困難家庭,與他們親密互動,輔導同年齡學習困難伙伴功課,用樸實的行動溫暖他們的心房。
2.存志遠,做理想好少年——“書香如飴”閱讀生態(tài)圈
構建 “互聯網+環(huán)境下閱讀生態(tài)圈”,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及時交互共享功能,組建 “書香如飴閱讀群”,通過主題閱讀、家庭閱讀、成長小組共讀、“左鄰右舍”線上線下共讀中,享受悅讀之美,滋養(yǎng)心田之樂,為成員生命成長奠基。
線下共讀小組圍繞書中某些與成長密切相關的話題進行討論,并將共讀精華過程視頻或文字在 “書香如飴閱讀群”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