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五官科 江蘇 蘇州 215004)
分泌性中耳炎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典型表現(xiàn)為鼓室積液,聽力減弱的非化膿性疾病,各個年齡段均會患病,屬于幼兒致聾重要因素[1]。鼓膜穿刺抽液為救治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手段,開展科學的護理干預,獲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抽取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給予探討,采取針對性護理,獲得顯著的療效,整理歸納包括。
抽取2017年1—12月接收的60例分泌性中耳炎病人給予探討,單耳發(fā)病46例,雙耳發(fā)病12例,共70耳,年齡13~68歲;經(jīng)過分析所有病人的基本信息,差異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病人皆進行耳內(nèi)窺鏡下鼓膜穿刺術治療,1%丁卡因棉片放到鼓膜表層麻醉,消毒后,在0度耳內(nèi)窺鏡探測下,切開鼓膜,采取負壓吸引器抽取液體,進行插入硅膠管,同時運用抗生素,避免感染[2]。參考組采取一般護理干預,實驗組開展針對性護理,具體內(nèi)容如下:
1.2.1 健康宣教 術前,護理人員為病人詳細的介紹耳內(nèi)窺鏡下鼓膜穿刺術的手術必要性,操作方法,禁忌事項與預后等內(nèi)容,認真詳細的回答病人的問題,緩解其焦慮,害怕等不良情緒。提高手術的信心。為其講解術中會產(chǎn)生疼痛與不良反應,告知其禁止隨意移動頭部,防止出現(xiàn)損傷。
1.2.2 術前準備 術前,護理人員應告知病人清洗頭發(fā),清理耳道分泌物,同時用碘伏消毒耳廓,酒精消毒外耳道皮膚,有效預防感染。術前告知病人進食,防止空腹情況下實施手術。同時引導其選擇合適的體位,提高其舒適感。
1.2.3 術中護理 護士應扶住病人的肩膀,握住其手臂,緩解其害怕情緒。同時告知病人,術中一旦產(chǎn)生頭痛,臉色發(fā)白,無力,視力減弱等表現(xiàn),告知醫(yī)生結束手術,等到不良表現(xiàn)消失后,在實施治療。
1.2.4 出院指導 出院病人,護士應進行出院干預,嘎吱器術后的禁忌事項,按時來院就診,告知其學會自我緩解不良心理,盡可能減少打電話。防止造成穿刺點疼痛。另外,還需科學合理的飲食,禁忌堅硬、刺激性,辛辣食物,多進食瓜果蔬菜,避免便秘,盡可能防止鼓膜穿刺位置的出血,緩解疼痛。
對比兩組的治療時間,并發(fā)癥以及護理滿意度等內(nèi)容,做好詳細的記錄。
采用SPSS19.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以P<0.05為準,說明差異較大,具有臨床對比價值。
對比兩組病人的治療時間,并發(fā)癥以及護理滿意度等內(nèi)容,實驗組遠遠強于參考組,差異較大,(P<0.05),具有臨床對比價值。詳見表。
表 兩組的治療效果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典型表現(xiàn)為鼓室積液,聽力減弱的非化膿性疾病,各個年齡段均會患病,屬于幼兒致聾重要因素。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身體應激等造成咽鼓管功能異常,進而出現(xiàn)中耳積液,積液若無法立即的清理,會造成鼓室黏連,硬化,嚴重時會導致聽力困難[3]。傳統(tǒng)的藥物療法,無法把鼓室內(nèi)積液徹底清除,造成病人無法治愈,嚴重降低生活質(zhì)量。所以,當前,臨床主要采取鼓膜穿刺手術治療。耳內(nèi)窺鏡下鼓膜穿刺屬于救治分泌性中耳炎的措施,在耳內(nèi)窺鏡下開展鼓膜穿刺的操作,能夠確保術野充分暴露,盡可能的降低手術的盲目性,并在鼓膜上精確定位,確保徹底的吸凈鼓室積液以及分泌物,穩(wěn)妥留置硅膠管。此外,對開展耳內(nèi)窺鏡下鼓膜穿刺的分泌性中耳炎病人,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具體包括:健康宣教、術前準備、術中干預、術后指導等,能夠顯著緩解病人的疼痛,降低并發(fā)癥,增強手術效果,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該報告結果顯示,通過相應的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病人的治療時間,并發(fā)癥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等內(nèi)容,實驗組遠遠強于參考組,差異較大(P<0.05),具有臨床對比價值。充分證實了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綜上所述,對開展耳內(nèi)窺鏡下鼓膜穿刺術的分泌性中耳炎病人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夠降低并發(fā)癥,改善護理滿意度,縮短治療時間,促進身體早日康復,適合臨床的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姜麗,對行鼓膜穿刺術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實施優(yōu)質(zhì)護理的效果評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9(11)294.
[2]王玨,李桂湖,整體護理在分泌性中耳炎圍術期聽力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西南軍醫(yī),2017,5(3)290.
[3]潘曉春,林品香,健康教育路徑在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28(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