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坤 劉毅 馬林
(樂山市中醫(yī)醫(yī)院 四川 樂山 61400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檢測呈現(xiàn)陽性反應,病程大于半年或者發(fā)病日期不明確且伴有慢性肝炎的一種感染疾病,主要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腹脹、肝區(qū)不適、乏力、厭油、納差、尿黃、便溏等。該病在臨床上是一種很難治愈的疾病,如果不積極加以干預防護的話會致使肝硬化的發(fā)生,加重患者的病情,給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1]。因此,本文通過對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對其中的40例患者采取陳術利濕口服液聯(lián)合甘草酸制劑的方法進行治療,效果顯著,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本文研究資料選取自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通過隨機抽取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實驗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在20~60歲之間,平均(40±3.7)歲,病程在1~10年之間,平均(5±2.3)年;對照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在21~61歲之間,平均(41±3.8)歲,病程在2~12年之間,平均(5.1±2.5)年,兩組患者排除存在合并甲、丙、戊型肝炎病毒重疊感染、肝腎功能不全、血液系統(tǒng)功能障礙以及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情況。以上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情況沒有顯著的差異,P>0.05,可以進行研究比對。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取甘草酸制劑進行治療。取160mg的復方甘草酸苷凍干粉針劑(國藥準字H20080540,由成都苑東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并配以100ml的生理鹽水進行連續(xù)一個月的治療[2]。
1.2.2 實驗組 實驗組患者采取陳術利濕口服液聯(lián)合甘草酸制劑進行治療。在對照組甘草酸制劑的基礎上再加以陳術利濕口服液(川藥制字:Z20070313,由樂山市中醫(yī)醫(yī)院生產,本藥品規(guī)格為10ml*6支)進行治療,一天服用三次,每次10ml~20ml,連續(xù)治療一個月。
經過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研究分析之后,要記錄好患者治療前后的肝功能情況。
本文研究數(shù)據(jù)資料均以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均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取t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此次研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況要明顯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參見表。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目前在臨床上較為難治療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在世界范圍內的發(fā)病率都較高,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與安全的一個重要衛(wèi)生難題,在當前的治療當中,要以改善患者肝臟功能、防止病情再次惡化為主要的治療方向。因此,本文主要采取了陳術利濕口服液聯(lián)合甘草酸制劑進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療。
經過上述的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研究與分析,實驗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肝功能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與對照組數(shù)據(jù)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P<0.05,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復方甘草酸苷是治療慢性肝病的一種有效藥品,具有穩(wěn)定細胞膜,保護干細胞的作用,通過抑制大量的干星狀細轉化為肝纖維母細胞,從而達到改善患者肝臟功能的目的;(2)陳術利濕口服藥主要組方為茵陳、垂盆草、柴胡、郁金、黃芪、白術、白鮮皮、靈芝。茵陳性寒清熱,善清利脾胃肝膽濕熱。垂盆草、白鮮皮具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的作用。柴胡主要用于治療肝郁氣滯,可以起到透表泄熱、疏肝解郁的功效。郁金具有疏肝理氣、調理肝氣的作用。黃芪具有補氣固表、治療氣虛乏力的功效。白術具有改善倦怠乏力、腹部脹氣的作用。靈芝具有治療心悸氣短、虛勞咳喘功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使肝功能各項指標趨向正常,防止肝硬化、肝功能障礙的出現(xiàn)。以上幾味中藥的聯(lián)合制劑可以達到清熱利濕、健脾護肝的作用,對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綜合上述的主要原因分析可知,陳術利濕口服液聯(lián)合甘草酸制劑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療方面效果較為顯著,可以盡最大的程度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陳術利濕口服液聯(lián)合甘草制劑應該值得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當中進行廣泛的應用與大力的推廣,幫助更多的患者控制好病情,使其不再惡化。
表 肝功能情況比較(±s)
表 肝功能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ALT(U/L) AST(U/L) ALB(g/L) TBIL(μmol/L)實驗組 40 治療前 221.33±43.25 178.44±26.44 35.87±11.89 27.56±9.57治療后 30.00±9.54 31.47±10.59 45.68±12.12 10.00±3.12對照組 40 治療前 220.58±41.56 178.85±25.47 36.42±10.23 28.75±9.88治療后 36.57±10.25 39.48±11.78 40.01±10.27 15.57±4.22 t - 治療前 0.0791 0.0706 0.0034 0.5472治療后 2.9675 3.1981 2.2573 6.7124 P - 治療前 0.9372 0.9469 0.9973 0.5858治療后 0.0040 0.0020 0.0268 0.0000
【參考文獻】
[1]彭福江,張?zhí)鞎?袁美蓉.復方甘草酸苷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肝纖維化指標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7,23(04):485-488+492.
[2]高學松,高麗麗,蘆紅萍,等.復方甘草酸苷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臟炎癥的機制研究[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 ),2015,9(04):49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