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權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需要所產生的態(tài)度的體驗,情感素質是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非智力因素,情感雖然不直接參與認知活動,但健康豐富的情感不僅可以促使學習效率的提高,而且對學生優(yōu)秀道德品質的形成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教學過程中的情感過程與認識過程主要是在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相互關系中進行的。語文教學是一種智育,它又包含著豐富的德育和美育的內容。語文學科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顯著特點,就是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我一千次確信,沒有情感這條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智慧的全面發(fā)展?!?/p>
一、著意揭示教材的情感色彩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使學生通過語文學習,陶冶情感,就必須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善于把其中的情感點化出來、呼喚出來,以打動學生的心弦,激起思想的共鳴。
1.創(chuàng)設情境,挖掘情感
情感受所處情境制約的規(guī)律告訴我們: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情境中的各種因素對情感的產生具有綜合的作用。教育者應當重視以境育情。
(1)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語境,體會詞語的情感色彩
有的字、詞脫離了課文的特定環(huán)境,很難理解其意義。如“嗚咽”“痛悼”都是《在大海中永生》中的新詞。大海怎么會“嗚咽”?“痛悼”是怎樣一種痛?單靠字面理解和翻閱詞典,是不能得到滿意的解釋的。只有緊密地聯系課文,讓學生進入情境之中,才能正確地把握住字詞蘊含的意義。
(2)音樂渲染,創(chuàng)設情境
《爺爺的蘆笛》這篇課文的描寫主要是通過海浪和海風的變化來體現的。為了讓學生理解人物的心理如何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我精心錄制了一段隨著課文內容變化的音樂。通過音樂的渲染,學生入情入境,整堂課師生都沉浸在課文特定的情感氛圍中,學生既具體形象地感悟了語言文字的含義,又深刻體會了課文內容表達的思想感情。
2.品詞析句,深化情感
課文是表達文章思想感情的載體。講讀課文時,既要引導學生掌握其本義,更要理解這些詞句在表達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通過品詞析句,有利于加強情感體驗。
3.朗讀感悟,升華情感
朗讀是非常有效的體驗情感的手段。朗讀不僅能以特有的聲與情表達人的內心感受,而且更具有傳情動人的功效。好的朗讀,能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一步步貼近,使他們能夠與作者以同樣的情趣去感受客觀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學生將作者的情感體驗內化成自己的情感體驗?!案型硎堋?,在朗讀感悟中學生的情感體驗將得到進一步升華。
二、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
情感是認識的催化劑,只有開啟感情的閘門,才能引起學生的理性思考。教學過程中要把情感心理因素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視為教育目標的組成部分,并使教學的步驟適于學生情感發(fā)展的歷程,通過教學豐富和發(fā)展學生的情感。
1. 感受形象,激發(fā)情感
兒童的年齡越小,鮮明的形象對于他們的思想影響就越強。別林斯基說;“哲學家用三段論法,詩人則用形象和圖畫說話?!闭Z文教師,也應該學習詩人的做法,基本上用形象和圖畫來說話,應該“顯示形象”,而不是“闡述觀點”。因此,對那些情意深遠、聯想豐富的充滿美感的課文,也可以通過實物演示、圖像直觀、語言描繪等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把形象展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從而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2.鑒賞品評,體驗情感
學生在感受情景之后,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讓他們在受感染的基礎上進一步品評、鑒賞,加深對課文中情感和思想內容的理解,培養(yǎng)高尚情操,提高認識水平。如,《小鎮(zhèn)的早晨》一文寫了小鎮(zhèn)的早晨“恬靜”“熱鬧”“緊張” 三個特點,教師引導學生透過這三個不同特點進一步加強對圖畫的觀察和語言文字的思考,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作者觀察之細、用詞之準、對小鎮(zhèn)情感之深。
3.聯系實際,升華情感
語文教學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應當注意引導學生把獲得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通過有限的形象捕捉去領略更深遠的東西,由外在的感受進入到更深的內在感受,重要的途徑是要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
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情感誘導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同樣也是教育情感的傳導者。語文課的情感色彩驗證于教學實踐,取決于教師的相機誘導。首先,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做到以情育情。小學生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常常有較強的情緒性,他們不大善于用理智支配情感,卻常常以情感支配和影響理智。課堂上常見這樣的情況:學生情緒良好時,上課認真聽講,一聽就懂,一學就會;情緒不佳時,任你怎么講解,他一個字也聽不進去。學生所喜歡的老師一走進課堂,課堂氣氛就會活躍起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就油然而生。另外,教師本人的行為與人格也是吸引學生的關鍵。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教師把學生造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該當是這種人?!苯處熝孕幸恢?,表里如一,才能成為學生的表率和楷模。所以,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始終以熱情的言行、高尚的品格,讓學生體驗到振奮的情緒、奮斗的目標,從而誘發(fā)學習課程的內驅力。
小學生的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他們的情感發(fā)展與知識掌握和智力發(fā)展大體相同,全部植根于教學活動之中。語文教學為小學生情感素質的培養(yǎng)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只要我們大膽革新,勇于實踐,就一定能在這個舞臺上演出一幕幕生動活潑的好戲來。
【作者單位:灌南縣田樓中心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