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有心,冬天的心是沉靜而謹(jǐn)致的,再喧囂的繁華也夾著涼寂的布景,恍惚里有似曾相識的了悟。
冬心,是一種情境。身臨其境,更易看清眼前的一切,那些身外的錯雜或起落,那些藏于心的殷切與寥落,心更寧、更靜。逢著陽光喧鬧的時光,暖了心扉,忘了塵囂,更覺珍貴。
冬心是一個人,一個詩人,一個畫者,一個以筆墨為后世留芳的文人。他就是“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nóng)。金農(nóng)有許多號,其中有趣如“百二硯田富翁”,風(fēng)雅如“古泉、竹泉”等,可記憶里最深刻的始終是“冬心”。這帶著苦香的兩個字,凜冽如他一生際遇,清寒如他筆下梅放。他愛梅,曾手種老梅三十株,與梅花共歲寒,風(fēng)清骨峻,孤傲卓然,畫上題詩曰:“清到十分寒滿地,始知明月是前身?!鼻逦峨h永,一如梅的風(fēng)姿。而他那個性十足的字,標(biāo)新立異的漆書,則被后人稱為“冬心體”。
冬心是一點寂寞。冬的心里,有意無意之間,總是藏三分寂寥。雪漫江南,風(fēng)嘯塞北,鋪天蓋地的空曠與粗獷。閉門,圍爐,讀書,發(fā)呆。此時此刻,聽一段舊時旋律,回憶就在不經(jīng)意間響起。冬心有弦,溫柔撥動,如身邊人輕聲細語,關(guān)心問候。
冬心是一份趣味。尋時間的縫隙,得片刻的閑適。聽木葉蕭蕭,觀日月如流。隨意翻起一本《今古奇觀》,恰在這頁:《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不管多少次讀,都如同第一遍讀一樣,無論多久遠的傳說,多熟知的故事,合卷時有淚如潮。
冬心是一個機會。不輕易來,卻始終會來,年年有約。若你有心,便能一洗肺腑,憂樂與共,息息相關(guān)。365天的忙碌里有一個凜冽的季節(jié),這是天然的素顏時光。輕輕卸妝,看生活的本來面目。
回想與休憩,積蓄與前行,這是長路旅途中的鄉(xiāng)間小站,風(fēng)清月明,景色悠然。呼嘯的風(fēng)都被擋在了家門外,天地至簡,叩問冬心。
(作者陳魯民,選自《西安晚報》2016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