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濤 張家口日報社
新聞是重要的信息資源,具有向人民群眾傳達國家政策的重要的手段,新聞將重要的信息資源進行傳播,有利于人民群眾了解自身周圍的信息以及全國的消息,擴展自己的見聞和知識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新聞的傳播途徑越來越多,從傳統(tǒng)的紙質(zhì)媒體、到電視廣播以及自媒體運營都屬于新聞傳播的重要渠道。目前,報社仍然承擔著向人民群眾傳播重大信息的責任,加強報社記者新聞寫作能力,提高記者對新聞寫作的理解,從而促進報社新聞寫作水平的提高,提升報社的效益。
新聞作品的制作活動被稱之為新聞寫作,將信息資源真實的表述出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寫作特點,新聞記者通過采集信息素材,將有用的素材資料進行整理,隨后進行新聞作品加工,最后將加工后的新聞作品通過有效的新聞傳播途徑將新聞擴散出來,起到傳播重要信息的作用。新聞寫作水平的提升,需要加強對寫作角度、寫作方法、寫作要求、事實說話的理解,掌握寫作的特點與技巧,從而提升記者的新聞寫作水平。
在新聞寫作中,新聞寫作的特點具有多樣性,例如:新聞需要短小精煉;新聞語言要生動簡潔;新聞寫作的結(jié)構等。新聞的導語是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新聞導語寫作的幾個特點,提升導語的質(zhì)量,例如:敘述式導語寫作的特點是直接并客觀的反應新聞事實,對新聞內(nèi)容進行簡明扼要的概括式寫作;描寫式導語,記者可以利用生動、形象的描寫方式加強對新聞事實的渲染,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讓讀者更加的了解事實,提高新聞的傳播價值;議論式導語,具有夾敘夾議的寫作特點,通過評論式、設問句、引語式的方式引出新聞事實,具有較高的研究和應用價值。在新聞寫作中還需要突出新聞的真實性、時效性、超脫性、通俗性、間接性等特點,提高新聞的價值,以及新聞寫作的水平。
新聞具有真實性等特點,在新聞寫作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對新聞語言的表達。新聞語言的表達有一套嚴格的要求,加強對這些要求的理解,便能有效的提高新聞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從而提升新聞寫作的水平。第一,在新聞寫作中避免套話的應用,提高新聞的專業(yè)化以及準確度;第二,新聞語言的表達切忌使用第一人稱,即“我”、“我們”等詞匯,但是在進行重大新聞報道的時候后,可以采用“我國”等詞語;第三,“首次”、“首創(chuàng)”等說法不要輕易的應用,除非在經(jīng)過驗證的情況下,確定新聞事件是具有“首次”或“首創(chuàng)”的特點;第四,絕對化詞句要慎用,新聞是對事件以及政策的真實表述,報社在新聞報道中,尤其要重視新聞的準確性,因此類似于“全部”等詞句的應用需要慎之又慎,提高絕對化詞句應用的準確性,故而有利于提升新聞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提高新聞寫作的水平;第五,切忌使用“大家說”、“他們說”、“有人說”之類的詞語,降低了新聞寫作的專業(yè)性和準確性,讓新聞在語言表達上失去了可信度;第六,在新聞習作時變運用標語式的語言,不利于新聞寫作水平的提升。
新聞寫作強調(diào)對事件的真實表述,但是善于利用烘托手法,運用描寫表達出事件的目的,通過借物烘托、借景烘托、借人烘托、場面烘托等常用手法,將新聞信息內(nèi)容有利的表現(xiàn)出來,提升新聞的趣味性,達到吸引讀者的目的。在新聞寫作中,烘托手法的應用應該烘托新聞的主題,加強讀者對新聞主題的理解,另外,還需要烘托新聞事實,表現(xiàn)出新聞寫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提升報社記者新聞寫作的水平。
在新聞的寫作中,報社記者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堅持對新聞進行正面報道,重視輿論引導,以客觀的態(tài)度去進行新聞寫作,樹立正確的觀念,并確保新聞的真實性。新聞寫作需要重視的內(nèi)容較多,在新聞寫作技巧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提升新聞寫作水平的技巧,除了需要重視新聞語言表達以外,還需要重視標題、導語以及主文的寫作,從細節(jié)入手,提升新聞習作的質(zhì)量。首先,新聞的標題一定要簡潔、形象、鮮明、準確,并且還需要具有吸引力,讓新聞的標題發(fā)揮出獨特的魅力,吸引讀者進行閱讀,例如:謠“鹽”惑眾昨引來搶購風波,這個標題是2011年搶鹽風波的新聞報道,題目簡明扼要,讀者一目了然,具有一定的學習價值;其次,導語的寫作需要重視其簡短性,在敘述的時候需要抓住核心點,運用描述式、插入式、設問式等方法進行導語寫作;最后,主文的描述要避免蕪雜,突出邏輯性。沒有條理的主文會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感覺到厭煩,從而降低了繼續(xù)閱讀的興趣,主文的描述應該突出主題,避免枝蔓繁復的情況發(fā)生。
綜上所述,新聞寫作真實是對新聞真實性的表達,在新聞寫作中需要突出主題,重視寫作的邏輯性。在新聞寫作的技巧主要表現(xiàn)在新聞語言表達以及標題、導語、主文寫作等方面,報社記者加強對新聞寫作技巧的認識和理解,可以有效的提升新聞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