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峰
教師的教育實施主要依賴課堂,兒童培養(yǎng)的主要渠道也是在課堂。誠然,好課的標準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但一個好的課堂應該是快樂充實、振奮人心的,這也是每一位教師所期盼和追求的。怎樣構建一個好的課堂是教師們在教學中常??紤]的問題,他們在實踐中不斷的思索,尋找著最佳方法來駕馭課堂。通過我多年的教學教育經(jīng)驗,總結經(jīng)驗如下。
首先,好課堂要運用新理念并結合新時代下的課程標準的要求來構建,過去,“好課堂”的標準就是在這個授業(yè)解惑的平臺上,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師者只要把知識準確無誤地傳遞給每個學生即可,可如今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課堂教學的氛圍,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濃郁以及生成知識的過程都成了我們關注的焦點,孩子成了課堂的主體、教師的同僚,而不再是單一的執(zhí)行者或聽眾觀眾,這也是當下我們評價一節(jié)課“好”與“壞”的一個重要標準之一。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能力為目的,利用已有的經(jīng)驗通過學思結合、煽風點火來啟發(fā)誘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需求來獲取新知,從而達到讓學生學會學習,從被動接受到主動獲取的一個根本性的改變。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師生之間都會有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狀態(tài),此時的他們是一心只讀圣賢書,每一個學生都勇于、樂于、善于交流自己的研習收獲、學習經(jīng)驗和生活故事,都有一種舍我其誰的表現(xiàn)欲望,他們在與學習伙伴一起分享自己成長快樂的同時也體驗到伙伴進步的喜悅。
構建好課堂的過程中,一定關注和尊重每一位學生,充分挖掘他們的內在潛力,確保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一定的進步,讓各個層次的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每一個都是平等的、關愛的、重視的,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愉快和獲取知識的成就感,要和學生一起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此外,在教學中還要緊緊抓住機會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重視文化內涵,育人于教育的過程中。教育是每位教師的職責,教育包括思想的教育和知識的傳授,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思想教育更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可以不是很強,但思想一定要端正,二者都是教師職業(yè)的宗旨和目的所在。
其次,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多元化活動,及時、恰到好處的語言能畫龍點睛,有效地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對好課堂構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使用恰當?shù)恼n堂語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更能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勇于追問、大膽思考,進而促使知識的有效生成。在教學中不僅要使用標準的課堂語言,語氣幽默婉轉,語態(tài)平易近人,還要注重善于對事不對人。教師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和諧、輕松愉快、高效務實的學習環(huán)境,在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的過程中,多使用肯定、激勵的語言,讓學生全員積極參與到課堂的學習活動中,使學生產(chǎn)生主動學習、積極合作的思想狀態(tài),提高了教學效果。
再次,好課堂還要注重課堂的策略,如教學內容有些枯燥難懂,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師可用適當?shù)挠哪⑿υ拋砘钴S一下課堂氣氛,激活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使學生的思維達到興奮狀態(tài),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還有,就是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符合他們年齡認識水平的新知識,容易理解身邊的熟悉事物引發(fā)的新知識,那我們教師就要了解學生的現(xiàn)在的知識狀況,用他們身邊的事物把枯燥、深奧的知識形象化,達到預期效果。
還有,構建好課堂就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不同于其他人的個體,師生之間應該是尊重、信任和平等的,所以要在學習過程中更好的關心學生,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在和學生們的情感交流中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不同的收獲,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良好的教學效果。
當然,一堂課上教師設計的知識容量和教學內容合理有度也是好課的根本保證。作為教師應該在備課上狠下功夫,把教材悟透吃透,千萬不能手中拿著新教材,嘴里還唱著過去的歌謠,要做到教什么心中有數(shù),怎么教心中有路,深入地了解自己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水平,正確合理并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從基礎到進階再到培優(yōu),做到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事干,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和表現(xiàn)的舞臺,都有學習資源的生成和領悟,學生期待上課才是好課堂的真諦,這樣才是徹徹底底地落實了當下提出的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新理念。
總之,構建一個好課堂要在教學實際中不斷反思、不斷總結,它沒有固定的模式,統(tǒng)一的標準,需要每一位教師結合具體的學生群體選擇不同的教學課堂組織形式,讓師生都能在課堂上獲得不同的收獲,感受同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