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好夢
近年來,無論是學術界還是烹飪界,對文化的熱衷似有一股旺盛的潮流即將到來。這股熱潮的到來將會再次讓當下國人、特別是烹飪界人士對文化的迷茫,重新找到方向。
文化自信,乃民族之本。一個有文化的民族,必將是一個強大的民族。
飲食文化,是餐飲之魂。一個有文化的餐飲,才具有挖掘、傳承、發(fā)揚和創(chuàng)新的能量。
對于誰是烹飪師祖一說,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我從80年代的刊物到當下的一些網絡上,看到許多的版本及不同看法和見解,各抒己見,均有道理。無非就是伊尹和彭祖之間。
對伊尹和彭祖二者,誰是始祖,本不重要,但非要分出個是非,其實并不難。難就難在你站在什么立場。每個人心里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情結,有對于自己家鄉(xiāng)的情結,有對于自己固有的定位情結,也有依賴于小說的情結,當然也有出于對二位古人的情感情結。
情結歸情結,我們還需從歷史的角度來梳理一下,必然自明。
彭祖說
傳說,彭祖氏自堯帝起,歷夏朝、商朝。商朝時為守藏史,官拜賢大夫,周朝時擔任柱下史,活八百歲。《列仙傳》載:“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鏗,帝顓頊之孫、陸終氏之中子,歷夏至殷末壽八百余歲”。也就是說,彭祖本姓篯名鏗,從堯帝起即為官,一直做到商殷末,活了八百多歲。從理論上說,這樣年齡的人,應該不是一個現實中的人,就像孫悟空,是一個神話的人物,但人們更愿意相信,孫悟空是真的。
彭祖在歷史上影響很大??鬃訉λ瞥鐐渲?;莊子、荀子、呂不韋等先秦思想家都有關于彭祖的言論?!肚f子·刻意》曾把他作為導引養(yǎng)形之人的代表人物。屈原的《楚辭·天問》中還記載“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求長?”意思是他善于食療,所以壽元悠長。王逸的注和洪興祖的補注中都提到他能做一手好菜,烹調的雞湯味道鮮美,堯帝品嘗后甚為欣賞,便把彭城封給了他?!妒酚洝返仁窌灿嘘P于他的記載。道家更把彭祖奉為先驅和奠基人之一,許多道家典籍保存著彭祖養(yǎng)生遺論。無論是先秦時期,還是后來的整個封建社會時期,人們一直將信仰寄托在美好的、給人以精神慰藉的神或仙人身上,帝王將相、圣人皆不例外。以秦始皇為代表的哪一代帝王不曾求過仙、問過道,更何況彭祖對養(yǎng)生之道的傳說,其實更加貼近現實人生對長壽、健康的需求。因此,古代大家對彭祖的推崇,更多來自于精神層面。
史載,先秦時期,彭祖在人們心中是一位仙人。到了西漢,劉向《列仙傳》把彭祖列入仙界,并稱為列仙,彭祖逐漸成為神話中的人物??吹竭@里,彭祖老人家已是孫悟空、七仙女般的人物了。
還有史料稱,彭祖因為善于調制味道鮮美的雉羹(野雞湯),獻給帝堯食用,被帝堯封于大彭。中國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楚辭·天問》中寫道:“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久長?”好多人就認為,彭祖為推動我國飲食文化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筆者認為,即使彭祖真有此人,就憑一道雉羹,也不能認定他就是烹飪的始祖。作為堯身邊的能人,做了一道堯喜歡的菜肴,贏得堯的贊許,是一個很正常的事?;蛟S這道羹菜,確實很好吃,但也不能因這道菜就將他老人家立為烹飪始祖的位置;更何況,領導對下屬的贊揚也屬正常,要知道,堯可是上古時期最為開明的一代帝王。充其量,彭祖最多算是官員中擅長于烹飪的一個愛好者,不是一個職業(yè)的烹飪工作者(庖人),讓一個行業(yè)的愛好者,因為做了一道當時國家一把手喜歡吃的菜,就將他推為這個行業(yè)的始祖,那就太牽強了吧。
其實筆者本人在《中華名肴千字文》這本書中也寫道:“雉羹彭祖,堯宮祭祀。鵠羹伊尹,負鼎國制”的詩句。這幾句也是說明了中華民族有著非常悠久的烹飪歷史,彭祖和伊尹同屬于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典型。雉羹和鵠羹在那個時期,都是名菜的代表,但也不能說明彭祖就是烹飪的始祖。
彭祖和雉羹是一個美好的傳說,彭祖八百歲的長壽神話為人們所向往,彭祖為帝王做的那碗雉羹讓人所神往。史料上關于彭祖更多的是長壽和養(yǎng)身,而關于烹飪的理論和學說,則無從考證。
伊尹說
伊尹(公元前1649年至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摯。夏朝末年生于空桑,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為氏。伊尹為中國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也是中華廚祖。
約公元前16世紀初,伊尹輔助商湯滅夏朝,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耙远φ{羹”“調和五味”的理論來治理天下,就是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
史載,伊尹,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國的空桑澗(今洛陽市欒川縣墁子頭),奴隸出生。從小練就了一身好廚藝,并熟讀詩書,才華橫溢。成年后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為主,地位雖卑,卻心憂天下,有著遠大的志向。夏末桀時,作為奴隸陪嫁到商湯。伊尹以其高超的烹飪技藝贏得了商湯的贊譽。
伊尹博學多才,經常運用調味烹肴的辦法,來講述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被商湯賞識,請其為大臣們傳授治國之道,伊尹就身背玉鼎,一邊烹制醬羹,一邊闡述治國方略。伊尹的博學和才能被商湯封為丞相,輔助了商朝五代帝王。
看到此,我們不能看出,這是一個真實的、有蹤可循的人物,同時也是一個專職于廚房工作并精通于烹飪之道的一個人物。
據史料記載,成湯在宗廟里舉行祈福的祭祀,在朝堂以隆重的禮節(jié)接見伊尹。伊尹向成湯講述天下美味的精妙,他說,“肉類:水中的有腥味,食肉動物肉臊,食草動物肉膻,要使這些肉成為美味,水是第一重要,其次用甜、酸、苦、辣、成,五種味道多種調料,誰先加誰后加,誰多誰少,很有講宄。火候很關鍵,快慢緩急掌握好,能很好去除腥味,去掉臊味,減少膻味。美味全由鼎中精妙的變化而產生,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就像射箭駕馬,陰陽變化,四季規(guī)律那樣,須花費時間,多多實踐,細心觀察體會。掌握了其中的奧妙,制出的肉就會熟而不爛、香而不薄、肥而不膩,五味恰到好處?!?/p>
伊尹接著說,最美味的肉有:猩猩的唇,熊獾的掌,燕雀的尾肉、述蕩的蹄筋,旄象的腰,流沙之西、丹山之南風鳥的蛋。美味的魚有:洞庭鰒魚、東海鮞魚,醴水的朱鱉,六只腳,有百串透明的珠子。灌水的鰩魚,像鯉魚卻長著飛翼,經常從西海夜飛,游于東海。菜中的美味有:昆侖山上的靈芝,壽木的花。南極石崖上青色的嘉樹菜。陽華山的蕓菜,云夢澤的芹菜,具區(qū)澤的菁,浸淵的土英。調和味道的美味調料有:陽樸的姜,招搖的桂,越駱的菌,膻魚的醬,大夏的鹽,宰揭的露,長澤雪白如玉的卵石。做美味飯食的糧食有:玄山的禾麥,不周山的小米,陽山的黃黍,南海的黑米。最好的水有:三危山的露水,昆侖山的井水,沮江丘陵的搖水。高泉山的涌泉,是冀州的水源。美味的水果有:沙棠的果。常山之北投淵的上游有百果,是君王們愛吃的?;綎|邊的青島,有甘甜的櫨,江浦的桔子,云夢的柚子,漢水的石耳。
伊尹還對火候的運用、原料的搭配、調味的技巧等作了詳盡的說明,并聯系治國之道,使商湯深為感佩,認為伊尹是個難得奇才,于是破格任用他主持國家政務。
同伊尹齊名的“鵠鳥之羹”是伊尹最拿手的一道著名菜肴。伊尹善五味調和,精于火候,所烹制的鵠鳥羹深受商湯喜悅,是商朝最早的一道宮廷名菜,后來成為歷代宮廷名菜,與伊尹治商相繼名揚天下。
在制作“鵲鳥之羹”這道菜時,伊尹采用肥美的天鵝肉,經過精細加工干凈后,將其切成丁,加菰(即今天的茭白)丁、藿(豆葉)一起煮熟,用五味進行調和,做到成、淡適宜,然后用米磨成的粉糝和成羹。
伊尹做好這道菜肴,便呈現給商湯,商湯品后,感到非常清新可口,詢問其做法。伊尹從這道菜肴的制法說起,如何利用烹飪之道進行治國方略,這就有了著名的“負鼎治國”、“伊尹事湯”的典故。
伊尹是商湯開國功臣、著名政治家,烹飪學、中醫(yī)學、藥性學、絲織業(yè)創(chuàng)始人,又是中國美味飲食的開創(chuàng)者。歷代餐館、酒肆、食品、飯店、食府、調料等,均敬伊尹為圣人,皆因伊尹對飲食調味有精深的研究和論述。
伊尹還對本草的藥性及食品的衛(wèi)生做了大量研究,并著《湯液經》一書,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知識財富。
伊尹非常注重道行修為,他主張“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即誰能積眾善之德,誰就可以為師。伊尹的一生在中國古代的政治、軍事、文化、教育諸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名字流傳千古。
無可厚非,無論從何種層面來分析,伊尹才是一代宗師,烹飪始祖,也是當代廚師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