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勤聰
【摘要】在諸多的體育運動項目當中,籃球這一項目在豐富課余活動的同時,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這一項目是籃球選修課程中最基本的教學內(nèi)容。對于籃球課程的教學,教師應根據(jù)籃球運動的特點,結合青少年的身體與心理狀況,設置合理科學的教學計劃與方式,從而提高籃球選修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籃球選修課教學 青少年 身體素質(zhì)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201-02
在以往的籃球教學中,相比而言,教師和學生都更加注重籃球運動的技能,沒有認識到籃球的訓練對于青少年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籃球選修課程的教育中,認識到素質(zhì)教育對于青少年綜合能力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籃球選修課教學對青少年耐力素質(zhì)的影響
在正規(guī)的籃球競技賽中,整場比賽共分為四節(jié)來進行,共計為48min。每一節(jié)的時間為12min。在每一節(jié)中,籃球運動員的身體都處于跑步與投籃的運動狀態(tài)當中。對于籃球應動員而言,這一持續(xù)時間內(nèi)都屬于高負荷的狀態(tài),都是極大地身體素質(zhì)的挑戰(zhàn)。不僅需要運動員持續(xù)的耐力,同時也需要極強的心理素質(zhì)與解壓能力。在籃球選修課教學課堂中,教師通常都會在講授完基本運動的技能之后,讓青少年進行練習,隨后組織一場籃球比賽。這對于青少年而言,就要求其具備基本的運動技能與極強的耐力素質(zhì)。教師可以對青少年的身體耐力素質(zhì)進行觀察與檢驗。比賽不僅可以檢驗青少年的身體耐力素質(zhì)也可鍛煉學生的耐力。教師通過對青少年在比賽中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青少年的耐力素質(zhì)的好壞,進而設置一些鍛煉青少年耐力素質(zhì)的項目,提高其耐力素質(zhì)。鍛煉青少年耐力素質(zhì)的體育項目有很多,例如:慢跑、跳繩、踢毽等一系列活動。教師可針對身體耐力素質(zhì)較差的青少年,專門為其設置這些專項小運動,來增強青少年的耐力。在籃球課上也不斷的堅持訓練,進而不斷的提高身體耐力素質(zhì)。
二、籃球選修課教學對青少年靈敏素質(zhì)的影響
對于籃球運動員而言,靈敏素質(zhì)的鍛煉也是至關重要的。例如:在投籃的過程當中,步法也決定著投籃是否成功。要求青少年眼睛、手腕、腳步相互協(xié)調(diào),做到隨機應變,腳步要靈活多變,眼睛要迅速觀察、手腕要靈活。整場比賽都是處于“動”的狀態(tài),好的籃球比賽是整個籃球場都“動”起來,都具有靈活性。對于籃球運動的技能中,有許多靈敏度要求較高,且要求精確起著決定作用的技能是需要專項訓練的。例如:在籃球的投籃這一過程中,在最后的突破時有兩種要求的步法:順步法與交叉步法。這兩步法是完全不同的,對于前一種步法,需要運動員先邁出靠前的腳;而對于后一種步法,需要則需邁出靠后的腳。對于這兩種步法,無論運用其中哪一種,關鍵的要素在于“迅速”,這都需要青少年能夠及時靈敏的做出反應。在籃球的運動中,存在著許多的運動技能與虛假動作。運動技能的熟練也就是靈敏度的高低,都是成功的決定性要素。而運用的虛假動作的目的在于做出“以假亂真”的姿勢來迷惑對方。這就需要虛假動作與靈敏度之間進行轉換。
三、籃球選修課教學對青少年柔韌素質(zhì)的影響
在籃球運動比賽中,對于籃球運動員的身體柔韌素質(zhì)的要求也比較高。因此:在整個籃球比賽當中,柔韌技術的運用也較為廣泛。例如:在籃球競技賽中,青少年之間需要進行傳球與帶球,這一急速轉身運動,往往在幾秒之內(nèi)完成,這就需要青少年具備較高的腰部柔韌性。除此之外,防守的過程中,向前的移動滑步與向后的撤退這一過程,都對青少年的柔韌性要求較高。其實,無論任何運動的項目,都需要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zhì)。因為任何一個運動的項目,或多或少的都會鍛煉運動員身體的多項機能。比如:籃球賽、足球賽等一系列的群體性競技項目,往往都伴隨著奔跑、爭搶、跳躍、旋轉等多個動作。在同一時間內(nèi)可能幾個動作同時發(fā)生,為了避免這些高難度動作帶來的危險,青少年就需要多鍛煉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也就是一種高難度的柔韌度的體現(xiàn)。在籃球選修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青少年示范基本的籃球動作,還要為青少年講解柔韌度在哪一動作上運用,并告知青少年對于柔韌度的練習規(guī)范。需要日常訓練的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也要認識到柔韌度練習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可以指導青少年從最基本的開始練習,例如:傳球,運球、投籃等一系列動作。
四、籃球選修課教學對青少年力量素質(zhì)的影響
對于籃球這一群體性的競技運動,難免會與其他人發(fā)生碰撞。而籃球運動持續(xù)時間較長,全程幾乎都處在運動的狀態(tài)中,這就需要較強的體力。因此,籃球運動員也必須具備較強的力量素質(zhì)。例如:在籃球比賽中,有需要急停、旋轉、跳躍、投籃等一系列動作,身體的大腿、前腳掌、手腕、腳后跟都需要力量,如果力量不足,就會影響運動的效果。對于任何一項運動,都必須具備力量素質(zhì),尤其是要堅持一項運動,力量素質(zhì)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對青少年有目的的進行力量素質(zhì)的訓練。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根據(jù)青少年的身體素質(zhì)制定合理科學的力量訓練,因為大多數(shù)青少年缺少鍛煉,身體素質(zhì)相對較差,如果力量訓練的任務較大,可能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五、結語
籃球選修課的目的就是讓青少年在運動中感受快樂,在提高身體素質(zhì)的同時,強健體質(zhì)。教師可根據(jù)籃球選修課的教學目標,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學計劃。并根據(jù)籃球運動的特點與青少年的身體素質(zhì)設置不同的教學方法,并具體實施與應用。從而全面發(fā)展青少年的綜合身體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 杜宏偉,劉芳.談籃球教學[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3(07):14-16.
[2] 王文章,郭金.論高中籃球選修課教學中籃球的教學方法與技巧[J].學周刊,2014(08):22-24.
[3] 徐峰.籃球運動隊中學生素質(zhì)教育的促進作用[J].教學世界上,2015(05).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2016年度課題“體育選修課對青少年體質(zhì)健康的干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6]GHB132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