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園
【摘要】 目的 觀察并分析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護理方法和臨床效果。方法 116例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58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式,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全面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17.05±3.46)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23.40±4.51)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508, P<0.05)。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4.8%(55/58),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8%(48/58),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45, P<0.05)。
結論 對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全面護理干預, 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縮短住院時間, 值得推廣。
【關鍵詞】 重癥肺炎;心力衰竭;霧化吸入治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93
肺炎多由于細菌、真菌、病毒等多種微生物入侵到患者肺臟, 從而引發(fā)炎癥, 患者在臨床中多表現(xiàn)為咳嗽、發(fā)熱、咳痰等癥狀。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是肺炎中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 若在早期不及時控制病情, 患者病亡率較高。為降低病亡率, 在治療期間進行有效護理非常關鍵。本文對不同護理方式在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中的效果及方法進行研究, 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的研究對象為到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受治療的116例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58例。對照組中男35例, 女23例, 年齡22~72歲, 平均年齡(48.9±9.0)歲。研究組中男36例, 女22例, 年齡23~75歲, 平均年齡(50.1±9.1)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選取研究對象經過診斷均符合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 且本次研究是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況下進行。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式, 主要有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用藥護理及檢查各項生命體征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全面護理干預, 主要內容如下。①呼吸道護理。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呼吸道中通常有大量分泌物, 導致患者呼吸不暢甚至是呼吸困難, 護理人員需幫助將分泌物清理, 使其保持呼吸通暢[1]。囑咐患者多喝溫開水, 保持呼吸道濕潤, 稀釋痰液, 便于更好排痰。若痰液濃稠, 可輔助霧化吸入治療, 患者采取半臥位, 吸入藥劑為20 ml
生理鹽水加15 mg氨溴索, 進行3次/d治療。②病情護理。嚴密監(jiān)測并觀察各項生命體征, 主要有心率、脈搏、呼吸等。當患者體溫過高時, 可用酒精對其擦拭。觀察瞳孔、意識等情況, 進行記錄并比較不同時間段情況。當出現(xiàn)呼吸急促情況時, 可行吸氧措施, 使用氧氣面罩給氧, 此時嚴密觀察患者實際情況, 避免氧中毒現(xiàn)象出現(xiàn)。③心理護理。此疾病病情較為嚴重, 且治療時間較長, 患者內心通常會出現(xiàn)煩躁、悲觀、焦慮等負面情緒, 甚至出現(xiàn)抵觸、不配合治療等現(xiàn)象。護理人員此時應積極、主動與其交流, 全面了解心理狀況, 穩(wěn)定情緒, 最大程度消除負面情緒。鼓勵并幫助患者建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增加彼此信任感, 從而建立良好護患關系, 提高治療與護理依從性。④飲食護理。禁止患者吸煙、喝酒、攝入刺激性食物, 囑咐多食用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營養(yǎng)食物。⑤用藥護理。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治療藥物, 并指導患者用藥, 避免多服、誤服等情況發(fā)生。全面了解藥物使用后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情況、副反應等, 并及時告知。⑥出院指導。在出院前, 進行健康知識教育, 囑咐不要吸煙、喝酒,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飲食習慣, 根據(jù)醫(yī)囑按時服用藥物。若出現(xiàn)不適癥狀, 需立即來醫(yī)院診斷。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治療效果。臨床治療效果評定標準如下, 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胸片結果顯示陰影全部吸收;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陰影有顯著改善;有效: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 陰影有所吸收;無效: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 病情甚至加重??傆行?(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23.40±4.51)d, 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17.05±3.46)d。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508, P<0.05)。
2. 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中治愈率為75.9%
(44/58)、顯效率為12.1%(7/58)、有效率為6.9%(4/58)、無效率為5.2%(3/58)、總有效率為94.8%(55/58);對照組分別為39.7%(23/58)、17.2%(10/58)、25.9%(15/58)、17.2%(10/58)、82.8%(48/58)。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45, P<0.05)。
3 討論
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疾病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 如遺傳、內分泌等, 病情具有反復發(fā)作特點, 對患者日常生活質量會產生一定程度影響, 甚至損傷身體多種機能, 進而增加病亡率、致殘率[2-4]。早期進行有效治療, 能夠盡快控制病情, 提高治療效果。
全面護理措施是臨床護理中的新型護理方式, 旨在為患者提供全方面護理服務。做好呼吸道護理, 保持呼吸通暢, 使其感到舒適。嚴密監(jiān)測、觀察各項生命特征, 能夠全面了解病情發(fā)展, 便于能夠及時進行救治。患者會由于病情產生煩躁、焦慮等負面情緒, 部分患者甚至出現(xiàn)心情好時才服用藥物情況, 進行用藥護理及心理護理, 能夠及時有效的緩解負面情緒, 積極熱情的交流能夠幫助其感到內心溫暖, 從而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 提高治療及護理依從性。指導、協(xié)助用藥, 有效避免由于多服、誤服等原因導致病情加重現(xiàn)象出現(xiàn)。指導進行均衡、合理飲食, 禁止喝酒、吸煙, 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及作息習慣, 有助于病情恢復。出院前進行健康教育, 全面了解如何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疾病復發(fā)等措施, 交代服藥方式及劑量, 按照醫(yī)囑服用, 能夠提高治療效果[5-8]。本文研究顯示, 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示全面護理方式能夠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促進恢復速度, 并且減輕經濟負擔, 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對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全面護理干預, 能夠幫助患者盡快恢復, 提高治療效果,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于三英. 護理干預在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5, 7(15):228.
[2] 陳涓. 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護理有效性分析. 醫(yī)藥前沿, 2017, 7(5):308-309.
[3] 劉君芳. 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護理措施分析. 系統(tǒng)醫(yī)學, 2016, 1(7):134-135.
[4] 鐘曉莉, 趙天霞. 綜合護理干預在老年重癥肺炎中的作用. 醫(yī)學信息, 2015, 28(7):87-88.
[5] 校曉麗, 田愛寧. 綜合護理干預對兒科重癥肺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西部中醫(yī)藥, 2015(5):126-129.
[6] 鄧麗, 劉曄. 探析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護理措施. 醫(yī)藥衛(wèi)生(全文版), 2016(8):00065.
[7] 田素杰. 68例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與護理. 醫(yī)學信息, 2015, 28(10):88.
[8] 盧莉華. 1例暴發(fā)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及重癥肺炎病人的護理. 全科護理, 2013, 11(30):2879-2880.
[收稿日期: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