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模式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利用大數據,人們可以獲得更多的即時性的信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同樣改變了新聞攝影行業(yè),對于新聞攝影的規(guī)模、范圍和水平都有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在網絡圖片市場的高速發(fā)展下,新聞攝影的技術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新聞攝影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不能再用傳統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傳播模式開展攝影工作,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做出調整和改變。
無論時代和社會如何發(fā)展與改變,新聞行業(yè)的真實性都不能發(fā)生改變,新聞攝影也是一樣??梢哉f,真實性是新聞攝影的生命[1]。在大數據時代,各種創(chuàng)作與傳播的技術都發(fā)生了改變,對于圖片的處理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在這樣的條件下,有一些攝影師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將圖片進行處理再進行傳播,這種做法違背了新聞攝影的初衷。新聞攝影最本質的作用和目的就是為了佐證新聞的真實性,這也是新聞攝影特有的權利。
另外,對于大數據時代和新媒體時代下網絡圖片的廣泛傳播,新聞攝影工作者也要做好其真實性的“把關人”的角色,對于一些虛假的新聞圖片要進行約束和辟謠的工作。也要善于發(fā)現其他人沒有注意到的新聞進行攝影,做好真實信息的傳播工作。
傳統的新聞攝影只要求攝影師客觀、真實的以圖片的形式記錄新聞,并佐證新聞播報的準確進而真實。但是在大數據時代下,社會對于新聞攝影行業(yè)有了更多的要求,傳統的新聞攝影已經滿足不了現代人們和市場的需求。如今的時代要求著新聞攝影工作者對于攝影作品有著主觀評價的表達,要由傳統的“新聞內容決定新聞攝影”轉變成“新聞攝影影響新聞內容”。攝影師要對同一個新聞進行不同的新聞點的尋找并進行相關的新聞攝影,在堅持真實性的原則下,形成獨有的攝影風格[2]。新聞攝影師要在作品中融入自己對于新聞事件的思考,尋找到與眾不同的新聞點的同時,也能引起觀看者更多的思考。新聞攝影工作者要對新聞事件進行全面的掌握與思考,善用逆向思維,讓新聞事件的傳播更加完整有深度。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和網絡的發(fā)展讓新聞攝影作品的互動性越來越強,人們由傳統的新聞信息接收者逐漸轉變成了傳播者,更多的人主動加入到了新聞攝影的傳播活動中來。人們對于社交平臺、網站上推送的新聞事件和新聞攝影進行評論和留言,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并利用回復的方式與其他人一起對新聞進行討論。現階段,各大媒體都會將新聞攝影作品上傳到網絡和社交平臺,讓人們進行討論和交流,也為新聞攝影工作者提供了廣闊的交流平臺。
互動交流的新聞攝影傳播模式也可以通過圖片的交流與互動來實現。例如,媒體可以通過發(fā)布環(huán)保宣傳的新聞攝影作品結合“環(huán)保,我在行動”的主題,讓人們也以同樣的標題上傳自己環(huán)保行為的攝影作品,來實現媒體與人們的互動交流。
時代的發(fā)展讓新媒體手段更加盛行,人們對于即時性新聞信息掌握的需求越來越高,新聞攝影也要結合多種傳播模式進行新聞的推廣工作。在傳統的新聞媒體行業(yè),新聞攝影主要是通過媒體來進行傳播,但是在大數據的時代下,利用網絡、社交平臺、微信、微博等等方式都可以實現新聞攝影作品的傳播。現階段,新聞攝影不斷向數字化、網絡化轉變,新聞攝影作品的傳播也更加具有即時性和互動性,傳播的范圍也隨之擴大。在大數據的有力支撐下,攝影師在進行新聞攝影作品的拍攝完成后可以立即傳輸給媒體制作進行新聞的編輯工作,顯著增加了新聞攝影的即時性。同時,攝影師也可以通過即時網絡上傳的形式進行新聞的傳播,將拍攝的新聞攝影即時上傳到社交平臺,讓新聞傳播的速度更快,也更加讓人們信服。
大數據時代帶給社會的另一項重要的變動就是個性信息的處理,通過對用戶信息的統計與分析,掌握用戶的喜好,進行有針對性的信息推送。而這也正是新聞攝影傳播發(fā)展的重要內容。很多企業(yè)已經開展了相關的個性推送服務。例如,百度的“個性化新聞訂閱服務”,以及今日頭條。新聞攝影工作者要適應時代的變化,在進行新聞推廣時使用大數據思維,進行有針對性的傳播推廣工作,讓人們體驗到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新聞攝影行業(yè)有了更多的改變。在創(chuàng)作理念中更加突出真實性與主觀評價的表達,通過利用互動交流的傳播模式、多元化的傳播模式、有針對性的進行傳播,顯著提高了新聞攝影的傳播速度和范圍,推動了新聞攝影行業(yè)的良好發(fā)展。
[1]楊竹.大數據時代新聞攝影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傳播模式[J].傳播力研究,2018,2(05):7-9.
[2]史長來.數字化時代新聞攝影的發(fā)展[J].新聞愛好者,2014(09):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