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溪
保定市電化教育館 河北保定 071000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引進與素質教育的逐漸落實,中小學實驗操作已經成為重點教學內容備受關注。但是在中小學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本文就將其進行分析與探究,以不斷推進中小學實驗的順利開展。
中小學實驗普遍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我國很多中小學實驗還是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只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復習與鞏固,對于學生的操作老師不重視。對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重要性也沒有足夠的認識。
缺乏經費,實驗所用的器材和設備比較陳舊,更新不及時。實驗的方法陳舊老套,不能與時俱進。有的學校甚至連做實驗的專門教室都沒有。專門從事實驗教學的老師不多,體現不出實驗的專業(yè)性。實驗室的管理職能不清,沒有有效的管理機制。職能不清,管理弱化導致實驗室缺乏對人員、技術、和設備等財產的歸口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學校只是注重學生的考試分數,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忽視,對于新課程理念沒有認識清楚,對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沒有嚴格落實。實驗教學多數只是形式,根本就沒有落實到位。更有甚者根本就不進行實驗,學生連實驗室都沒有去過[1]。
在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中,在實驗室上課的老師大多數業(yè)務能力較差的,這種影響使得很多老師不愿意去上實驗課。很多實驗室教師缺乏關愛與業(yè)務上的支持,因此這些教師漸漸就會失去工作的興趣。當前很多科目都是需要通過實驗完成的,實驗室的老師工作量大,并冒著一定的職業(yè)風險。對實驗室老師的評價不客觀,他們的待遇也相對較低,很多人才因此而流失了。
以前進行實驗主要是通過實驗對理論教學知識進行驗證的過程,教學比較集中化。學生實驗時,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實施操作,一些操作過程老師不讓學生動手,這樣學生只能操作一些簡單的步驟,這對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是不利的,致使儀器設備使用率相對較低。
當前我國很多學校都有實驗室,但是都是初級建設水平。實驗室中只有一些老舊的實驗設備,缺乏先進的實驗設備,有些基礎性的實驗設備應用率較低。并且每個學校都設有實驗室,從全局看實驗室人員數量多,而從布局來看,分布不均且缺乏情況常見。建議在幾所中學比較密集的結合點,建設高標準的中小學實驗室[2]。
通過條件優(yōu)的學校教學實驗現場,利用互聯網或教育局域網實現現場的同步教學,這樣就大大節(jié)約了實驗經費,并且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操作實驗的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這對提升實驗質量是有利的。
通過教學方式的多樣性,促進實驗室整體水平的提升。老師要注意自己的教學方法,不能單單為實驗而實驗,實驗不是形式,而是要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不斷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首先要轉變過去實驗室工作陳舊的模式,將實驗室作為學生科研創(chuàng)新研究與課外教學的重要基地,使得實驗室的工作變得多樣化與靈活。其次要正確認識實驗室管理的重要性,它不僅能夠反應實驗教學與科研發(fā)展的水平,而且能夠顯示學校的師資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校的整體教學效果。再次促進教師充分了解該領域內的前沿知識,提升教師的業(yè)務水平,能夠熟練操作各種實驗儀器設備,促進實驗的現代化。
要不斷創(chuàng)新實驗設計的流程。多實驗教學進行科學的設計與比對,注意在設計實驗內容的時候要循序漸進,與教學改革同步進行。要體現教學實驗的科學性與有效性,以不斷提高實驗室建設能力和管理水平。
總之,素質教育與新課程均強調了實驗的重要性,因此中小學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工作是非常關鍵的,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工作能否做好關系到實驗質量與效果,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工作不是那么容易做好的,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與社會各界的支持,只要團結一致,不斷創(chuàng)新,開拓進取,我相信,我們的目的一定能達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