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錸, 陳 前, 安增軍, 王 波, 崔鳴誠, 張大長
(1. 國網(wǎng)江蘇省電力公司經(jīng)濟技術研究院, 江蘇 南京 210008; 2. 南京工業(yè)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 江蘇 南京 211816)
地腳螺栓,也稱錨栓,是一種重要的工程緊固構件,通常用于工程構件與混凝土基礎的連接。目前,對地腳螺栓抗拔承載力的計算,國內(nèi)外設計規(guī)范都有了比較詳細的規(guī)定,但是不夠全面。我國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1]和設計手冊[2,3]認為錨栓的極限承載力為錨栓能夠達到的抗拉極限承載力。我國電力行業(yè)標準《輸電桿塔用地腳螺栓與螺母》[4]采取同樣的規(guī)定,并規(guī)定了地腳螺栓的不同型式及其需要滿足的錨固長度。但這些規(guī)定都過于籠統(tǒng),缺少對地腳螺栓實際使用時錨固機理、受力狀態(tài)、破壞形式的介紹。ACI 318-14[5]美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對地腳螺栓在上拔過程中的破壞情況、影響參數(shù)和承載力計算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和規(guī)定,但是沒有涉及地腳螺栓與混凝土粘結作用對承載力的影響,也缺少粘結破壞承載力的有關介紹。
童根樹、吳光美[6,7]對國內(nèi)外鋼柱腳錨栓設計方法進行了回顧和比較,對單個地腳螺栓的破壞模式和承載力進行了總結,提出了單個地腳螺栓的設計準則。肖奇珍[8]系統(tǒng)地總結了預埋錨栓式輕鋼結構柱腳的設計方法,并針對各種柱腳可能發(fā)生的破壞形式提出錨栓的設計和計算方法。陳勇軍[9]、陳延[10]等對地腳螺栓承載力計算方法也都有相關的論述。但這些論述主要是基于相關計算理論和計算假定,缺少具體試驗的支撐。劉沈如等[11]開展了M20和M30地腳螺栓抗拔試驗,探究地腳螺栓在上拔荷載作用下的試驗現(xiàn)象和地腳螺栓的受力狀態(tài)參數(shù),但缺少對地腳螺栓錨固機理的研究,缺少和有關設計計算方法的對比。蔣鐵柱[12]、周軍[13]等均開展了單個錨栓和群錨的抗拔承載力試驗,但都更多關注于螺栓的破壞現(xiàn)象和試驗承載力,缺少對螺栓機械錨固作用機理和有關設計理論的分析和比較。
針對目前地腳螺栓抗拔承載力的有關設計規(guī)范和相關研究不夠具體全面,缺少對地腳螺栓機械錨固機理的研究。本文將開展不同深度下單個光圓地腳螺栓和90°L型、180°J型機械錨固地腳螺栓的錨固承載力試驗研究,重點探究機械錨固對地腳螺栓抗拔承載力的提高作用,并將試驗承載力和理論設計值進行對比,為進一步完善地腳螺栓抗拔承載力計算理論和設計方法提供參考。
試驗采用足尺試件, 共9組,每組3個相同類型和相同錨固長度的錨栓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錨栓公稱直徑為M36,材質(zhì)為Q345鋼。光圓型、90°L型和180°J型地腳螺栓分別設置三種錨固長度。在地腳螺栓表面錨固長度的1/2處、地腳螺栓根部以及與混凝土表面接觸處粘貼4到6個對稱的應變片,用于測量地腳螺栓螺桿上不同位置在上拔力作用下的應變發(fā)展。采用位移傳感器測量地腳螺栓桿頂部的上拔位移。所用地腳螺栓及試件澆筑樣式見圖1和表1。
圖1 試驗用地腳螺栓及應變片測點布置
螺栓型式錨固長度/mm應變片數(shù)量光圓地腳螺栓180(5d)2360(10d)4540(15d)490°L型地腳螺栓180(5d)6360(10d)6540(15d)6180°J型地腳螺栓180(5d)6360(10d)6540(15d)6
注:d為螺桿直徑
試驗利用電動液壓千斤頂和反力架進行加載,加載裝置如圖2所示,反力架下口開口尺寸由地腳螺栓的錨固長度決定。電動液壓千斤頂布置于反力架頂部,反力架拉桿上部用螺帽固定,加載液壓千斤頂,對錨栓施加豎向上拔力。
圖2 試驗加載裝置
加載前先對液壓千斤頂進行標定。每次試驗前,先預加荷載以消除構件間隙等因素所引起的誤差,并讓錨栓進入正常工作狀態(tài)。采用力控制方法控制加載速度,先按6.45 kN 逐級遞增進行分級加載,當混凝土表面與錨栓接觸處出現(xiàn)微小裂縫時,按3.23 kN逐級遞增繼續(xù)加載,直至混凝土明顯開裂或錨栓被明顯拔出。加載大小可由力傳感器直接讀取,采集系統(tǒng)會自動記錄各級荷載作用下螺栓表面應變和上拔位移。
不同錨固長度的光圓地腳螺栓在上拔荷載作用下均發(fā)生了粘結破壞。當荷載加至一定值時,混凝土與地腳螺栓接觸面出現(xiàn)微小裂縫;繼續(xù)加載,裂縫進一步擴展,當加載至最大承載力時,螺栓被明顯拔出,周圍混凝土表面出現(xiàn)剝離現(xiàn)象,此時螺桿與混凝土間的粘結強度急劇減小,荷載-位移曲線出現(xiàn)明顯的下降段。如圖3所示。
圖3 粘結破壞
錨固長度ld=5d時,90°L型和180°J型地腳螺栓的抗拔錨固試驗均發(fā)生圓錐形混凝土拉裂破壞。逐級施加上拔荷載,當上拔荷載加至一定時,J型地腳螺栓根部附近混凝土出現(xiàn)細微裂縫,伴隨輕微拔出現(xiàn)象;繼續(xù)增大上拔荷載,混凝土突然開裂且裂縫迅速向邊緣擴展。最終,當加載至極限荷載時,地腳螺栓的錨固混凝土被完全拉裂,混凝土表面有明顯錐形破壞面,破壞面邊緣距螺栓中心約0.9ld~1.2ld,此時,荷載-位移曲線出現(xiàn)明顯的拐點,然后急劇下降,如圖4所示。根據(jù)試驗現(xiàn)象判斷,混凝土崩裂往往是由于錨栓機械錨頭附近的局部壓應力較大引起的,應力破壞角約為45°,如圖5所示。
圖4 圓錐形混凝土破壞
圖5 圓錐形混凝土錐形破壞面
錨固長度ld=10d時,90°L型和180°J型地腳螺栓在上拔荷載作用下均發(fā)生了地腳螺栓受拉屈服。當荷載加至螺栓桿屈服荷載時,螺栓會發(fā)生明顯的塑性變形,此時荷載不再增加,位移會急劇增加,荷載-位移曲線會出現(xiàn)明顯的屈服平臺,如圖6所示。
圖6 地腳螺栓屈服破
錨固長度ld=15d時,90°L型和180°J型地腳螺栓在上拔荷載作用下均發(fā)生了地腳螺栓拉斷破壞。當荷載加至螺栓屈服荷載時,螺栓會發(fā)生明顯的塑性變形,繼續(xù)加載,螺栓達到抗拉承載力極限,如圖7所示。試驗后敲碎混凝土,可觀察到90°L型地腳螺栓的彎頭在試驗中明顯被拉變形,如圖8所示。
圖7 地腳螺栓拉斷破壞
圖8 90°L型地腳螺栓彎頭變形對比
試驗得到的光圓地腳螺栓、90°L型和180°J型地腳螺栓的荷載-位移曲線如圖9~11所示。錨栓上拔位移隨著荷載增大逐漸增大;當荷載達到最大承載力時,荷載減小而地腳螺栓位移繼續(xù)增大直至構件失效破壞,這是由于當混凝土發(fā)生粘結破壞或崩裂時,混凝土的強度急劇減小并迅速在外部荷載下發(fā)生破壞。相同錨固型式的地腳螺栓錨固長度越大,最大承載力越大。
圖9 光圓地腳螺栓荷載-位移曲線
圖10 90°L型地腳螺栓荷載-位移曲線
圖11 180°J型地腳螺栓荷載-位移曲線
試驗得到地腳螺栓不同錨固長度部位的荷載-應變分布及發(fā)展如圖12~14所示。由于混凝土與螺桿間的粘結作用,地腳螺栓在上拔荷載下螺栓桿表面應變分布不均勻,在混凝土表面處錨栓應變最大,發(fā)展較快;隨錨固深度增加,應變逐漸減小,發(fā)展變慢。上拔荷載較小時,錨栓荷載-應變呈線性關系,錨栓處于彈性工作狀態(tài);隨著外荷載增加,荷載-應變呈現(xiàn)非線性特征。錨固長度ld=10d,15d的90°L型和180°J型地腳螺栓在與混凝土表面接觸處螺栓均已受拉屈服。
圖12 光圓地腳螺栓應力-應變曲線
圖13 90°L型地腳螺栓應力-應變曲線
圖14 180°J型地腳螺栓應力-應變曲線
根據(jù)試驗情況及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表2給出了不同錨固型式和錨固長度的地腳螺栓抗拔承載力試驗現(xiàn)象、最大承載力平均值、最大拔出位移及破壞形式等試驗結果。
表2 地腳螺栓試驗結果
注:1.表中帶“*”為按ACI 318-14美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的計算值;
2.表中偏差為(試驗破壞荷載Tu0-計算破壞荷載Tu)/試驗破壞荷載Tu0
根據(jù)文獻[6,7]和ACI 318-14美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單個地腳螺栓的抗拔承載力可以按三種破壞模式來計算:
地腳螺栓達到抗拉承載力極限、螺桿拉斷:
Tu1=fyAe
(1)
式中:Ae為錨栓的有效抗拉面積;fy為錨栓的屈服強度。
基礎混凝土與螺桿的粘結破壞:
Tu2=πl(wèi)ddft
(2)
式中:d為螺桿直徑;ld為錨固長度;ft為混凝土抗拉強度。
圓錐形混凝土達到抗拉承載力極限時,童根樹[6]給出了如下建議:拉應力沿混凝土破壞錐體面的分布是變化的,在埋設的最低端最大,在混凝土表面為0,取破壞面上混凝土平均抗拉應力的2/3,并視整個破壞面應力相同(這個假設得到試驗證實)。采用的是水平投影面進行計算:
Tu3=0.66ftπ(ld+d0/2)ld
(3)
式中:d0為錨栓釘頭的直徑。
ACI 318-14美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則對混凝土拉裂破壞承載力計算做出了如下規(guī)定:
(4)
結合表2進行綜合分析:
光圓型地腳螺栓的錨固試驗承載力與按式(2)計算的理論承載力的比值隨著錨固長度增大而不斷減小,這是因為光圓型地腳螺栓的試驗承載力隨錨固長度增大而增大,但錨固長度越大增速越緩。而理論計算承載力隨錨固長度增大呈線性增長,與試驗值的差距隨錨固長度增大而不斷減小。因此建議在錨固長度較大時,對光圓型地腳螺栓的理論計算值予以一定折減,以保證一定的安全冗余度。
不同錨固長度的90°L型和180°J型地腳螺栓的試驗承載力與按式(3)計算的理論值進行對比,當錨固長度為180 mm時,基礎混凝土發(fā)生了圓錐形混凝土拉裂破壞,與按式(4)美國ACI 318-14計算的混凝土拉裂破壞承載力基本相同,試驗承載力值約為理論計算值的2倍。這是因為當發(fā)生混凝土崩裂破壞時,螺栓與混凝土間已發(fā)生粘結破壞,而現(xiàn)有計算規(guī)范忽視了螺栓與混凝土間的粘結破壞承載力,因此顯得過于保守,需要對地腳螺栓抗混凝土崩裂承載力的計算方法作進一步的優(yōu)化。
當90°L型和180°J型地腳螺栓錨固長度為360 mm時,按式(3)計算的混凝土拉裂破壞承載力和由式(1)計算的地腳螺栓抗拉屈服承載力較為接近,理論上此時地腳螺栓應該發(fā)生螺桿屈服破壞,荷載繼續(xù)增加,會發(fā)生圓錐形混凝土拉裂破壞。但由于澆筑的商品混凝土實測標準抗壓強度比設計標號要高,因此最終構件發(fā)生了螺栓拉斷破壞。試驗承載力也比理論計算值要大。
當90°L型和180°J型地腳螺栓錨固長度為540 mm時,按式(3)計算的混凝土拉裂破壞承載力比由式(1)計算的地腳螺栓抗拉承載力大,因此構件發(fā)生了螺栓拉斷破壞。由于螺桿鋼材的強度分項系數(shù),試驗承載力要比理論承載力大一些。
基于上述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幾條結論:
(1) 錨固長度相同時,不同機械錨固型式的地腳螺栓抗拔承載力差異不大,但采取機械錨固措施的90°L型及180°J型地腳螺栓的試驗承載力約為光圓型地腳螺栓的4~6倍,且機械錨固貢獻率隨其錨固長度的增加而減小。
(2)地腳螺栓的機械錨固型式相同時,錨固長度越小,地腳螺栓越易發(fā)生混凝土錐形破壞,抗拔承載力主要由混凝土抗崩裂承載力控制;錨固長度越大,地腳螺栓的混凝土抗崩裂承載力越大,但隨著錨固長度增大,抗拔承載力由主要受混凝土抗崩裂承載力控制變?yōu)槭苈輻U的抗拉承載力控制。此時,地腳螺栓的抗拔承載力基本不變。
(3)當錨固長度較大時,90°L型地腳螺栓錨頭受拉時容易發(fā)生變形,因此為保證工程安全需對承載力計算值予以一定折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