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芝
【關鍵詞】閱讀抓中心觀全文猜詞義領文意素養(yǎng)
閱讀能力是英語六會能力(聽、說、看、讀、寫、翻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不夠發(fā)達地區(qū)的實際教學中,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考試前的突擊性訓練,許多教師選用各種類型的材料,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學生苦不堪言。
《新課程標準》的原則就是,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防止“一切為了考試”這種思想的出現(xiàn),要杜絕出現(xiàn)為了考試教學、不屬于考試范疇的內容不進行教學等現(xiàn)象,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讓題海戰(zhàn)術影響到正常的課堂教學。
北師大王薔教授在《中小學階段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中進一步提到,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英語學習的重中之重,教師必須明白:只有將學生的知識學習與技能發(fā)展和教學主題、語篇進行完美的融合,才能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英語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時形成英語語境的專項思維,才能高效的引領學生掌握學習英語的技巧,從而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質量。王薔教授還指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含四個方面:第一為語言能力,第二為文化品格,第三為思維品質,第四項是學習能力。
那么閱讀如何教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我采用了六步閱讀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一、 情景搭橋梁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激情和動力,明確學習任務,引發(fā)學生閱讀欲望,為閱讀搭橋梁。九年級Unit2 閱讀文本《The Spirit of Christmas》,學生觀看圣誕節(jié)視頻回答問題,并圍繞圣誕節(jié)進行簡單自由談話,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了解故事的文化背景。
二、 兩頭抓中心
一篇文章通常是首段提出中心論點,開門見山,引人人勝。尾段常常含有總結性的內容,畫龍點睛,深化主題。其次,各個段落的首句或者尾句通常是該段的主題句。閱讀文章的首位兩段我們基本解了:文章談論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態(tài)度是什么?從而快速準確地把握文章或自然段的大意?!?012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級Unit2 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B 《The Spirit of Christmas》的首段的中心句是:“The true meaning of Christmas: the importance of sharing and giving love and joy to people around us. 而本篇尾段的中心句則是:“He now treats everyone with kindness and warmth, spreading love and joy everywhere he goes.”
在課堂上學生自主閱讀,探究文章中心是什么,形成自主的探究意識,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探究學習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意見,如有某個同學不同意見時,一定要回答其他同學“Why?”問題,也就是要說明自己的理由來。這樣引導學生質疑,他們參與了課堂閱讀教學的活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充分地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 在這個活動中,小組內的學生觀點不一定完全一樣,他們可定很想知道誰是誰非,這時老師不急著“當法官”,而是要“放長線釣大魚”,吊著學生的胃口,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習。
三、 問題觀全文
課本中,閱讀材料后一般附有回答問題這個內容,這些問題就是文章的基本內容,閱讀時,可以先對問題進行大體瀏覽,做到心中有問題,可以先不對文章內容進行整體理解,但可以根據文章的既有順序,帶著文末的問題,跳躍式、前進式地對問題進行相關語句的搜尋,同時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整體的閱讀理解。如:《The Spirit of Christmas》2d. Answer the questions.
①.Why does Scrooge hate Christmas?
②.Does Scrooge have a lot of friends? Why or why not?另外還有③④⑤⑥等六個問題。這六個問題其實就基本概述了文章《The Spirit of Christmas》的基本內容。課堂上學生需按照自己閱讀文章兩頭(首尾段)所抓的中心,并帶著這些問題自主尋讀策略(scan)來閱讀短文,回答這些問題,把握文章整體內容。然后小組進行交流,看一看各自的意見是否一致,而且弄清楚理由。同時回頭檢查、校對各自所抓的中心是否正確。老師利用課堂生成資源及時引導,并給予合理評價。這樣提升學生注意力的聚焦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等。
四、 語境猜詞義
語境,顧名思義,指的就是言語環(huán)境。總體來說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語言因素,另一方面則是非語言因素。具體來講,語境因素涵蓋了多方面內容,比如文章上下文、文章事件中涉及到的時間、文章事件發(fā)生的空間、當時的具體情景、出現(xiàn)的對象,以及話語前提等。語境猜詞意即利用語境來推測生詞含義的方法。閱讀時往往會遇到影響對文章理解而不認識的關鍵詞(key words),學生根據文章的邏輯、背景及語言結構等語境的綜合理解,順藤摸瓜猜測或推斷出關鍵詞的含義。以此訓練學生邏輯思維,提高學生的應用英語能力。如《The Spirit of Christmas》第二自然段的第三句“He is mean and only thinks about himself.”中的“mean”學生前面學過的意思是“意義、意思”,在此句理解為“意義、意思”就行不通,但是學生可以根據上下文的邏輯、背景推出該詞的意義為“吝嗇”。
五、細讀領文意
學生掌握了文章的整體內容的前提下,進一步的深入細致的閱讀,即細讀也就是精讀(Close-reading)。閱讀的目的超越了閱讀的本質,著重于文章的內涵,仔細推敲和揣摩文中的關鍵句和段落,精確理解短文寓意。 學生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抓住關鍵詞組和關鍵或精美句子,弄清楚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層理解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學生的運用語言的能力、文化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進一步得到了提高。
六、實踐出能力
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運用這些關鍵詞句或精美句子,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文章內容、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改寫成短文或小故事、模仿寫作等,而后學生進行互相點評,老師適時加以指導和評價。
六步環(huán)環(huán)緊扣,進行了一系列整合性的學習活動,主要包括主題設立、閱讀語篇訓練、相關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強化、英語語言技巧的掌握,以及對學習策略的提升等,使學生核心素養(yǎng)得培養(yǎng)得以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桑海英.基于學習者差異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例分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6(6):80-82.
[2]王巖茹.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研究[J].才智,2015,(16):208.
(作者單位:湘西州永順縣溪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