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霞
摘 要:在依法治國觀念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低位不斷彰顯,通過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道德意識和法律素質(zhì),從而多種文化理念不斷充斥的今天,提升學生的社會價值判斷能力。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影響,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還處于自流或者半自流形態(tài),整體教學效率十分低下,為了能夠強化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塑造,加強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研究十分必要。
關(guān)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4-010-01
1.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低效原因
1.1教學目標不明確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主要教學目標就是通過對學生的思想法制理論教育,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思想觀,進而實現(xiàn)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加快高素質(zhì)人才培養(yǎng),這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大方向目標。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同的單元課程,又有不同的細化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教師只有依托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才能確保道德與法治教學高效輸出。然后在筆者調(diào)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下很多學校及教師并不明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含義,在教學中存在著嚴重教條化主義,由于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日漸消弭,課堂教學吸引力不斷衰退,這是導致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低效的重要原因。
1.2忽視學生主觀感受
在現(xiàn)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很多教師采用的都是一種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模式,并且課堂教學講述時間較長,不同概念的羅列就要花費教學三分之二的時間,這樣的教學使學生都感到不知所云,影響了教學效率提升。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成功關(guān)鍵主要依賴于教師有效的教學設計,若是教師設計操作失誤,就會嚴重影響教學成效,而大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忽視了學生的主觀體驗與感受,只是想當然的為學生做出假設,教學設計缺乏邏輯合理性,這使得很多學生感到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講解的知識,與自身的知識認識基礎發(fā)生沖突,知識枯燥單調(diào),從而對課程教學生出畏懼感。無法關(guān)注學生主體體驗與感受,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1.3考核缺乏嚴謹性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的最后一點原因就是考試考核過于簡單,并缺乏嚴禁性。在任何一門學科之中,教學考核都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教學考核,可以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同時也可以對教學有效性進行判斷。而初中道德與法治不同于其他理論學科,注重的是學生素質(zhì)能力提升,但是在現(xiàn)下的很多學校之中,在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考核時,只注重考核鑒定作用,但是卻忽視了診斷功能,考核中多以概念填寫等問答方式出現(xiàn),這樣的考核方式是無法對學生的素質(zhì)能力進行判斷,考核漸漸的流為形式,學生也喪失了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熱情,導致教學有效性不斷下降。
2.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2.1明確教學目標,打造高效課堂
在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的存在并不是孤設而立的,教學目標對于教學活動和教學效果都具有直接的影響,同時牽引著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因此在教師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必須要對教學目標不斷明確,才能保證教學有效性,從而打造高效課堂。此外教師要明確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之間的區(qū)別,理解教學任務是為服務教學目標衍生而出,教學任務的存在就是為了推動教學目標,如在學習《珍惜我們的受教育權(quán)》這節(jié)課程教學時,本節(jié)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教育權(quán)是憲法賦予每一位公民的權(quán)利,也是一項基本人權(quán),但是現(xiàn)下也有部分兒童學生被限制了這項權(quán)利,為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任務,如面對周圍輟學少年兒童,應如何幫助他們?通過這個教學任務思考,推動教學目標發(fā)展,從而讓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中有所收獲,進而逐步實現(xiàn)高效課堂打造。
2.2關(guān)注學生感受,提升教學效率
在新一輪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明確,有效的課堂教學構(gòu)建,是通過教師的正確指導,從而推動學生進步成長,因此課堂絕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更不是教師的獨角戲,只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以往單相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才能更好的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通過內(nèi)部知識結(jié)構(gòu)和外部環(huán)境構(gòu)造,建立屬于學生自身的知識體系,因此在未來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關(guān)注學生體驗感受,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保證。為此首先在教學中,教師要顧及學生的知識認知基礎,選擇與學生知識結(jié)構(gòu)相符的材料展開教學,學生才能在溫故知新的過程中,內(nèi)化知識掌握。其次是在教學中,要為學生留出更多開放教學空間,組織學生進行教學活動,或者讓學生自由討論,這樣的教學才更符合學生主觀體驗,有助于推動教學效率提升。
2.3規(guī)范教學考核,推動進步成長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學考核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渠道方法,通過教學考核,可以更好地挖掘?qū)W生的才能,從而讓學生在對比分析總結(jié)中,對自身有從新認識,并內(nèi)部成功體驗,激發(fā)學習動力。但是若是想要實現(xiàn)教學考核效果,就必須要改變以往有違認知規(guī)律的考核方式,嚴格規(guī)范教學考核。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兩個方面的建議,首先教師可以根據(jù)道德與法治教學特點展開考核,為學生制定一個考核檔案,將學生日常的思想變化情況進行記錄,從而作為考核依據(jù)。此外還可以采用臨場考核的方式,為學生布置一個考核場景,但是事先并不告知學生,看學生如何用自己學習到的道德與法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考核方式更加真實,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窺見學生思想進步成長。
總結(jié)
在素質(zhì)教育不斷深入過程中,道德與法治成為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一門重要學科,通過道德與法治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認識,推動學生健康成長,然而以往的道德與法治存在一定弊端,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彰顯出道德與法治教學價值,加強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研究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