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剛
摘 要 本文探討了新課程標準下中學班集體民主建設的問題,論述了樹立民主意識、開創(chuàng)民主風氣的重要性,闡明了班集體民主的內涵和原則,提出了建立班集體民主制度、規(guī)范民主行為、享受民主生活的途徑和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民主、創(chuàng)新的精神。
【關鍵詞】班集體;民主建設;內涵和原則
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民主的世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國際國內的競爭日趨激烈,建立公平、公正、民主的競爭機制勢在必行。
初中學生基礎知識不斷增加,社會經驗日益豐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開始初步形成,自我意識比較強烈,公德意識、責任意識并不強,法制意識、民主意識、開放意識比較薄弱。
教育工作者要正視現實,面向未來,順應歷史發(fā)展潮流,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推進班集體民主建設工作,用民主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管理學生、影響學生,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法制意識、民主意識,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成為富有民主思想、創(chuàng)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如何搞好班集體民主建設呢?結合我的教育教學實踐,我認為應該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 樹立民主意識,參與民主活動。
民主意識實質上也就是公民意識,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尊重不同的信仰思想和文化;尊重對手;尊重法律的尊嚴;尊重民意訴求;尊重公共道德;尊重個人隱私。
中學階段是學生走向成熟走向社會的重要時期。樹立民主觀念,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參與民主活動,開創(chuàng)民主風氣。教師要教育學生認識到自己既是學校一員,還是班集體的主人,我有我的尊嚴和人格,我是老師的學生,也是老師的朋友,我們人格平等,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創(chuàng)和諧自由的環(huán)境。有了民主的思想,就有了正確的先導。教育學生,樹立民主意識至關重要。
2 建立民主制度,遵循民主原則,規(guī)范民主行為。
民主精神的核心是平等和自由,而人的平等和自由必須通過法制來體現和保障。常言道: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個國家、一個組織、一個集體,都應該有一套良好的制度,并用它來約束成員有效開展工作。所以需要老師與學生共同建立班規(guī),在班規(guī)班約的制定和執(zhí)行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個人服從集體,少數服從多數,真正做到在民主基礎上集中,在集中指導下民主。
3 建立民主機構,落實民主職責,開展民主工作。
民主機構是公民根據民主制度參與民主生活、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的重要組織形式。有了切實可行的制度,還要有相應的成員去運作,才能體現出制度的價值。我們有這樣的經驗:在班集體設立了班主任,班委、、班紀委、團支部四位一體的管理體系,班集體大會享有最高權力,班紀委是其特設機構。班里以班長為中心分別設立小組長等分管各項事宜。班級所有管理者的職責和要求必須向全班同學公開,并接受全班特別是班紀委的監(jiān)督和批評。班集體管理系統中每一個職位的職責要具體明確,切忌混亂不清,相互推委。四位一體的管理體系促成了一個相互制約、相互督促、共同進步的和諧集體,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人人都是管理和建設班集體的主人。
4 民主選舉,公平競爭,增強民主熱情。
民主選舉具有“自下而上”和“公平投票”的性質。必須同時滿足這兩個性質,才能算是“民主選舉”。班集體選拔干部、推優(yōu)、選拔各種活動的代表等工作要引入競爭機制,民主選舉,做到公平公正,任人唯賢,體現民意。筆者歷屆所帶的班集體管理機構的班干部,實行定期換屆制度,同一職位最多連任兩屆,讓很多的學生走上了管理崗位,喚醒了主人翁意識,增強了信心,鍛煉了能力。要民主選拔班集體管理者,一定要與學生一道制定出民主選舉的條件、辦法、方式,讓被選拔者真正地來自群眾,取信于群眾,代表著群眾。這樣的班集體管理者,才有威信有力量管好班集體。選出一個新班子,班主任一定要及時地細致地作好指導工作,講清職責要求,指點處事原則、方法,要特別強調尊重同學,注重事實,講究原則,按班規(guī)班約施政,公平、公正地處理班內事情。
5 班務公開,民主監(jiān)督,享受民主生活。
班務公開是班集體民主管理、民主生活的一項重要形式。主要內容有:班集體奮斗目標、工作計劃和總結;班級人事安排、人員調整分配;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公布、實施;班級獎懲辦法及考核;考勤、休假、出勤率情況;評優(yōu)評先條件、程序和結果;班費管理、使用、收支情況。公開形式,或公告公示,或會議宣布等等。公開目標計劃,讓學生做事有方向有準備,循序漸進;公開獎懲,打擊邪氣,弘揚正氣;收支明細,讓學生學會理財,杜絕鋪張浪費;民主評議,讓學生學會自律,改正缺點,發(fā)揚優(yōu)點。班務公開,讓學生凡事心中有數。
6 教育教學民主自由,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教育民主,要求教育具有平等、自由、合作、能調動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積極性等特點。教師應該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去,以心換心,與學生談思想、談學習、談生活,做學生思想上的朋友。學生觸犯班規(guī),老師要注重事實,掂量輕重,分清緩急,教育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情理并用,讓學生心悅誠服。
總之,在新課改教育教學的背景下,教師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通過學習課改理論,參與課改培訓,充分理解課改精神,誠心接受,熱情投入,有效實施,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成為“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學生潛能的喚醒者,教育內容的研究者,教育藝術的探索者”。
作者單位
重慶市北碚區(qū)兼善中學 重慶市北碚區(qū) 4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