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高校教育事業(yè)也有了新的發(fā)展契機,對《稅費計算與申報》這門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擬探索《稅務計算與申報》新教學模式在高校中的應用,首先本文分析了《稅費計算與申報》課程教學模式及存在問題,然后以西安市某高校為例,重點探討該課程在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改革,以期能為高校提高教學效果提供一定幫助,也期望能通過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將會計知識與稅法知識融合在一起,能夠獨立處理好涉稅經濟業(yè)務,為社會培養(yǎng)更具備動手能力的人才。
關鍵詞:稅費計算與申報;教學;改革
一、引言
在西安市中,有很多高校都將會計專業(yè)作為學校的重點專業(yè)進行日常教學,本文擬選擇一所在教育部備案過的全日制公立高校作為研究對象,對《稅務計算與申報》新教學模式在該校的實際應用進行研究[1]。作為西安本地的高校之一,該校將當前的會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定為:以當地實際產業(yè)企業(yè)對財務會計專業(yè)人才的需求作為參考,以期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能適應當前社會實際需要,同時擁有足夠匹配工作需求的高素質及技能[2]。而當前的該校教師在進行《稅務計算與申報》課程教學時仍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已越來越不被學生接受,不被社會認可,因此,需要對新教學模式進行探索,確保其在高校教學過程中的有效作用[3]。
二、《稅費計算與申報》課程教學模式及存在問題
對本文選定的西安市某三本院校來說,其已經將《稅費計算與申報》這門課程定位會計專業(yè)學生所必須學習的課程,且其安排學生自大二第一學期開始學習,總共安排了84課時,可以給學生6個學分,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基本包括初級會計實務、財經法規(guī)、財務管理及審計等,其中,初級會計實務、財經法規(guī)為前置專業(yè)黑心課程,財務管理及審計為后置專業(yè)核心課程。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稅費計算與申報》這門課程在教學時,主要是以稅費類型作為教學基準,不同的稅種算作不同的章節(jié),進行分章分節(jié)教學,比如其會按照流轉稅、財產稅、關稅等分章列文為學生進行知識傳授,教師也一般會按照章節(jié)從頭到尾按部就班進行知識傳授[4][5]。
在實際教學時,該門課程的教學可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兩部分。在理論教學部分,目前大多數老師采用的仍然是固有的灌輸式教學,也就是教師在講臺上口授,學生坐在下方聽課,這種教學方式通常是整節(jié)課都非常沉悶,很少有教師會注重與學生的互動,而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興致也不高,經常出現教師在臺上激情澎湃、學生在臺下昏昏欲睡的情況;就算是在實踐操練課,大多數情況也是由教師出一些模擬實際情況的題,讓學生根據經濟業(yè)務模擬做題,通常也只是填寫幾張表就完事,這樣的實踐效果極其低下,其訓練學生實踐能力的作用基本沒有,學生對此的興趣也并不大,導致教學效率低下。這種教師做無用功、學生沒耐心聽課的惡心循環(huán)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十分巨大,因此,為改善學生對課程毫無興趣的現狀,對《稅費計算與申報》這門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勢不可擋。
三、《稅費計算與申報》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一)項目化教學模式改革
在項目化教學模式下,可將《稅費計算與申報》課程劃分為不同的子目,然后對每個子目進行二次細分,務必精細,讓學生都明白每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及學習內容,最終達到自己掌握課堂內容的目的,讓學生真的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具體來說,可將課程劃分為企業(yè)納稅流程、增值稅、消費稅、關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其他稅費等的計算與申報。
(二)“混合式”+“一體三融合”教學模式改革
所謂混合式教學,其實就是將原來的只注重課前教學的形式轉變?yōu)橐匀蝿镇寗訉W生自動學習的形式,讓學生主動去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學習的資源可由教師實現上傳至學校的教學平臺上,同時可以針對學生課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課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拓展,以便讓學生進行新一步思考。每一個任務中,讓 “做”這個動詞落到實處。利用電子信息技術特別是智能手機、稅務實訓平臺等搭建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將專業(yè)教育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將 “企業(yè)” 搬入 “教室”,真正做到 “體驗式”教學。從而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生真正學到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其動手操作能力及將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
“一體”是根據教學內容采集相關的真實案例,并將真實案例作為教學情景對學生進行教學,同時可通過情景實戰(zhàn)、項目仿真等形式來完成“教、學、做”。“三融合”是指將課程李勛學習與項目仿真相結合,將手工納稅申報實訓與網上納稅申報實訓融合,將校內仿真實訓與校外實崗操作相融合。這種教學模式層層推進、邏輯緊密,能將學校教學與實際工作情況融合,進一步體現課程的實踐性。
(三)“理實一體”教學模式教革
高職院?;径际菓嚱逃?,但如今社會的實際需求證明,這種分配比例并不合理,因為相比于理論體系,企業(yè)都更注重于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加倍對學生的實踐操作進行訓練。以增值稅的稅費計算與申報為例:可以采用引入稅務實訓網絡平臺讓學生進行仿真訓練,讓其扮演出納、稅務員、主管會計等角色進行實際操作演練,從而培養(yǎng)起動手能力,讓其在掌握知識的通能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發(fā)展。
(四)教學效果考核模式改革
考核的標準應以具體的課程為基準,以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單項目仿真實訓結果、集中綜合仿真實訓結果、期末知識成績作為考核指標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將“互聯網+全過程動態(tài)考核”的模式具體落實到實處,也就是使用課前、課中、課后的全方面考核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掌握,同時完成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通過實際調查可知,大多數學生都對這種考核模式十分滿意,這樣細化到每個細節(jié)中的教學、考核、實訓效果也十分好。
四、結論
通過本文研究可以發(fā)現,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培養(yǎng)為宗旨,以適應崗位為目標,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及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求,以真實的工作任務、項目為載體,以學習者為中心,按照高職教育“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要求,可以更好的進行《稅費計算與申報》課程教學,同時,學生對新教學模式的接受度也更高。
參考文獻:
[1]鄭君, 張崇友, 童蘭超,等. 基于《稅費計算與申報》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分析[J]. 納稅, 2018(12)
[2]楊俊. 論高校日語教學中研究性教學法的實際應用[J]. 讀書文摘, 2017(4)
[3]楊瓊. 新媒體下微課教學模式在海南高校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報業(yè), 2017(14):27-27
[4]章君. 高職”稅費計算與申報”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探析[J]. 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7, 32(2):55-60
[5]余雄. 稅費計算與申報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的探討[J]. 赤子(下旬), 2017(1)
作者簡介:賈倩,1997年生,166152002班,研究方向:會計電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