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教學很需要用源頭活水來滋潤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愉快的成長,對此我深有感觸。
關(guān)鍵詞:語文課;啟示;努力
文以載道,搞好教學工作最終的目的是教育好學生,有效地引導(dǎo)學生努力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是我們的專業(yè)職責所在。
學期初,我在給高二(5)班上第一節(jié)語文課時,因文理分科、重新分班,班上學生能相互認識的很少,我布置了“猜猜我是誰”這個題目,要求學生先在作文本上或?qū)懗鲎约旱膬?nèi)在個性,或?qū)懗鲎约旱男彰⒁獾鹊龋缓笤僭谡n堂上進行自我介紹,以便讓同學盡早認識你。
不一會兒,大部分學生完成了這個題目。在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自我介紹的過程中,首先是女生王瑋俐同學娓娓道來,她用“黑黑的短發(fā)”“甜甜的酒窩”“高雅的眼鏡”和“爽朗的笑聲”等短語描寫自己,介紹自己。她講出了自己的個性和氣質(zhì),我和學生們會意地笑了……
然后是一個男生這樣介紹自己:我們班上有很多“蔡”,我是其中一道“菜”,班長叫我mouse,說我機靈可愛又貪玩好吃;有的同學干脆稱我為“地地道道的家鄉(xiāng)菜”,我的名字是俗氣了一點,但很純真質(zhì)樸,它提醒我們不要忘記養(yǎng)育我們的家鄉(xiāng)……我和學生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接著,我對此進行了深情地點評:“蔡家香同學,你對自己姓名寓意進行誠摯介紹,讓我們想起了自己的家鄉(xiāng),也讓我們記住我們所共有的感情和愿望:無論何時何地,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家鄉(xiāng),謝謝你的……”我的話音未落,掌聲再次響起。
突然間,一個男生自然而然地唱起了《在他鄉(xiāng)》的歌曲:“我多想回到家鄉(xiāng),再回到她的身旁,讓她的溫柔善良,來撫慰我的心傷;那年你踏上暮色他鄉(xiāng),你以為那里有你的理想……”其歌聲十分本然而真摯,掌聲又一次的響起。
我的感覺是十分意外,同時又喜不自禁地走到他近旁,情真意切地贊美著:“郭齊賢同學,謝謝你的歌聲,此時此刻,我和同學們真的是進一步認識了你。讓我們和諧相處,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未來是屬于我們家鄉(xiāng)兒女們的,養(yǎng)育我們、牽掛我們的家鄉(xiāng)未來一定更美好!”掌聲第四次想起,同學們開心地笑了。
……
“老師,您能否為我們說一說您自己的個性特征或者姓名的寓意呢?”不知是哪位學生向我提出的這個請求,對此我確實深感意外,但是由于事先有所準備,所以底氣十足、抑揚頓挫地說道:“我沒有著名歌唱家劉歡的才氣、名氣,卻有著他那樣的身材體態(tài),請讓我用以下幾句聯(lián)想式、描述性的話來表達我的姓名寓意和內(nèi)心的期待:在春光明媚的大地上,一棵蔥郁的大樹,在深沉的期盼著,期盼著,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它會開出嬌艷的花朵,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闭坡暤谖宕雾懫?,同學們再次開心地笑了。
“同學們,今天對我們之間的大部分人來說是初步認識,從今往后,我們之間更需要相互溝通、了解和相互促進……”我的話剛結(jié)束,又有一位學生緊接我這個話題問道:“老師,我們同學之間需要相互溝通和了解,師生之間也需要相互溝通和了解,不少人認為師生之間有代溝的現(xiàn)象為數(shù)不少,特別是年齡比較大的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代溝就更寬更深了,你認為如何才能少一些代溝呢?”
我知道,這個問題對年齡比較大的老師來說,是特別需要正視的問題。這個時候,我不禁想起了裴多菲的一首愛情詩——《你愛的是春天》,我深情地說道:“老師和你們之間隔著整整一代人的時光,如果把生比作四季,同學們就是春天,而我卻是夏末初秋,我們之間隔著一個夏天。如果你向前一步,我退后一步,那我們就相遇在熱烈的夏天;如果你我都在原地不動,那么你我都在冬日寒冷的門邊……愿我們能夠加強了解,時常溝通,換位思考,這樣我們之間的代溝就會更少了!”掌聲第六次響起來,學生們又一次會心地笑了起來。
六次真摯熱烈的掌聲和會心會意的笑聲,猶言在耳;師生之間自然深入、披情入理的互動場景,歷歷在目。我深切地體會到了教育上的哲理效應(yīng):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文以載道的語文課應(yīng)該是心靈陶冶課,美好的開場課也需要對群體學生美好心靈的喚醒。
第一、教師情真意切地設(shè)計話題,是滋養(yǎng)學生心靈的基本前提。設(shè)置“猜猜我是誰”這個題目,就是考慮到教師對學生的情感要真摯,以及學生對自己也要有“用情極深”等方面的積極因素或者情感心弦。
第二、教師恰到好處地引導(dǎo)話題,是滋養(yǎng)學生心靈的藝術(shù)手段。溝通交流的基本前提完備了,師生互動情況如何,結(jié)果怎樣,取決于起主導(dǎo)作用的教師這一方。教師對學生光有真實真切的情感還不夠,還要有喚醒學生心靈的導(dǎo)演藝術(shù)。教師言傳重要,但其身教更重要、更有效。
第三、教師異彩紛呈的談?wù)撛掝},是滋養(yǎng)學生心靈的有效方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離不開情感語言的交流。出彩的情語是高層面溝通交流的重要保障。這就決定了教師需要有異彩紛呈的語言藝術(shù)。教師想要藝術(shù)高效地喚醒學生、引導(dǎo)學生,就要在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等方面努力積淀、自然發(fā)揮。
所以,教師必須終身學習,不斷積淀。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挖掘到喚醒學生、滋養(yǎng)學生的“源頭活水”。 一位合格的教師需要成為、也應(yīng)該努力成為滋養(yǎng)學生的那“一眼泉水”。
作者簡介:吳本榮,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