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花
摘要:作為學生進行學習的主陣地,課堂效率非常重要,其不僅是提升學生成績的根本途徑,同時也是最為有效的途徑。提升中學生課堂聽課效率,不僅有利于提高整體教學質量,而且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聽課效率 策略研究
作為教學主陣地,課堂效率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專心聽講,進而提高課堂質量,成為廣大中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智尚不成熟,自制力方面不足,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現象較為普遍。眾所周知,作為學生獲得知識、發(fā)展智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聽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倘若學生課堂上知識吸收效果不好,那么學生做作業(yè)就會感到吃力,久而久之,就會對學習產生厭煩抗拒心理;學生課堂上知識吸收效果好,那么作業(yè)做起來就會感覺很輕松,心情自然也愉悅,同時還能有富余時間學習其他功課,利于興趣愛好的進一步發(fā)展。所以,如何提高學生聽課效率就成了教師必須去研究的一個課題。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案例,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的策略:
由于種種原因,有相當多的學生根本不把讀書當回事,不把學習放在心上,不懂得知識的重要性,得過且過,這無疑對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產生了很多影響,因此教師必須正確對待學生,以學生為本,通過身邊人,身邊事,現身說法,切實對學生加強思想教育,使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正確地學習觀,樂學好學善學,不斷追求上進,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明確而清晰的目標是學生聽好課的前提。在每一堂課程開始前,教師要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狀態(tài),停止課間休息時的一切娛樂活動,趕快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明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是什么?要掌握的知識要點有哪些?例如,在進行《安塞腰鼓》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看到題目最想知道什么?有的同學說想知道安塞腰鼓是怎么打的?還有的說安塞腰鼓聲音好聽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很快進入了課堂主題,并告訴學生,安塞腰鼓的聲音,搏擊的力量正是我們本節(jié)課要掌握的內容。有了明確而清晰的學習目標,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了,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不同,素質則不同,教師的教學設計必須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以學生為中心,充分重視和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設計應將一些有趣的、使學生感到開心的、有挑戰(zhàn)性的內容,并巧妙的穿插到課堂教學中來,以更好的活躍課堂氣氛,進一步增進師生感情,提高聽課質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學“安塞腰鼓”片段:
師:安塞處于什么地方?后生們還要與什么搏擊?
師:黃土高原長年風沙肆虐,干旱無雨,只有生命力極其旺盛的植物才能生存,后生們還要與什么搏擊?看油畫《父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一個滄桑的老父親...想到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生:想到了黃土高原上的人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這片貧瘠的黃土地上搏擊著,用堅韌與頑強的毅力搏擊著
生:想到了他們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與苦難命運搏擊著。
師:生命如黃河之水綿綿不絕,黃土高原上的人們用鼓,用手中的鼓試著把痛苦敲碎,既然來到這世上,就不白活一回,你們看,他們哪里是在擊鼓?他們是分明是用生命的激情在書寫浪漫,揮灑自由,我們每一個人無法擺脫的是現實的痛苦,但我們永遠不能放棄對夢想和歡樂的不懈追求!同學們,只要我們心中有夢,舞臺就在腳下,只要生命不息,我們就不能停止搏擊。
這節(jié)課,我鼎力挖掘語文思想教育功能的內容,使學生對語文產生了濃厚興趣,課堂上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聽課質量大大提高。
還例如《竹影》這節(jié)課,我從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說說孩子們的活動找一找,劃一劃入手,全課圍繞文好玩兩個字展開教學活動,即簡潔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讓學生感知到身邊處處是語文,同時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進入到了學習活動中了,起到了很好的突出教學重點的效果。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生會學習,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教會學生聽課的方法。首先聽要入耳,聽而不聞相當于沒聽。在聽課的同時腦子也要動起來,邊想邊記憶,要抓住要點。為了考查和訓練學生“聽”的能力,可以組織如下練習:1.教師口述問題,學生聽抓住關鍵詞在頭腦中呈現出畫面來;2.教師口述重要的知識點,學生寫在筆記本上等。通過這類練習,不僅可以有效訓練學生集中注意力,養(yǎng)成邊聽邊想邊記的良好學習習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有意識記憶能力。
教會學生思考的方法。要使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條件激發(fā)學生思考。思考的方法需要學生自己獨立思考來領悟的,單憑認真聽“講”是無法實現的。只有使學生不斷地體嘗到思考的樂趣,才能逐漸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邊看課本邊整理所學知識的習慣,閱讀時勾畫圈點。每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后,引導學生自己復習課本,將一些語文常識、答題技巧整理在筆記本上,還可以讓學生做一張本單元的語文手抄報。每隔一段時間,在學生中組織優(yōu)秀手抄報和筆記評選活動,并組織傳閱進行評議,以調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
四、吃透學生,做學生精神的引領人
孫武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教師要心系學生,日常注意觀察,要及時了解把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等,及時反思分析多問自己并采取相關措施。這樣,學生就會感受到教師的的溫暖和關愛,對學習就不在感到害怕,而是充滿信心去學,去戰(zhàn)勝學習中的困難,如是下去,課堂上師生間的互動一定很積極,氣氛一定很活躍,聽課質量一定會更好?!?情緒是思維的催化劑”,學生心情好心理上會產生滿足感、求知欲、愉悅感,潛力會得到充分釋放,能力會得到更大的發(fā)揮,同時,教師也會在好心情中開闊教學思路,靈活駕馭課堂,使教與學雙向優(yōu)化,進入一種最佳交互狀態(tài),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教師教得輕松自如,效果滿意,學生如魚得水,津津有味,師生滿意,產生共鳴。
課堂教學就像播種一樣,學生聽課質量提高了,播下的種子發(fā)芽率才會提高,發(fā)芽率提高了,在收獲的時候才能是豐產的。只有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發(fā)芽率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才會令人滿意。
(作者單位:陜西省安康市旬陽縣雙河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