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釗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實驗初級中學,江蘇揚州 225200)
探究式教學,顧名思義,是一種以探索與研究為主的教學模式,與飽受詬病的“填鴨式”教學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物理這門學科本身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學科,在物理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能夠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索精神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1]。而探究式教學的應用還需要從策略、實施方案與教學目標這幾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才可以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
傳統(tǒng)的備課過程一般是由教師自己完成,與學生無太大的關系,但是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本身,所以備課過程應當由教師與學生一起來完成。教師可以進行模塊化的備課,然后深入淺出地帶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例如,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講授教學內容的背景,接著根據(jù)背景提出一些吸引學生的問題;其次,在圍繞背景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預估與猜測;再次,讓學生以實驗的方式驗證自己的猜想;最后,以交流論證的方式探討出一個較為明確的結果。而教師的任務則是在這個過程中指導并幫助學生找出關鍵性問題。整個過程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這一基本理念,以導師的身份,既要全程參與其中,又要淡化自己的存在感,不能代替學生思考,這是探究式教學的關鍵所在。
初中生的思維十分活躍,教師應當在這個過程中加以適當?shù)囊龑?,深入挖掘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不過,初中學生也極易受到挫折的影響,所以,教師必須把握好自己手中的“方向盤”,在適當?shù)臅r機給予學生幫助,讓學生更好地調整好學習的狀態(tài),從而提高學生對抗逆境的能力。同時,教師也應引導學生以平和的心態(tài)看待成功,從而引導其以更好的狀態(tài)進行下一階段的研究。
探究式教學的關鍵就是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找到解決方案并收獲一些非常實用的知識,因此,探究式教學的核心思路是要有一個可以作為探究目標的存在,即探究的問題。而學生在初中階段的思維方式與小學時期并沒有本質的差異,都是處于一個逐漸由具象化思維朝抽象化思維過渡的階段。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依舊習慣依賴于教材,很少脫離教材來進行單純理論上的教學探究,而且當前國內的教學環(huán)境也不允許初中教師采用脫離教材的教學方式。作為探究式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盡量朝著教材靠攏,根據(jù)教材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與邏輯性的問題,并以此來為學生提供一個探究的主體與方向,從而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思維[2]。
以教學《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電動機》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先拿一個電動機的小模型為學生演示電動機的實際使用效果,并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個效果,然后引導學生思考電動機的原理。學生通過觀察電動機模型的工作狀況,會提出一些問題,如“電動機的旋轉方向一定是固定的嗎?怎樣改變電動機的旋轉方向呢?”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探究,并依據(jù)奧斯特對電磁現(xiàn)象的研究結果,說明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之間存在著關系,而磁場方向又決定了電動機的受力方向,所以最終電動機的旋轉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接著教師便帶領學生嘗試將電流方向改變,之后觀察電動機的旋轉方向。通過仔細觀察,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電動機的旋轉方向確實發(fā)生了改變,這樣學生便完成了與教材緊密相連的探究實驗。
學生應是探究式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則是帶領學生進行科學、合理探究的引導者,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不斷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與物理有關的各種現(xiàn)象,并以此作為情境來提出值得學生探究的問題[3]。例如,為什么在雨后的天空中會出現(xiàn)彩虹?為什么筷子放到水中會“變彎”?為什么水管在冬天會被“凍裂”?同時,教師應當利用各種巧妙的手法,將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物理現(xiàn)象引入課堂教學中,為學生設立不同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更好地根據(jù)這些情境來進行問題探究,使學生的探究過程更加具有生活氣息。
盡管探究式教學的策略十分簡單直接,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還是有許多細節(jié)需要注意。只要把握好這些細節(jié),將探究式教學完美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之中是完全可行的。
文章開始已經(jīng)說明,讓學生在探究之中獲得知識才是探究式教學的目標。而探究不應當僅僅停留在了解物理學知識的層面,而是應當升華到實際應用的層面上。所以,教師應當重視探究過程,要合理分配引入探究問題和讓學生進行實際探究的時間,不應當以“代為操作”的方式來剝奪學生探究的權利。而且教師應當對探究的過程進行嚴格把控,不能做表面功夫,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探究教學的目的。
教師不應該與學生一起拘泥于探究的形式之中,而是應當遵循“不拘一格”的要求。教師應當認識到探究方法的重要性,盡量完善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的過程,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啟發(fā)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與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地熱愛探究式的物理學習。
課堂導入的過程是體現(xiàn)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關鍵所在,如果一堂課的課堂導入不成功,學生整堂課的學習效果就會受到一定影響。所以,教師必須在課前進行充分的設計,考慮好課堂教學的細節(jié),抓住教學中的重難點。
探究式教學是對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情況的最佳考量,教師不應該將自己與學生分隔開,更不能以完成教學為目的來與學生開展課堂互動,而是應當更加真誠地對待學生,盡量將探究活動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更加符合探究教學的需要。這樣才能使探究效果最大化,才能使探究式教學成為師生之間共同努力完成的寶貴經(jīng)歷,這對學生今后的物理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初中物理課程承載著啟發(fā)性與教學性的雙重功能,初中更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與物理素養(yǎng)的關鍵教學時期,所以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應當以此為教學主旨,大膽地引入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在啟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教學體驗,同時收獲到不止于物理知識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