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旭萍
前些天,偶遇畢業(yè)多年的幼兒的家長。人群中她一眼就認出了我,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季老師,還記得我嗎?我們一家人到現(xiàn)在還念叨你呢!悠悠已上高二啦,性格活潑,學習上進,在學校各方面表現(xiàn)都比較突出,這些都與你當年的教育和影響分不開呀!悠悠太幸運了,你就是我女兒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人哦!”呵呵,家長言辭真切,有些滔滔不絕……
那一刻,為孩子成長欣慰、感動之余,這孩子從他園轉入我班的情景又一次浮現(xiàn)在眼前。當年據(jù)家長介紹,悠悠入托初期分離焦慮嚴重,整日又哭又鬧。而年輕的托班教師因缺乏耐心,教育方式簡單,致使原本內向的悠悠更加膽怯,甚至對入園產生極度恐懼。為此,我積極對癥分析原因,努力爭取家庭配合。一是從生活關心入手,教孩子從點滴做起,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二是陪伴孩子一起玩耍,讓其體驗游戲的趣味和快樂;三是注重與孩子的情感溝通,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適時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就這樣,我最終贏得了悠悠的信任和喜愛。那時,悠悠離園前最喜歡的就是和我拉鉤鉤,“別忘了我們的約定哦”(老師會在幼兒園等著你)也成了我們之間不變的承諾。實踐證明: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悠悠不僅很快融入新的集體,開始了愉快的生活,小伙伴們也都很喜歡她。
這位家長的最后一句話也讓我想起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重要他人”,其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Harry Stack Sullivan于1953年提出的,主要是指在個體社會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的具體人物?!爸匾恕敝灾匾?,是因為他們在我們的生存、健康、學習、事業(yè)、感情、價值觀等方面或不同成長階段起到了重大的影響作用。
在我的成長歷程中,一次偶然的機緣也讓我有幸結識生命中的“重要他人”。那是在20多年前參加普師面試結束后,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師見我和同學聊得熱乎,或許是出于職業(yè)的本能,他親切地建議我:“小姑娘,你性格外向,能說會道,為何不報考幼師呢!”就這么簡單的一句話,仿佛就像一只無形的手,在我面臨人生選擇的關鍵時刻,為我指明了方向,甚至改變了我的命運。直至現(xiàn)在,我還不知道他是誰,只有在心底默默感恩和為他祝福。感謝他讓我與幼教結緣,而這一干就是27年,盡情享受著職業(yè)帶來的滿足和幸?!?/p>
如何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個人認為,關鍵在于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遵循兒童心靈成長的規(guī)律,學會用我們的愛心、包容、鼓勵和信賴,去影響兒童的生命軌跡。在我園組織的教育沙龍活動現(xiàn)場,老師們就這一問題進行了積極探討。年輕的文老師認為,要學會蹲下來用孩子的眼光去觀察世界,學會讀懂孩子,努力走進他們的世界,發(fā)現(xiàn)著孩子的發(fā)現(xiàn),快樂著孩子的快樂;富有經驗和親和力的徐老師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學會理智處理孩子間的矛盾,要寬容孩子的過失,耐心等待孩子的進步;剛剛為人母不久的王老師也認為,要關心孩子的生活,讓他們時刻感受到家的溫暖,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有什么話都愿意向老師傾訴。尤其是面對特殊家庭的孩子,教師的關愛和幫助尤為重要!整場活動中老師們暢所欲言,都愿意將感性的母愛和理性的師愛融為一體,努力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給予滿滿的正能量。正猶如一縷縷溫暖的陽光,照耀著一顆顆幼小的心靈……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他人的影響。作家畢淑敏老師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就是她的一位老師。這位老師偶然的一句“你唱歌真難聽”卻影響了她的一生,從那以后,她都不曾在他人面前開口唱歌。其實,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以一種近乎魔法的力量,種植于孩子幼小的心靈,生根、發(fā)芽……“教師一句話,影響人一生”,“重要他人”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或許等到孩子長大成人,回顧他們的生命歷程,孩提時代的啟蒙老師也能成為他們生命中留下美好印記的“重要他人”,而不僅僅是家長的記憶和感恩。
做孩子成長需要的“重要他人”,這或許就是教師的最高責任和崇高使命。
親愛的老師,你想成為或正在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嗎?愿共勉于心、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