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娟
摘 要:在高中語文課的學習中會牽涉到很多的文言文,文言文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教學和學習,不僅關系到思想的傳承,也關系到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從目前的高中文言文的教學來看,很多的教師采取的仍然是格式化的填鴨式教學,沒有實現教學的有效性,學生也不能做到活學活用。要想實現文言文的有效教學就必須革新教學思想,轉變教學方法,不斷探究文言文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語文教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文言文在高中語文教材的比重越來越大,其目的是讓學生認識我國光輝燦爛的文化傳統(tǒng),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認識古代生活之多姿、欣賞古代文學之精美,積累沉淀古文化知識,強化人文主義教育,提高文化品位。同時文言文在高考中的比重也很大,這就從側面告訴我們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性。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對于文言文教學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參考指正。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文言文能力的前提
眾所周知,學生是課堂教育的主力軍,是課堂的主體,我們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的研究,進行因材施教是教學必須遵循的原則。葉圣陶也曾說:"教師所務,惟在啟發(fā)誘導。"這就是說教師應當誘導學生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覺的去想,去研究,去開拓,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求我們教師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在每節(jié)課里,我通過故事導入、實物演示、討論引入的方法。在初中文言文中,有些課文,故事性很強,對這類文言文的教學,可采用故事導入法。故事本身富有情節(jié),趣味盎然,學生聽老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學習興趣自然倍增,同時,學生也可以借助聽來的故事,加深對文言文字詞和內容的理解。這種方法可以降低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難度,增強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其自學能力會大大提高。在課堂中,根據文言文的內容,我還通過實物演示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教師通過展示、演示實物,來導入與之相關的文言文教學。這種方法的最大優(yōu)點,就在于它可以增強文言文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而準確地理解并掌握文言字詞及內容。與此同時,我還組織同學課前翻閱古代漢語詞典,然后進行討論,進入課題。通過以上的方法,通過形象的導入,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得同學主動愛學。
二、轉變教師角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而文言文教學的無序低效一直為人所詬病。因此,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的質量,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轉變教師角色,新課改的背景下需要綜合型教師。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了“綜合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言與其他課程及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fā)展。因此,作為語文老師,不但要精通本學科領域的相關知識,而且也要拓寬知識領域,廣泛涉獵歷史、地理、政治及相關學科的知識,從而更好把握文言文的歷史背景等,提高自身素養(yǎng),樹立語文教育新理念。其次,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方法多是采用教師使勁教,學生死勁背的這種模式,往往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是主角,把知識不斷地向學生灌輸,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疲于聽講,忙于筆記,自主學習性差。因此,也要轉變角色,由授課者轉為引導者,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加強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參與教學中來,用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好的效果。通過在文言文教學中以讀帶悟,以悟促讀,加強學生與教師的互動,通過“讀”與“悟”,使學生能夠充分體會語法和修辭的含義,不斷豐富和積累文言文知識,增強文言文語感,提高文言文朗讀水平。最后,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在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教學具有聲情并茂、形象直觀的特點,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通過多媒體設備帶來的視覺和聽覺的享受,教師能夠給學生提供直觀的語言和生動的情景,讓學生們產生身臨奇境的感覺,同時教師也要不斷引導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與情感,把學生引入到文言文的意境中去,充分去想象和感悟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情感渲染等。
三、學會賞析文章,做到正確誦讀
對于文言文的教學,語文教師必須傳授給學生文言文正確的朗誦方法和技巧,讓他們感受到語言的藝術美和朗誦文言文的心情美,產生愛上文言文朗誦的情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正確的學會朗誦是高中生學習文言文的關鍵。要加強誦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必須要求學生學會朗讀方法及注意的事項,如:字正腔圓、停頓有張、語速適中等,,必要時可適當加入體態(tài)動作,搖頭晃腦等。不少高中生,對文言文的認識有很多的誤區(qū),有的同學認為,只要認得文言文中的字,就能很好的進行朗讀,其實這是錯誤的。對于文言文的閱讀,必須建立在理解其意義的基礎上,對其中描繪的是件和人物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樣才能有感情的進行誦讀了。讀文言文,有滋有味,就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自然會提高他們對文言文的熱愛。其實,通過誦讀和背誦文言文,可以學到其中的構思立意、布局謀篇、語言修辭等方面的要義,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學生誦讀的文言文多了,對文言的語言感知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文言文的閱讀水平也就會越來越高這樣越來越有信心,自然就有利于文言文的教學了。
四、注重積累歸納,提高文言文積累能力
對于文言文的學習來說,平時的積累歸納是十分重要的。在每堂文言文的教學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言文中相關的詞語、詞法、句法及時進行歸納整理。歸納整理可以側重于特殊句式、常見的文言文詞法、名言名句等,并采用多種識記方法進行掌握。但應該注意的是,積累歸納應該是在記憶、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不能只是單純的死記硬背和知識疊加,而是通過把握文章的具體內容之間的聯系,才能進行有效積累。
總之,作為語文教學重要一部分的文言文教學,無論是在教法上還是在學法上,都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還需要一起探索、研究,拓展語文教學空間,實施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鄧愛麗.現行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選文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8.
[2] 劉甦夢.從文言文教學看高中語文讀本的功用[D].河北師范大學,2006.
[3] 陸薇薇.高中語文文言文教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