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萍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傳統(tǒng)教學模式滯后于教學現(xiàn)狀。故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教育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生活即是教育,同樣,教育即是生活。生活尤其是與學生成長成才息息相關(guān)的生活情境不應該被拋離在教育實踐之外,而應該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增強教學的體驗感、代入感和獲得感,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深入探討教育改革改下初中語文教育方法的生活化探究。筆者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實例,大膽的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踐行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的創(chuàng)新。使得課堂效果得到輕松和高效的授課效果。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生活化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3-0038-02
一、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探究的意義
在教育方式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今天,現(xiàn)在需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諸多弊端做出修改,讓學生更加的易學易懂。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探究課題已然成為時下初中教育界研究的熱點之一。近些年,已經(jīng)有部分初中的開展了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研究成果交流會,并在專業(yè)的教學網(wǎng)站上也刊登了很多關(guān)于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研究的文章,由此可見,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探究策略已經(jīng)在全國引起了重視并開展了研究性學習。所以教師應當深入了解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使教材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相融合,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再加上語文教學生活化的趣味性,教師可以更加有效的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為全面的學習初中語文。
二、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探究的問題
我們組織全體教師班子成員深入開展進入課堂,認真檢查影響制約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問題和原因,采取對癥下藥策略。經(jīng)過認真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以一個中心為原則獨自霸占講堂,使學生缺少自主發(fā)言的途徑,學生極大地缺少主觀能動性,教師的授課與學生的生活嚴重脫節(jié)。培養(yǎng)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對于教師隊伍是個新的挑戰(zhàn)。目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還是個新的課題,但其思想的建設和發(fā)展是明顯和高速的。對于一些已經(jīng)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教師也存在很多問題,這些教師認為教學就要緊密連接課本內(nèi)容,對教學的方式采取生搬硬套教材的模式,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也只是片面的學習課本上的內(nèi)容,從而無法全面的理解。還有的教師在采用生活化教學時,并沒有真正的創(chuàng)新教學,而是采取換湯不換藥的策略。只有教師提升了自我的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才能真正做到為學生服務,使學生有一個高效的上課模式。
三、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教育方式
1.教師引導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
教師的授課方式對每個學生今后的學習狀態(tài)都至關(guān)重要,通過學生在生活中的例子引導,教師可以使學生增加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生活化授課方式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時,文章中對濟南周圍環(huán)境的描寫和濟南氣候的描寫,那一幅幅的美麗的畫面向?qū)W生呈現(xiàn)出濟南冬天的魅力。教師在文章中對濟南冬天的描寫可以引導到我們生活城市的冬天,我們生活的城市冬天和濟南有什么不同,是不是也有小山把我們圍個圈,也有皚皚的白雪美不勝收,教師通過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濟南充滿好奇,從而更加深刻的學習《濟南的冬天》這門課程。
2.初中語文教師采用影視電影授課方式。
教師在引導學生使用影視電影時會出現(xiàn)很多方面的問題,比如學生不知道適不適應授課方式,但又對影視電影的應用充滿好奇,這時候就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學生,正確的使用多媒體學習。
例如在學習《木蘭詩》文章時,文章中花木蘭收到了軍中的名冊,要求花木蘭父親參軍,但父親年事已高,花木蘭又無兄長,只好代父從軍?;咎m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值得我們所學習。教師通過耳熟能詳《花木蘭》動畫影視,來引導學生學習《花木蘭》。很多學生在學習《木蘭詩》前已經(jīng)看過很多遍《花木蘭》動畫片了,如果教師通過動畫為切入點會更為有利的輔助學生學習。
3.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僅需要專業(yè)的授課知識,同時還要好的學習環(huán)境。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會都是不相同的,教師可以舉辦一些交流會,讓大家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同學。
例如在學習《紀念白求恩》文章時,文章中描寫白求恩先生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是個加拿大的共產(chǎn)黨黨員,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救死扶傷,最后以身殉職,教育我們要有奉獻精神,做個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讀后感悟,與大家分享。教師可以從生活中的一些好人好事來加強學生對白求恩先生無私奉獻精神的敬畏之情。從生活中的故事引入到課本中。
在我國未來的教育發(fā)展中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對于教師隊伍是個新的挑戰(zhàn),但同時也是個自我提升和學習的重要過程。筆者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探討不斷深入,我國教育的發(fā)展會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劉洪周.回歸生活學語文——新課標語境下語文生活化的實踐和思考[J].科技信息.2014(11)
[2]武春玲.讓語文融入生活——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模式探析[J].語文天地.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