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利
主要論著:在《中國電化教育》《電化教育研究》等權威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122篇。代表著作有專著《教育技術學基本理論》等2部,主編《慕課: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時代的學習革命》《愿景與決策:教育信息化戰(zhàn)略研究》等5部,譯著《世界是開放的:網(wǎng)絡技術如何變革教育》等十幾部。
科研項目:主持、參與省部級以上和國際合作項目15項以上,主要包括雪城大學職前教師技術—教學法—內容知識研究(TPACK,2012—2014)、中國歐盟甘肅基礎教育項目(EU-China GBEP, 擔任國內咨詢專家)等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以及教育部蘋果公司產(chǎn)學合作協(xié)同育人項目(2017)、教育部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類MOOC合作與服務協(xié)議(2016—2021)、教育部中國移動教育信息化理論研究(2013—2015)等國家和省部級研究項目。近年來先后應邀在約旦、瑞典、英國等國家及香港地區(qū)的大學講學,并在UNESCO、阿拉伯教育峰會、ICICTE等重要學術會議發(fā)表演講。
學術兼職:擔任中國海洋大學、寧夏大學等高校的兼職教授,華東師范大學、南方醫(yī)科大學、鄭州輕工業(yè)學院等高校的客座教授;還是第二批教育部財政部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專家,并在全球華人探究學習學會(Chinese Society for Inquiry Learning)、國際華人教育技術學會(SICET)亞太地區(qū)分會等一系列國內外學會擔任理事。
所獲榮譽:其主講的課程深受學生的歡迎,其中“學習科學與技術”在全校歷年的教學質量評估中均名列前茅;《開放世界的學習》是廣東省高校第一批視頻公開課;視頻公開課《課堂教學技術》入選鳳凰微課,累計超過150萬人次在線瀏覽觀看。主持參與的國家精品課程教材《學習科學與技術——信息時代大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獲江蘇省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教學成果突出,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中國MOOC2016年度優(yōu)秀教師榮譽稱號、蘋果杰出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最具潛力學者獎等。
最近幾年,焦建利教授在慕課方面有深厚的研究和實踐,他是國內把MOOC翻譯為“慕課”的第一人(該譯名已被國內學界廣泛接受),并帶領華南師范大學未來教育研究中心師生共完成了兩門教師培訓類慕課的開發(fā)和授課,兩年內累計注冊人數(shù)超過5萬人次,深受學習者的歡迎。(杜丹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