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血壓是一種臨床常見慢性病,以動脈血壓持續(xù)性增高為特征,是引起中老年人心腦血管系統(tǒng)病變的最主要危險因素[1]。高血壓起病較為緩慢,常有頭暈、頭痛、心悸等表現,病變后期常并發(fā)心腦血管意外而導致病人死亡,因此控制血壓最主要的目的是減少心腦血管意外的發(fā)生,降低死亡率[2]。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報告可知,我國高血壓病人數量呈大幅增長狀態(tài),我國高血壓病人在2億左右。對我國高血壓病人,按照高血壓危險分級,絕大多數為輕度及中度病人,因此,在治療高血壓時,降低血壓及控制其他影響因素是治療的關鍵[3]。其中血脂異常常與高血壓并存,因此在治療高血壓病人時,維持血脂水平相當重要。他汀類藥物能夠有效降低血脂水平,還可以穩(wěn)定斑塊、延緩斑塊進展[4]。瑞舒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擁有良好的調脂效果且作用持久良好,同時可以延緩粥樣斑塊形成甚至逆轉。纈沙坦是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能夠選擇性抑制血管緊張素Ⅱ與受體的結合,阻礙醛固酮分泌,促進血壓下降,且不影響體內血脂水平變化[5]。本研究觀察瑞舒伐他汀聯合纈沙坦治療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蛋白的影響?,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海南西部中心醫(yī)院收治的高血壓病人7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齡41歲~73歲(61.22歲±7.31歲);病程1.5年~12.0年(5.32年±1.53年)。觀察組41例,男31例,女10例;年齡38歲~70歲(63.23歲±7.33歲);病程1.7年~13.0年(4.64年±1.51年)。兩組病人年齡、性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經取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入選病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標準 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輕度及中度的原發(fā)性高血壓病人。
1.3 排除標準 有心臟或血液系統(tǒng)疾病病人;繼發(fā)性高血壓;阻塞性肺疾病;孕婦、哺乳期婦女或半年內可能妊娠的病人;存在腦血管意外病人;近2周服用過影響血脂水平及血清蛋白水平的藥物者;肝腎功能損害病人;藥物過敏者;依從性不好者。
1.4 治療方法 兩組病人在參與治療前1周,對平日服用的降壓藥物進行停用并洗脫,并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如:控制并減少鈉鹽攝入,適度增加鉀鹽攝入量;控制攝入高熱量食物;在不對身體造成負擔的前提下,進行適當鍛煉;限制煙酒;減輕病人心理壓力。對照組予纈沙坦分散片(海南皇隆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508)每次80 mg,每日1次口服;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鈣片(浙江京新藥業(yè),國藥準字H20080483)每次10 mg,每日1次口服。兩組療程均為28 d。
1.5 檢測指標及方法
1.5.1 血壓檢測 兩組病人均應選擇符合計量標準的水銀柱血壓計,坐位時于右臂肱動脈搏動處,測量病人血壓并記錄。
1.5.2 血清蛋白、血脂檢測 在治療開始及結束時,采集兩組病人空腹狀態(tài)下的肘靜脈血,將2 mL血樣裝入含有EDTA的抗凝采血管中,離心機以轉速3 000 )r/min離心10 min,將上層血清吸入EP管中,-20 ℃冰箱中保存?zhèn)溆谩2捎秒p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血清蛋白水平,試劑盒由常州貝源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嚴格按照試劑盒上操作說明及步驟進行檢測。血脂檢測使用濟南漢方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HF240-300快速血糖血脂儀進行檢測。
1.5.3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密切監(jiān)測病人的血壓及其他體征變化,當血壓不能很好控制時,應調整藥物用量。
1.6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病人血壓降至140/90 mmHg以下,血清蛋白增加≥8 g/L;有效:病人血壓降至145/100 mmHg以下,血清蛋白增加≥5 g/L;無效:血壓維持在150/100 mmHg以上,血清蛋白水平無明顯升高。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1%,高于對照組的7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血清蛋白、血脂比較 兩組治療后血壓及血脂水平較治療前降低,血清蛋白較治療前升高(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觀察組血壓及血脂水平較低,血清蛋白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組別n TC(mmol/L) 治療前治療后 LDL?C(mmol/L) 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375.9±0.65.4±0.51)4.4±0.53.9±0.31)觀察組416.1±0.74.7±0.61)2)4.2±0.52.5±0.41)2)組別 收縮壓(mmHg) 治療前治療后 舒張壓(mmHg) 治療前治療后 血清蛋白(g/L) 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154.2±16.6141.3±15.21)98.3±10.293.3±9.21)42.3±5.245.6±5.41)觀察組155.3±16.2129.2±13.61)2)97.8±10.683.2±9.61)2)41.8±4.653.3±5.71)2)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高血壓是以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同時能夠伴隨心血管及腎臟等臟器功能障礙的全身性疾病。血壓升高前期病人可出現頭痛或頭暈,累及臟器后引發(fā)心臟病、血管瘤甚至腎衰等疾病[6]。臨床上60%高血壓病人具有家族史,治療時多以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及降低病人死亡率為主要目的,以降低遠期腦卒中及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發(fā)生率。因高血壓的發(fā)病受多種因素影響,故而在治療高血壓時,要對影響心血管功能的危險因素進行干預[7]。中老年人常伴有血脂水平異常,伴血脂異常的高血壓病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加大,因此在降壓治療時加用降脂藥物能夠提升治療有效率[8]。
臨床多項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能夠明顯提高心血管疾病中危及高危級別病人的治療有效率[9]。他汀類藥物調脂作用良好,屬于一種HMG-CoA還原酶抑制劑,能夠延緩并逆轉粥樣斑塊的形成。血清中膽固醇水平異常對心腦血管的影響較大,他汀類藥物能夠加快清除速率,降低體內總膽固醇水平[10]。瑞舒伐他汀是一種新型他汀類藥物,具有更好的肝臟選擇性,促進低密度脂蛋白在肝臟內的吸收與分解。因此較小劑量的瑞舒伐他汀就能達到短期內良好調脂的目標[11]。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一般選用聯合用藥,從小劑量開始個體化給藥,以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纈沙坦是臨床上常用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類藥物,可以抑制AT1、激活AT2,阻斷血管收縮及水鈉潴留,起效較為緩慢但持久[12]。纈沙坦在治療高血壓的同時,能夠對心、腦、腎等臟器起到保護作用,不引起干咳等不良反應[13]。纈沙坦氫氯噻嗪片通過抑制血管收縮,增加排鈉來降低血容量,達到降壓目的。
血清蛋白由肝臟實質細胞合成,在血漿總蛋白中占40%~60%,功能廣泛[14]。血清蛋白能夠結合運輸內源性與外源性物質,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同時也對動脈血管滲透性具有一定作用。高血壓病人合并有其他臟器損傷時,血清蛋白水平降低,提示血清蛋白水平的減低能夠提示高血壓靶器官的受損害情況,并具有一定的預測性。同時資料顯示,隨著年齡的升高,血清蛋白水平下降,也增加了高血壓靶器官受損害的概率[1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1%,高于對照組的7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經瑞舒伐他汀聯合纈沙坦治療后,高血壓病人的血壓能夠得到良好的控制,維持在較為穩(wěn)定的水平。瑞舒伐他汀具有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低水平的血脂能夠減少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發(fā)生的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血壓及TC、LDL-C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血清蛋白水平較治療后升高(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觀察組血壓、TC及LDL-C水平較低,血清蛋白水平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低水平血清蛋白會增加高血壓對其他器官的損害概率,聯合應用瑞舒伐他汀及纈沙坦能夠增加血清蛋白水平、降低血脂水平,緩解高血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本研究證實瑞舒伐他汀聯合纈沙坦可有效降低血壓及血脂水平,增高血清蛋白水平,緩解靶器官損傷。提示使用瑞舒伐他汀聯合纈沙坦治療高血壓,療效明顯,病人依從性好。
[1] 蔣文龍,錢惠東,鄭若龍.老年性高血壓患者奧美沙坦降壓的療效[J].江蘇醫(yī)藥,2015,41(1):108-109.
[2] 張艷,郭澤春,宿英英,等.高血壓合并可逆性后部腦病綜合征的臨床及影像學表現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5,29(1):44-46.
[3] 董婷,劉素珍,李繼平.社區(qū)高血壓管理病人藥物降壓治療管理及血壓達標的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6,30(12):1445-1448.
[4] 高曉嶸,武麗芳,師寧,等.阿托伐他汀聯合依折麥布對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短期迅速降脂的臨床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5):141-144.
[5] 許凱.三種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類藥物降壓治療的成本-效果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1):81-82.
[6] 劉曉明,武麗卿,包舉.加用美托洛爾后高血壓性心臟病的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表現及意義[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5,44(20):2382-2383.
[7] 趙越,戚瑋琳,楊愛芳,等.高血壓患者的藥物治療依從性現狀及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15,50(6):559-562.
[8] 耿慧,劉梅林.老年人血脂異常的治療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7):768-769.
[9] 張燕麗,溫凱,馬小惠,等.他汀類藥物對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和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196-198.
[10] 呂天成.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總膽固醇水平與其病死率的相關性探討[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6,41(3):377-379.
[11] 趙立波,謝代鑫,孫后超,等.瑞舒伐他汀聯合荷丹片治療老年腦梗死患者頸動脈中重度狹窄的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11):1140-1142.
[12] 黃毅,張旭,陳素群,等.貝那普利聯合纈沙坦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療效觀察[J].臨床內科雜志,2014,31(5):316-317.
[13] 馬圣庭,劉斌,趙成軍,等.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療效比較[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6,16(3):215-217.
[14] 朱倩,李云,段睿,等.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對肝切除術后肝功能不全發(fā)生的影響[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6,25(1):109-114.
[15] 邢金平,來春林,劉曉紅,等.高血壓靶器官損害患者高敏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介素-6的變化及意義[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9):1241-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