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莉 黎宇
(廣西柳州市龍?zhí)夺t(yī)院檢驗科 廣西 柳州 545005)
血凝檢測是術前患者凝血功能篩查的常規(guī)項目,也是出血性疾病的檢測及抗凝和溶栓治療的重要監(jiān)測指標。在實際操作中,影響血凝四項檢測結果的因素較多,如標本的采集,運送時間,存放時間和溫度,離心轉數(shù)和離心時間,操作方法等。本文采用40份健康者的血液標本在不同離心力的條件下取血漿進行血凝四項的測定。對比分析不同離心力對血凝測定的影響。
篩選本院2017年5月6號送檢的體檢健康者血標本40份,所選體檢者身體各項指標均正常,無肝臟疾病病史,無血栓性疾病,采集標本前一周停止服用任何影響止凝血實驗的藥物,且標本均無溶血,脂血及黃疸等異?,F(xiàn)象。
采用低速大容量離心機,所選儀器為希森美康CS-2000i凝血分析儀,試劑為希森美康配套試劑。
1.3.1 標本采集 室溫下用血凝專用[1](109mmol/L枸櫞酸鈉抗凝,標本:抗凝劑為9:1)真空管采集40個體檢健康者血樣本,每人3管,每管各2毫升,充分混勻,并及時送檢。
1.3.2 標本處理 將血標本分三組分別在800rpm、1500rpm和3000rpm三個離心力下離心10min,然后在各離心力階段取血漿用于PT、APTT、TT和FIB四項的檢測。
1.3.3 標本檢測 實驗前做好質控,三組標本用希森美康CS-2000i凝血分析儀檢測PT、APTT、TT、FIB,標本采集、送檢到測定需在2h內完成。以上操作均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試劑盒說明書及臨床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
本次結果均以組間比較進行組間配對t檢驗。
本實驗結果顯示,3000rpm離心10min(對照組)組與800rpm組檢測結果比較,TT、FIB受影響不大,PATT、PT受影響較大,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與1500rpm組的檢測結果比較,凝血四項偏差較小,(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下表。
表 不同離心條件下凝血四項檢測結果
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血凝標本在三種不同離心條件下測定PT和APTT結果差異較明顯,以離心力3000rpm作為對照組,分別與離心力800rpm和1500rpm兩組結果比較均存在一定偏差,其中PT、APTT兩項在相對離心力800rpm離心10min時檢測時間明顯縮短,而在相對離心力1500rpm時測定結果差異較小。由此可見不同離心力對血凝四項測定存在的影響,血凝標本離心時使用低轉速分離血漿會造成PT、APTT檢測結果縮短,且APTT縮短較明顯。
各檢測項目對血液標本離心力要求各不相同,不同的離心力對血液成分分離有著不同影響。因此要根據(jù)實驗項目來選擇離心力,血凝測定對離心力的要求是須避免離心速度過高而破壞血細胞產(chǎn)生溶血血漿及離心速度過低而分離出富含血小板的血漿對檢測結果的影響。一般APTT對血漿的要求是貧血小板PLT<10000/μL血漿,PT要求則低些,TT未見要求離心條件。當?shù)退匐x心時,血漿分離不充分,導致血漿中還有部分血小板殘存[2]。由于血小板暴露大量磷脂表面為內外源性凝血途徑提供凝血分子復合物反應的催化場所,增進凝血酶和纖維蛋白的形成,釋放凝血因子Ⅴ和纖維蛋白原等均能加速凝血。PT檢測反映的是外源性凝血途徑功能,APTT檢測反映內源性凝血途徑功能。TT檢測反映的是共同凝血途徑,測定時直接加入外源性凝血酶使纖維蛋白原轉變?yōu)槔w維蛋白,F(xiàn)IB檢測的是纖維蛋白原的含量,檢測時也須加入外源性凝血酶,所以低速離心(離心速度<1500rpm)分離出殘存較多血小板的血漿會使PT、APTT檢測時間明顯縮短,而TT、FIB檢測所受影響較小。APTT涉及接觸因子到纖維蛋白形成,比其他試驗影響因素更多,須嚴格控制血漿樣本,離心速度可能對內源性凝血功能檢測結果影響更大些。
為提高實驗室檢驗的準確性,我們應該重視實驗標本的前處理。此次實驗表明:室溫下,應以離心力3000rpm,離心時間≥10min,為血凝測定的最佳離心條件[3]。各醫(yī)院實驗室所使用血凝分析儀及試劑不盡相同,所要求的離心力也不同,建議根據(jù)臨床操作規(guī)程及試劑說明書在檢測時考慮以適宜APTT檢測的離心力為準,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提高檢驗質量,為臨床診療提供準確數(shù)據(jù)。
[1]王秀明,李志武,孫冀兵,張輝,韓穎.血凝四項檢測分析前標本采集及影響因素[J].河北醫(yī)藥,2013.35(7):14.
[2]費亞濤,陳廣鳳.標本的分離條件對PT及APTT的測定值的影響[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4,6.
[3]盧淑蘭,王玉紅,程樹杰.關于血凝組合項目離心要求的探討[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