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本鑫
(宜賓市第三人民醫(yī)院B區(qū)呼吸血液內科 四川 宜賓 644000)
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屬于呼吸系統常見疾病,主要癥狀表現為咳嗽伴有痰液、胸悶以及呼吸困難等,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以及工作。由于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具有病程較長且反復發(fā)作等特點,增加治療難度,受到臨床相關人士廣泛關注[1]。隨著醫(yī)療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有專家認為采取護理干預效果顯著,改善患者相關癥狀[2]。因此我院展開研究,探討早期預防護理在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118例支氣管炎及肺氣腫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各59例。研究組男28例,女31例,年齡43~76歲,平均年齡(62.5±3.4)歲;對照組男29例,女30例,年齡44~78歲,平均年齡(63.4±3.7)歲。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別(P>0.05),可進行對比。
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早期預防,主動與患者溝通,全面評估病情,并詳細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等。了解患者內心真實想法,盡量滿足其合理需求。采取鼓勵態(tài)度,舉例同類型疾病治愈案例,緩解其不良情緒。隨時監(jiān)測心率、呼吸以及血壓等特征,其中呼吸困難者可以采取氧氣支持,并指導呼吸。嚴格按照醫(yī)囑采取霧化吸入方式,并告知相關儀器使用方式以及必要性。囑咐患者合理調整飲食習慣,忌刺激性食物。提供舒適居住環(huán)境,保證病房內溫濕度以及光線適宜,并定期打掃以及消毒。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式,入院時積極向患者介紹醫(yī)院周邊環(huán)境,為其建立健康檔案,向家屬了解其疾病史以及用藥史,并囑咐相關注意事項。采取心理疏導,加強保暖,指導患者改善不良生活習慣。
所有患者進行隨訪,記錄護理后患者血氧分壓(PaO2)以及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水平,并發(fā)放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比較兩組護理效果以及滿意度。
研究組患者PaO2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但PaCO2水平比對照組低,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相關指標情況(n=59,mmHg)
研究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高達96.61%,明顯比對照組滿意度84.75%高,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n=59,n(%)]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患者支氣管粘膜以及周邊組織出現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起病較緩慢,反復急性發(fā)作可能導致病情加重,嚴重者可能出現呼吸衰竭,影響換氣功能,嚴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3]。由于病程較長,增加家庭以及社會負擔,使患者長期處于焦慮、抑郁狀態(tài),直接影響病情恢復,降低生存質量。
臨床上常規(guī)治療方式雖然取得過一定應用價值,但效果并不顯著,容易出現并發(fā)癥。隨著護理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常規(guī)護理已經無法滿足臨床需求,根據相關報道顯示采取早期預防護理效果更好,不僅改善患者病情,同時提維持良好醫(yī)患關系[4]。結合本文研究結果看出,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6.61%明顯比對照組84.75%高(P<0.05),說明研究組可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其中早期預防護理是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改進的,向患者以及家屬詳細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以及治療方式,提高其認知能力;采取鼓勵以及熱情態(tài)度與患者溝通,耐心解答其疑惑,可有效增加對醫(yī)護人員信任感,提高配合治療依從性,為預后提供有效保證。指導患者呼吸以及排痰,并告知霧化吸入必要性,加強保暖管理,避免并發(fā)癥,提高免疫能力。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變化情況,舉例同類型疾病治愈案例,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信心,緩解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從上述表格中看到,研究組患者PaO2水平比對照組高,但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研究組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氣情況。
綜上所述,早期預防護理在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明顯提高肺部通氣功能,促進病情快速恢復,維持良好醫(yī)患關系。
[1]陳桂玉.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2):171.
[2]武艷華,楊艷紅.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12):42-45.
[3]王偉.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23(13):183-184.
[4]李麗會.肺氣腫及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療效觀察[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23(13):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