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美+羅瓊
摘要: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氧合指標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60例,按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氧合指標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比較。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氧合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二氧化碳分壓(PaCO2)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患者氧分壓(PaO2)及動脈血氧含量(SaO2)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30%)較對照組(16.70%)明顯改善,差異顯著(P<0.05)。結論 對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各項氧合指標,同時對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有降低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氧合指標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5-0132-02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是一種常見危重病癥,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主要發(fā)病人群為早產兒[1]。近幾年,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的發(fā)展,診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水平得到提高,同時也明顯改善治療效果[2]。對患兒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可對患兒的治療效果進行提高,改善患兒預后。因此,本研究對我院60例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分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和綜合護理干預,對兩組患兒的氧合指標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比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60例,兩組患兒均符合診斷標準,且通過胸部X線對病癥進行確診。按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順產17例,剖宮產13例;胎齡28~37 w,平均胎齡(33.2±5.1)w。研究組:男17例,女13例;順產16例,剖宮產14例;胎齡27~37 w,平均胎齡(32.7±4.2)周。統(tǒng)計學分析研究組與對照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對患兒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同時對患兒做好預防感染措施。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營養(yǎng)供給:通過早期微量營養(yǎng)喂養(yǎng)的方式對患兒實施營養(yǎng)供給,于患兒出生6 h后,對患兒進行10%葡萄糖注射液5 ml試喂養(yǎng),對吞咽困難的患兒,使用配方奶通過鼻胃管注入的方式進行喂養(yǎng)。②呼吸管理:維持患兒舒適體位,及時清理患兒口腔、鼻腔分泌物,并對患兒進行及時拍背吸痰,保證患兒呼吸順暢。對哭鬧的患兒可采取合理方式進行安撫,必要時可對患兒進行鎮(zhèn)定劑注射,但應盡量減少藥物使用次數。③病房管理:保持病房通風,并對病房內的溫度及濕度進行控制,將病情穩(wěn)定的患兒放置在暖箱中進行保暖,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兒將其放置在輻射臺上,有利于再次救治,通過自動復溫監(jiān)護對患兒進行保暖。④出院指導:出院前指導家屬對患兒早期護理干預,對患兒五官感覺進行刺激,促進患兒康復,并對家屬進行出院康復指導手冊發(fā)放,并進行電話定期隨訪。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氧合指標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比較[3]。采用血氣分析儀對護理前后患兒PaCO2、PaO2、SaO2進行分析。氣漏、鼻腔滑脫及鼻腔堵塞為主要的并發(fā)癥。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用(x±s)表示患者各項氧合指數,行t檢驗;用(%)表示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氧合指標
研究組患者各項氧合指標較對照組明顯改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研究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是指由于患兒肺表面活性物質不足,降低肺順應性及廣泛肺萎縮,呼吸急促、呼吸氣性呻吟或吸氣時三凹征是其主要的臨床表現[4]。
在本研究中,研究組患兒各項氧合指標較對照組明顯改善,差異顯著(P<0.05),表明對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兒氧合指標,促進患兒康復。分析其原因為綜合護理干預主要是從營養(yǎng)供給、呼吸管理、病房管理及出院指導這四個方面對患兒進行護理干預,可有效促進護理效果的提高[5];綜合護理干預對患兒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依據患兒的病情變化及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對患兒進行有效護理方案的制定[6];綜合護理干預對患兒病房的溫度及濕度進行控制,為患兒提供舒適的環(huán)境[7];綜合護理干預為患兒的口腔、鼻腔進行定期清理,保持患兒呼吸順暢,并對哭鬧的患兒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安撫,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顯著(P<0.05),提示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改善患兒預后。其原因為綜合護理干預對患兒家屬進行出院指導,并進行出院康復指導手冊的發(fā)放,指導家長對患兒進行五官刺激[8],提高患兒恢復速度,改善患兒預后。
綜上所述,對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兒各項氧合指標,提高患兒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程宏明.計算機X線攝影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5,42(02):封3.
[2]張可剛,李艷,周廣菊.SP-A測定與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5,53(09):35-37.
[3]錢梅.珂立蘇聯合NCPAP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34例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14):148-149.
[4]侯靜,王雪嬌,于鳳英.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不間斷NCPAP通氣下應用固爾蘇護理體會[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5,7(06):540-542.
[5]丁建萍,高纓.綜合性護理干預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妊娠結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5,53(36):145-148.
[6]王玲珠.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新生兒毛細血管滲漏現象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5,53(26):140-143.
[7]王亞珠,賈少軍.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運動功能和智能發(fā)育的影響[J].內科,2015,10(01):50-51.
[8]勞慶祿.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輔助機械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及對血液指標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5,21(06):781-784.
編輯/高章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