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華
為做好幼小銜接教育工作,各幼兒園作了大量的努力。然而,小朋友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后,在知識與能力、意識與思維等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令人堪憂。有些問題在一年級學習生活中,教師要花費一個學期的時間去矯正。我校是典型的城中村學校,生源都是進城務工或經商人員的子女,問題尤為突出。
首先是知識方面表現為先學與沒學。拼音識字主要適用于學齡前兒童到初中階段,孩子現在學會了拼音,也就掌握了文字認識方法。在一年級教學中,我們發(fā)現學生的表達能力很強,只要老師一開口,他們都說得頭頭是道,然后告訴老師,“我們已經學過了!”90%的孩子閉著眼睛都能背誦漢語拼音,說明孩子記憶能力強。但如果出示卡片單個認讀,卻不認得了。
有的孩子學了珠心算,20以內的加減法(有的甚至是100以內的加減法)心算得飛快,滾瓜爛熟。反應快的孩子可以內化,但有些一知半解的孩子在紙上列式計算時出現的錯誤令人哭笑不得,而且這樣的錯誤反復犯。
至于聽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因受“已學過了”的影響,閱讀能力僅限于可視動畫,很少有與書本接觸的經驗。
漢字的認識知覺比較籠統(tǒng),表現在看圖或識字時往往只注意大的輪廓,容易忽略細枝末節(jié)。由于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知覺還有一定程度的混淆性、籠統(tǒng)性和無意性,70%的學生是在“畫”字。比如,寫“口”就畫一個圈,顛倒偏旁,顛倒筆畫順序,沒有漢字書寫規(guī)則可言。有的孩子連“橫”“豎”的概念都沒有,讀著橫,卻畫著豎。
其次是思維停留在記憶上。通過幼兒園的幼小銜接教育,學生對小學學習的環(huán)境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思維停留在記憶上,形象思維為主的學習方法不能轉化為形象和抽象思維相結合的方式。比如,學生知道1+1=2,如果問一個蘋果加一個蘋果是幾個,就有60%的學生反應不過來。大部分學生不善于使自己的思維活動服從于一定的目的任務,在思考問題時容易受干擾,一直離不開原有的目的任務。
第三是家長表現茫然。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幼兒園學到了很多東西,會算數、會寫字、會背詩等,覺得自己的孩子很聰明。很少有家長關注孩子是如何學到這些知識的,學習過程是否符合幼兒發(fā)展規(guī)律、是否符合幼兒生長發(fā)育特點,有些家長對此甚至全然不知。
針對上面的問題,筆者對周邊學校一年級老師和學校附近的幾個幼兒園(其中一個公立幼兒園)教師及相關的家長就幼小銜接問題分別做了一個調查,數據見下表。
從上面兩個表格可以看出,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對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么的問題并不十分清楚。
由前面提出的問題及調查情況,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實踐,對幼小銜接分公立與私立幼兒園提出自己的看法。
公立幼兒園應有多方面銜接的舉措。比如,在意識銜接方面,與市內小學聯系,帶孩子們參觀小學的校容校貌,感受小學的學習活動,親自體驗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讓孩子們對小學環(huán)境有初步認識,激起他們對小學生活的美好向往與期待,為他們順利進入小學學習奠定基礎。在知識銜接方面,注重漢語拼音、漢字書寫、算術知識的銜接。在能力銜接方面,訓練幼兒聽課能力、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在思維方面,注重數學思維、觀察思維的培養(yǎng)。
私立幼兒園規(guī)模小,收費便宜。進城務工的家長一般都會選擇。而這些幼兒園,往往會因為師資配備不規(guī)范,課程大多體現在知識的容量上,有的幼兒園在大班時甚至用一年級的教材上課,并且在給孩子上課時,就是播放碟片讓孩子們觀看,接受能力快的孩子就跟著學會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什么也沒學會。至于學生的能力、思維和意識的訓練幾乎忽略不計。侄兒在一家私立幼兒園讀學前班,語文老師每天要求孩子回家后把當天學的字每個寫100個,書包里的算術作業(yè)一面一面的。看到老師批改的“√、×”,我問侄兒,為什么會有“×”?“×”是什么意思?侄兒說“不知道”。我問他老師有沒有讓他改正,他回答“沒有”。久而久之,小孩子對是非對錯的認識都被忽略了,對作業(yè)的對錯也就出現了無所謂的態(tài)度。這樣的事例有很多,也聽到過一些家長的怨言:我的孩子上了幼兒園習慣都壞了。
其實不管公立的還是私立的幼兒園,對幼小銜接的孩子必須做好兩件事:一是學習習慣。能認真傾聽他人的建議、學會理解他人、學會閱讀背誦、學習與人交流,初步養(yǎng)成做事有責任感、不拖拉的習慣。二是能力。主要包括語言與專注力、區(qū)分游戲與學習、課堂行為與課堂內容的學習、時間觀念、作業(yè)行為與任務意識、自理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
筆者認為,幼小銜接本身就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在對幼兒進行各方面教育銜接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合理選用教材;有專業(yè)的老師的引領;課程安排要有科學性,在授課的過程中結合幼兒的身心發(fā)育特點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注意反饋;職能部門要加強監(jiān)管,對幼兒園的辦學資質、師資水平、教學環(huán)境等要有明確的規(guī)定。
(作者單位:郴州市第十三完全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