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軍民
[摘要] 目的 比較血糖、尿糖檢測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從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來該院進行檢查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79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血糖檢驗和尿糖檢驗,分析血糖與尿糖檢測的臨床結果。 結果 空腹血糖水平值<6.10 mmol/L者所占比例為8.86%;餐后2 h血糖水平值<7.8 mmol/L者所占比例為7.59%;尿糖指標陰性(-)者所占比例為7.59%,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著尿糖指標(-)/(+)/(1+)/(2+)/(3+)/(4+)的上升,空腹血糖水平值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值均呈現(xiàn)上升趨勢,三者存在正相關關系。 結論 血糖、尿糖檢測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顯著,可提高疾病診斷的確診率、敏感度和特異性,降低誤診概率,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 血糖;尿糖;檢驗;糖尿病診斷;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2(b)-0055-02
糖尿?。╠iabetes )是一種血糖升高類疾病,在臨床上的發(fā)病率較高[1]。該病若不及時治療,將引發(fā)酮酸癥中毒、感染等相應等并發(fā)癥[2-4],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檢測方法主要有血糖檢測、尿糖檢測,但關于兩種檢測方法臨床價值差異性等方面的研究較少[5-7]。該研究選擇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來該院進行檢查的糖尿病患者79例為研究對象,比較血糖、尿糖檢測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為臨床相關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該院進行檢查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79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糖尿病的臨床判定標準;②進行血糖檢查、尿糖檢查,且臨床檢查資料完整者;③對該次研究知情,表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不符合納入標準者;②未進行血糖檢查、尿糖檢查或臨床檢查資料缺失者;③肝腎功能異常者;④凝血功能異常者;⑤合并肝臟、腎臟、心臟等其他嚴重器質性病變疾病者;⑥合并患有惡性腫瘤及遠處轉移者;⑦合并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⑧有遺傳性疾病家族史及個人史者;⑨存在明顯溝通障礙者。79例患者中,男39例,女40例,患者年齡53~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5.11±0.07)歲,患者病程位于1~8年之間,平均病程(5.33±0.18)年。該次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生物統(tǒng)計學方法,對該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血糖檢驗:要求受檢者于清晨同一時間空腹狀態(tài)下到醫(yī)院檢驗科,臨床檢驗人員首先抽取患者3 mL靜脈血液,然后于患者餐后2 h再次抽取3 mL靜脈血液,之后,臨床檢驗人員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采用日立7 100全自動生化儀進行常規(guī)血糖檢驗,其中血糖水平值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進行檢驗,試劑均使用配套檢測試劑,所有檢測過程均嚴格按照儀器的操作步驟進行,并記錄檢測值。
尿糖檢驗:要求受檢者于清晨同一時間空腹狀態(tài)下到醫(yī)院檢驗科,按照尿糖檢驗的標本采集流程,利用無菌器具采集中段尿液標本約為3~5 mL,并盡快將樣本送至檢驗科。臨床檢驗人員接收樣本后,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采用CONTEC/康泰BC401尿液分析儀進行常規(guī)尿糖檢驗,其中尿糖水平值采用干化學試劑 + 葡萄糖氧化酶法進行檢驗,試劑均使用配套檢測試劑,所有檢測過程均嚴格按照儀器的操作步驟進行,并記錄檢測值。
1.3 ?評價標準
1.4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18.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該次研究記錄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與尿糖檢驗相關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比例相關計數(shù)資以相對數(shù)(%)表示,并對統(tǒng)計值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結果如表1所示。空腹血糖水平值<6.10 mmol/L者共7例,所占比例為8.86%;餐后2 h血糖水平值<7.8 mmol/L者共6例,所占比例為7.59%;尿糖指標陰性(-)者6例,所占比例為7.59%,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隨著尿糖指標(-)/(+)/(1+)/(2+)/(3+)/(4+)的上升,空腹血糖水平值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值均呈現(xiàn)上升趨勢,三者存在正相關關系。
3 ?討論
糖尿病在臨床的發(fā)病率較高,且近年來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早期癥狀不具有特異性,易被忽視。該病若不及時治療,將引發(fā)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及昏迷、糖尿病非酮癥性高滲性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以及感染類疾病(皮膚感、結核、泌尿系感染、膽囊、膽管炎、膽石癥、牙周炎、牙齦溢膿及鼻竇炎)等嚴重并發(fā)癥[8-10],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臨床檢查方法,及時對該病進行檢查與診斷,對于盡快確定治療方案,控制血糖,促進病情的治愈,改善預后,具有積極的臨床價值。
針對疑似糖尿病患者,臨床上常采用血糖檢測、尿糖檢驗進行檢測。一方面,血糖檢測方面,由于人體受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激素水平的影響,正常空腹血糖水平能夠保持<6.10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能夠保持<7.8 mmol/L,餐后3 h血糖指標恢復正常水平。但是若人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失調,激素分泌紊亂,則會導致血糖水平出現(xiàn)異常,檢測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情況,能夠有效反應患者的血糖水平變化。另一方面,尿糖是人尿液中的葡萄糖,在正常情況下,尿糖與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大小一致,但當尿內(nèi)排出量超過1.67~2.77 mmol/L,則代表尿糖異常,對于診斷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該研究顯示,血糖檢驗、尿糖檢驗水平值呈現(xiàn)正相關的關系,隨著尿糖水平的升高,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也會升高。
綜上所述,在臨床檢驗中可采用血糖檢測聯(lián)合尿糖檢測的方法,以提高臨床確診率。
[參考文獻]
[1] ?陳會枝,王憲紅.糖尿病診斷中血糖與尿糖檢驗應用的臨床意義[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2):193-195.
[2] ?李健英,林建華.血糖與尿糖檢驗在糖尿病中的臨床診斷價值[J].黑龍江中醫(yī)藥,2018,47(2):10-11.
[3] ?李蘭英.血糖檢驗和尿糖檢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8):94-95.
[4] ?鐘文,宋鵬,韓升霞,等.尿糖和血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34):4858-4859.
[5] ?路娜.血糖與尿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24):102.
[6] ?閆巖.糖尿病診斷中血糖與尿糖檢驗價值比較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34):57-59.
[7] ?斯琴塔娜.血糖檢驗和尿糖檢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意義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8,28(11):202.
[8] ?盧恩田.血糖檢驗和尿糖檢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7,11(2):41-43.
[9] ?關曉燕,趙輝,曹玲,等.血糖檢驗和尿糖檢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5,25(9):94-95.
[10] ?郭孝梅.血糖檢驗和尿糖檢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意義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33):63-65.
(收稿日期: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