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 要:隨著新時期教育理念的革新,體育教育得到了廣泛關注。但是現(xiàn)階段的小學體育教學中還面臨一定的困難,體育教師只有挖掘?qū)W生的潛能,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育教育才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因此,教師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更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讓學生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學習和生活。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方法;問題探究;策略探討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寓教于樂,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熱愛體育學習和運動,那么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一定會有質(zhì)的飛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及時傳遞一些運動方面的技能技巧,讓學生在熱愛體育運動的同時也能擅長體育運動,這不僅對學生的健康有重要意義,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一、小學體育教學面臨的問題
1.學生的體力耐力有限,缺乏熱情
在新時期背景下,學生受互聯(lián)網(wǎng)的影響,越來越喜歡電子游戲和網(wǎng)絡,在生活中缺乏體育鍛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體力的提高,從這個角度來說,學生不喜歡體育活動和室外活動,另外,在當今應試教育的教學環(huán)境沖擊下,學生家長以及老師都對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不喜歡戶外運動,甚至認為是浪費時間,在體育課上往往喜歡投機取巧,久而久之,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學生不能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形成一定的良性循環(huán),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困擾和影響。學生不能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活動中去,體育教學無法順利開展。
2.學生在體育課上缺乏組織性,表現(xiàn)隨心所欲
對于小學生來說,好動是孩子的本性和天性,而體育教學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那就是教師要組織學生在戶外完成體育教學,因此,學生在體育課上表現(xiàn)得比較散漫,缺少組織性和紀律性,比較隨心所欲,不能根據(jù)教師的引導和教學計劃完成體育方面知識的學習。正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體育課上,學生不能按照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完成學習任務,影響了體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提高。
3.學生的體育學習缺乏合作探究精神
現(xiàn)如今,合作探究是我們時代的主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體育學習缺乏合作探究精神,教師往往帶領學生一起訓練,做準備活動,這些教學活動顯得有些單調(diào)枯燥,體育課堂上缺少生動的教學活動,學生的體育運動不能以小組合作為單位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體育課教學的重要意義,更讓教學效率大打折扣。
二、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
1.完善體育課堂教學,讓學生對體育充滿興趣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讓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更有組織性和紀律性,只有讓學生發(fā)現(xiàn)體育運動的趣味性,積極投入到體育課堂中,學生認真配合老師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認真地投入其中,會感受到體育活動對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不僅能夠收獲快樂,更能不斷促進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2.寓教于樂,在合作教學中構建快樂課堂
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寓教于樂,讓學生分成小組去共同進行一個游戲,這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意識到體育學習的無限魅力,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足球比賽、籃球比賽,讓學生在游戲中不斷提高自身身體素質(zhì)和體力耐力。在此期間,教師應該向?qū)W生傳授相應的運動技巧和籃球運動技能,才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熱情。寓教于樂始終是體育教學的關鍵。這一關鍵就在于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接受課堂活動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3.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從根本上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體育教學應該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提高學生的耐力和體力是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根本。在此期間,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在學習之余,到戶外進行體育運動和鍛煉,這不僅能夠收獲好的心情,更能提高身體素質(zhì),在體育課上,教師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身體素質(zhì),循序漸進地開展體育教學,首先應該讓學生做好體育運動的準備工作,在課前舒展筋骨,這樣學生才愿意上體育課,在體育課上愉悅身心。在此期間,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的學習差異性,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體力耐力都有很大的不同,學生熱愛的體育運動項目也是千差萬別,教師應該尊重這樣的差異,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對于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此期間,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投入其中,寓教于樂。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應該引起師生的充分重視,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運動的快樂,更能讓學生在合作中得到共贏,學生在體育運動的相互配合中不僅能夠收獲友誼,更能夠獲得運動技能技巧和健康的身體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朱亞領.讓足球訓練走進學生的課堂[J].考試周刊,2011(66).
[2]錢海華.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5).
[3]王麗杰.讓歡樂充盈體育課堂: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趣味性教學[J].新校園(中旬),2016(1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