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姣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學素養(yǎng)是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之一,小學語文教學理應為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如何遵循新課標要求,捕捉說明文的文體特點和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在繼承傳統(tǒng)教學長處的基礎上,使說明文閱讀教學更有效呢?
一、把握文體,明確要求
說明文與一般文體相比,“個性鮮明”,它有富有邏輯的說明順序,有多樣的說明方法,它比一般文體的語言要求高,它要求準確、科學。小學階段的說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學小品文,通過揭示概念來說明事物特征、本質及其規(guī)律性,基本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列數(shù)字”“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等。無論是教學說明文、閱讀說明文還是寫作說明文,只要抓住了被說明事物的特征,就很容易下手,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總的來說,小學說明文教學的任務應為: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有關知識,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初步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和說明文語言特點;通過讀寫訓練,運用語言。
二、以讀促學,有效探究
教學說明文要堅持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其語言特點,在讀中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在讀寫中學習運用語言,體現(xiàn)語文的學科特點。
有位老師在教授《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第二課時時,設計了兩次默讀、兩次朗讀。鑒于說明文內(nèi)容的科學性、邏輯性特點,默讀可以作為它的課堂首選閱讀方式。默讀速度快,不互相影響,保證環(huán)境的安靜,便于學生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讀物的內(nèi)容。
1.讀出文章的要點
第一處,帶著問題默讀三至五自然段,思考火星上的水有幾方面的來源;第三處,默讀思考火星上的水為什么沒能留住。這兩個問題圍繞課文要點,把握住文本的整體,設計具有支撐力和牽引力的問題,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的思維參與到文本的解讀上來。
2.讀出語言的特點
第二處,比較閱讀,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眾所周知,說明文語言具有準確性、科學性的特點。怎樣讓學生感受到它的這一語言特點,而又避免學術性的教學呢?教師問了一個巧妙的問題:“也許是持續(xù)了數(shù)億年的彗星和隕石風暴,給兄弟倆送去了最初的水”中的“也許”能否去掉?讓學生在涵泳中明白什么是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到這里還沒有結束,教師趁熱打鐵,讓學生再在文中找找相似的句子讀一讀,學以致用。
3.讀出作者的情感
說明文《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一文中有這樣幾個句子“當時,太陽系內(nèi)有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碎片四處游蕩,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飯”“持續(xù)不斷的火星氣體集體大逃亡”“雖然彗星和隕石能給火星帶來大量的水,但很快被火星氣體裹挾著逃向太空了”,親切有趣的擬人句中含著作者對科學的熱愛,使文章語言通俗易懂。這就是第四處閱讀。
文學即人學,關注學生的人生情趣,塑造學生崇高的志向,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而說明文教學也可以是塑造學生崇高志趣的一個陣地。這需要教師另辟蹊徑,在說明文中找到“金子”?!渡衿娴目寺 诽岬娇寺〖夹g是如何造福人類,可以熏陶學生為人類作貢獻的情感。寓情于教,達到知識的傳授與情感陶冶渾然一體。
三、依托文本,活化語言
語言學習如果僅僅滿足于認識、感悟是永遠不夠的,只有把所積累的語言用于生活、學習中,才能提高語言的成活率。
在教授《人類的“老師”》一課的“薄殼結構”時,有位老師出示悉尼歌劇院照片和填空“當游船駛近悉尼海灣大橋,遠遠地看見瀕臨水面那些巨大的白色殼片群,像是……,又像是……,還如同……,在藍天、碧海、綠樹的映襯下婀娜多姿,輕盈皎潔,人們紛紛按下快門?!蓖瑢W們發(fā)揮想象,把這段文字補充得奇妙優(yōu)美。教師相機揭示其實這也是一段說明的文字,說明文可以寫得平實如本課文,也可以優(yōu)美如這段話。這里的教學設計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又較全面認識了說明文的語言特征。
在《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一課的最后,教師大膽嘗試讓學生扮演火星進行自我介紹,要求注意遵循本文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這其實是對全文進行的第一人稱復述,雖然有點難度,但學生覺得十分有趣,參加的積極性很高?;罨苏n堂,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達到了在口語交際中運用說明方法和說明文語言特點的教學目標,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四、質疑拓展,發(fā)揮主體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在課堂還是在課外。如上《神奇的克隆》一課時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開頭要寫孫悟空的故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是一種什么說明方法?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揭示了說明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課內(nèi)學方法,課外用方法。教學內(nèi)容既出自課本又超出課本,往往帶有基礎性、新鮮性和趣味性,所以很合學生的口味,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精神。
總之,學生學習說明文是發(fā)展的時代和社會的需要,說明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老師應該在說明文的教學上多下工夫。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