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羅是古羅馬時期的政治家、法學家和哲學家。他出生于一個上層家庭,從小調(diào)皮搗蛋,尤其喜歡掏鳥窩,還把掏出來的鳥蛋煮來吃。西塞羅的父親很想讓他改掉這個惡習,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有一次,西塞羅掏了個麻雀窩。他沒找到鳥蛋,只看到一只幼小的麻雀,于是又把小鳥送回了窩里。正巧他的父親經(jīng)過,目睹了一切,他走到西塞羅身邊,稱贊道:“真沒想到,我的兒子已經(jīng)擁有了先賢的美德。”西塞羅聽后一頭霧水,納悶地問:“我只不過是沒掏到鳥蛋,而這只麻雀又太小,所以就把它放了回去。這和先賢的美德有什么關(guān)系呢?”父親笑著說:“你看到麻雀太小就將其放回,說明你有慈愛之心。你對小動物尚且如此,更何況對人呢!”聽到這番出乎意料的贊美,西塞羅不好意思地笑了。從此,他再也不去掏鳥窩,反而立志恪守先賢的美德。西塞羅放掉小麻雀只因一時無趣,但他的父親機智地把這個“小善舉”放大,使西塞羅心花怒放,并產(chǎn)生了至關(guān)重要的人生改變。如果父親對此熟視無睹或簡單粗暴地批評,還會起到這樣的奇效嗎?可見,有時候稱贊比批評更能激勵一個人向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