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秀敏 黃欣欣 鄭靜 卞燕 劉秀武 金麗珠
我國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高齡高危產婦在增加,同時有剖宮產史孕婦比例也在增加[1]。導致高剖宮產率的主要原因是對分娩疼痛的恐懼[2]。Siamak等研究顯示,實施助產路徑能夠降低剖宮產率、達到超出預期的結果[3-4]。為此,本研究應用自設的助產路徑模式對產婦整個產程進行管理,并評估其分娩疼痛、監(jiān)測不同產程階段產婦的血漿乳酸濃度,探索應用助產路徑進行產程管理,對降低產婦分娩疼痛、促進產程進展、減少分娩并發(fā)癥的意義和分析產婦在產程中不同時段血漿乳酸濃度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作用機制,為分娩期管理提供參考依據,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6年3月—2017年2月本單位產房行陰道試產的20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初產婦,年齡20~30歲,孕周37~41周,預計胎兒體質量<4 000 g,單胎頭位并已入盆,胎膜未破,無嚴重妊娠并發(fā)癥與合并癥,無溝通障礙,并同意參與本研究者。排除標準:經產婦,不愿意參加本研究或中途自愿退出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
1.2.1 對照組 助產士對其進行產科檢查評估后,認真觀察產婦胎心、宮縮和宮頸口(宮口)擴張情況,評估其疼痛狀況,及時給予相應的照護和處理,由助產士按照分娩期護理常規(guī)進行全程觀察和管理,直至產后2 h。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服務的基礎上,助產士按照助產路徑模式全程管理。以 “分娩第一、第二、第三產程和產后2 h”為服務時段;以“支持系統(tǒng)、產程管理、助產服務、病情變異”為服務內容。在產婦產程中,給予家屬陪伴,助產士告知家屬分娩相關知識,指導家屬在產程不同時段有針對性地協(xié)助產婦采取變換體位、按摩、應用呼吸技巧等方法,緩解分娩疼痛,在接近第二產程時由助產士專人陪伴,直至產后2 h。
1.3.1 生化指標監(jiān)測 兩組產婦在宮口開3 cm及宮口開全時分別采集其肘靜脈血,在分娩后采集臍血,檢測血漿乳酸濃度。
1.3.2 疼痛評估 兩組產婦在宮口開7~8 cm時,應用中文簡化版McGill疼痛問卷(SF-MPQ)[5]調查:現時疼痛強度評分(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表。PPI評分是一種測評患者全身疼痛強度的工具,采用0~5分的六級計分方式,分數越高表示疼痛強度越大:(1)無痛(0分);(2)輕微的疼痛(1分);(3)引起不適感的疼痛(2分);(4)具有窘迫感的疼痛(3分);(5)嚴重的疼痛(4分);(6)不可忍受的疼痛(5分)。
1.3.3 分娩結局 分娩方式、總產程時間、新生兒窒息、產后 2 h出血情況。
采用Epidata 3.1軟件數據錄入及SPSS 23.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產婦年齡(27.28±3.02)歲、孕周(39.27±1.04)周、孕次(1.35±0.64)次、新生兒體質量(3 246.75±332.30)g,觀察組年齡(26.49±3.43)歲、孕周(39.40±0.96)周、孕次(1.34±0.64)次、新生兒體質量(3 298.29±476.19)g、兩組文化程度均以本科及以上為主(分別占47.0%、51.0%)。兩組產婦在一般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在宮口開全時乳酸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PPI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經LSD檢驗比較:從宮口開3~4 cm、宮口開全到產后1 h,觀察組乳酸值逐漸增加,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乳酸值也是逐漸增加,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兩組宮口開全、產后1 h的乳酸值與PPI值相關性比較,結果顯示對照組宮口開全乳酸值與PPI值存在正相關關系(r=0.206,P<0.05),見表2。
分娩方式:觀察組順產91例、助產6例、剖宮產3例,對照組順產90例、助產4例、剖宮產6例,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06,P=0.495);觀察組總產程時間為(607.56± 260.31)min,明顯短于對照組(718.44±312.07)min(t=2.728,P=0.007);觀察組產后出血量(192.85±84.10)ml,明顯低于對照組(233.95±138.25)ml(t=2.529,P=0.012);觀察組發(fā)生新生兒窒息1例,對照組3例,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20,P=0.312)。
分娩是一個復雜應激過程,產程中強烈的宮縮疼痛可導致產婦神經內分泌產生變化,影響產程進展,增加難產和產后出血的發(fā)生[6]。因此,如何緩解分娩疼痛,減少產婦的不良情緒是分娩過程值得關注的問題。本研究表明,觀察組的PP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實施標準化助產路徑可降低產婦產時疼痛感。觀察組針對不同產程中從飲食、心理、生理、助產等方面對產婦進行指導,并鼓勵家屬陪伴,使產婦得到歸屬感、安全感;重視指導產婦采用自由體位待產、導樂球活動、腰骶部按摩、指導呼吸技巧等非藥物分娩鎮(zhèn)痛方法,分散產婦疼痛注意力,從而緩解了產程中疼痛。研究表明,家屬或助產士的陪伴分娩可縮短產程,緩解分娩疼痛,提高產婦滿意度[7]。因此,助產路徑的應用可緩解產婦的疼痛,減少不良情緒,促進產程順利進展。
本研究表明,宮口開全時觀察組產婦的乳酸濃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對照組宮口開全時乳酸值與PPI值存在正相關關系,表明分娩疼痛加劇時,母體乳酸的分泌量增加。雖然觀察組乳酸值與PPI值無相關關系,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實施助產路徑可緩解分娩疼痛,減少乳酸分泌,與王瓊等[8]研究結果相似。乳酸是機體在缺氧狀態(tài)下糖酵解增加的產物,當組織低灌注和氧合障礙時無氧代謝增加,血液中乳酸水平顯著增高[9]。分娩劇烈疼痛使產婦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及疼痛時喊叫、過度通氣,隨著產程的延長,導致耗氧量增加,使產婦體內乳酸分泌增加,發(fā)生代謝性酸中毒,造成母兒內環(huán)境紊亂,甚至發(fā)生胎兒窘迫[10]。在助產路徑實施過程中,助產士提供相應的支持、鼓勵、照顧以及家屬陪伴,減少產婦焦慮、緩解分娩疼痛,改善子宮血流和收縮力;同時防止產婦因宮縮疼痛屏氣而導致母兒的低氧,減少了母體中乳酸的分泌,降低了新生兒不良結局的發(fā)生。
表1 兩組分娩產程中乳酸值及PPI評分比較( ±s)
表1 兩組分娩產程中乳酸值及PPI評分比較( ±s)
項目 對照組 觀察組 t值 P值乳酸(宮口開3~4 cm) 6.95±2.66 7.04±6.35 0.118 0.905乳酸(宮口開全) 8.66±2.81 7.86±2.69 2.082 0.039乳酸(產后1 h) 9.67±2.74 8.91±3.40 1.754 0.081 PPI評分 4.01±0.97 3.56±0.77 3.636 0.000
表2 兩組產程中乳酸值與PPI值相關性比較(n=100, ±s)
表2 兩組產程中乳酸值與PPI值相關性比較(n=100, ±s)
注:r1/P1值是乳酸(宮口開全)組與PPI評分進行比較結果;r2/P2值是乳酸(產后1h)組與PPI評分進行比較結果
組別 乳酸(宮口開全) 乳酸(產后1h) PPI評分 r1/P1值 r2/P2值觀察組 7.86±2.69 8.91±3.40 3.56±0.77 0.101/0.315 0.037/0.713對照組 8.66±2.81 9.67±2.74 4.01±0.97 0.206/0.040 0.070/0.491
本研究表明兩組在分娩方式上沒有明顯差異,但觀察組的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可能與樣本例數較少有關。觀察組的總產程時間和產后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研究發(fā)現[11],新生兒窒息組乳酸含量顯著高于正常組(P<0.05),隨著乳酸含量上升,新生兒出現窒息發(fā)病率越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新生兒窒息率與對照組沒有明顯差異,但新生兒窒息率低于對照組,減少了新生兒不良結局的發(fā)生。由此可見,助產路徑的應用可明顯縮短產程時間,促進產程進展,緩解產婦分娩疼痛,減少產后出血,并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從而改善了分娩結局,促進母嬰健康。
[1] 楊慧霞,李博雅. 剖宮產后時代面臨的挑戰(zhàn)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相關問題[J]. 中華婦產科雜志,2016,51(8):573-575.
[2] Yuhui Shi,Ying Jiang,Qingqi Zeng,et al. Influencing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mode of birth among childbearing women in Hunan Provinc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China[J].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2016,16:108.
[3] Siamak A,Feizollah A,Aboulfath L,et al. Developing evidencebased maternity care in Iran : a quality improvement study[J].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2008,8(1):20.
[4] Bick DE,Rycroft-Malone J,Fontenla M. A case study evaluation of implementa-tion of a care pathway to support normal birth in one English birth centre:anticipated benefits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J].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2009,9 (1):47.
[5] 胡海游. 簡化版的McGill疼痛問卷表(SF-MPQ)在術后靜脈自控鎮(zhèn)痛的應用[D]. 長沙: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2014:2.
[6] 楊瑞蓉. 循證護理與單純全程陪產護理模式在產科分娩中的效果觀察[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8):66-68.
[7] 卞燕,江秀敏. 陪伴分娩對初產婦分娩疼痛及分娩結局的影響研究[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8(10): 132-134.
[8] 王瓊. 分娩方式的差異對母嬰圍產期相關并發(fā)癥的臨床影響比較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28):115-116.
[9] 袁文浩,曾凌空,蔡保歡,等. 動脈血乳酸對于新生兒休克嚴重程度和預后判斷的價值[J].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8,20(1):17-20.
[10] 陳景亮,楊智君,喬淼,等. 新生兒臍帶血血氣分析對三種分娩方式的評價[J]. 中國醫(yī)刊,2016,51(3):59-62.
[11] 尚春華. 臍血血氣分析及乳酸測定對新生兒窒息的診斷意義[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2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