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海霞 秦軍麗 葉玲玲
七氟醚是我國目前吸入麻醉誘導的主要藥物, 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等特點, 僅憑吸入七氟醚便能夠完成全身麻醉氣管插管[1]。但麻醉藥品通常存在對患者心肌抑制、應激反應抑制等問題, 容易引發(fā)患者出現(xiàn)心肌損傷、炎癥因子大量釋放, 最終造成患者心肌梗死、急性肺損傷等嚴重并發(fā)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2]。七氟醚對患者心功能、應激反應的影響的相關研究不多, 因此, 本研究將討論七氟醚潮氣量法誘導麻醉對全身麻醉手術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響,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進行全身麻醉(乳突根治術)手術治療的125例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60例)與觀察組(65例)。對照組中男28例, 女32例;年齡64~82歲, 平均年齡(72.3±5.2)歲;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18.2~25.3 kg/m2, 平均BMI(21.6±1.2)kg/m2;美國麻醉師協(xié)會(ASA)分級[3]:Ⅰ級29例, Ⅱ級31例。觀察組中男31例, 女34例;年齡65~81歲, 平均年齡(72.4±5.1)歲 ;BMI 18.1~25.5 kg/m2, 平均 BMI(21.4±1.4)kg/m2;ASA分級:Ⅰ級30例, Ⅱ級3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BMI以及ASA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兩組患者在手術前禁食禁水8 h, 入室后取平臥式, 建立靜脈通路, 并置入18號留置針, 對患者靜脈滴注乳酸林格氏液10 ml/(kg·h), 連接監(jiān)護設備檢測患者血壓、血氧飽和度、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等。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靜脈麻醉誘導法, 依次靜脈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 咪達唑侖0.5 mg/kg, 順式阿曲庫銨 0.15 mg/kg, 舒芬太尼 0.5 μg/kg, 麻醉誘導結束后, 為患者選擇合適的喉罩, 連接麻醉機行機械通氣。觀察組采取七氟醚潮氣量法麻醉誘導, 完成術前基本準備工作后, 與患者進行溝通, 指導患者配合麻醉;連接麻醉機,設置氧流量為6 L/min, 控制七氟醚濃度為6.0%, 使患者在自主呼吸的狀態(tài)下吸入七氟醚, 當監(jiān)護設備顯示患者呼氣末七氟醚濃度監(jiān)護麻醉達到2 MAC并能夠維持2.5 min時, 為患者選擇合適的喉罩, 連接麻醉機接受機械通氣。
1.3 觀察指標 由同一資深超聲醫(yī)師采用索諾聲超聲(M-Turbo)檢測并記錄兩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0 min左心功能指標變化, LVEDV、LVEF用Simpson法于心尖四腔心動態(tài)圖像測量, Ea、Aa、二尖瓣環(huán)后間隔側收縮期心肌組織運動峰值速度(Sa), 根據(jù)所采集的二尖瓣環(huán)后間隔側組織多普勒頻譜圖進行測量;根據(jù)Ea、Aa計算二尖瓣環(huán)后間隔側E/A比值(TDIE/A=Ea/Aa);測量兩個Aa之間的間隔時間設為A, Sa起始至結束的時間設為B, 則左室Tei指數(shù)=(A-B)/B。抽取患者麻醉前后外周靜脈血, 通過放射免疫法檢測患者E、NE、COR以及GLU, 并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麻醉前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應激反應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麻醉后10 min,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中LVEF、Ea/Aa、Tei指數(shù)均高于麻醉前;應激反應指標中E、NE、COR水平均高于麻醉前, 且觀察組升高幅度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麻醉后10 min, 兩組患者LVEDV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麻醉后10 min, 對照組GLU水平高于麻醉前, 且明顯高于觀察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功能、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心功能、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麻醉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麻醉后10 min比較, bP<0.05
指標 觀察組(n=65) 對照組(n=60)麻醉前 麻醉后10 min 麻醉前 麻醉后10 min心功能 LVEDV(ml) 88.50±3.11 88.62±3.12 88.56±3.24 88.69±3.25 LVEF(%) 60.85±3.46 67.72±3.66ab 60.77±3.59 68.69±3.42a Ea/Aa 1.05±0.05 1.25±0.19ab 1.04±0.05 1.38±0.16a Tei指數(shù) 0.23±0.12 0.34±0.10ab 0.24±0.13 0.47±0.12a應激反應 E(pg/ml) 80.41±8.89 125.64±12.88ab 79.94±8.78 186.50±18.17a NE(pg/ml) 175.29±20.07 230.69±26.72ab 176.83±19.81 375.09±36.73a COR(nmol/L) 195.08±26.74 310.09±35.57ab 192.33±25.98 470.81±45.69a GLU(mmol/L) 5.01±0.28 4.90±0.27b 5.02±0.37 7.12±1.54a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心腦肺等重要臟器的儲備功能降低,在麻醉的過程中易出現(xiàn)心動過速、心力衰竭等不良反應, 影響麻醉效果及手術正常進行。相關研究表示, 不同麻醉方法對患者心功能以及應激反應等指標的影響不同, 其中吸入麻醉對全身麻醉手術患者術后心肌梗死、肺損傷等發(fā)生率的降低效果顯著優(yōu)于靜脈麻醉[4]。七氟醚是最常用的吸入麻醉藥物, 吸入七氟醚的誘導方式包括潮氣量法、肺活量法以及濃度遞增法, 其中七氟醚潮氣量法麻醉誘導由于其操作方式簡便、麻醉起效快、可靠性強等優(yōu)點, 成為七氟醚吸入麻醉最為常用的一種方式。
七氟醚潮氣量法麻醉誘導在停藥后僅用純氧便能夠將其洗出患者體內(nèi), 因而對患者心肌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5]。LVEDV、LVEF、Ea/Aa、Tei指數(shù)等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心功能變化, 其中Ea/Aa與Tei指數(shù)對心功能變化最為敏感;Tei指數(shù)又被稱為心肌活動指數(shù), 是一項能夠在整體方面對心功能進行綜合評價的超聲學指標, 用于評價全身麻醉手術患者麻醉前后心功能變化時, 具有簡便、快捷且靈敏度高、重復性強等特點[6-8]。Ea/Aa與Tei指數(shù)升高則表示心功能受到抑制, 且其升高幅度越大, 表示心功能所受到的抑制越大。麻醉藥物能夠對全身麻醉患者應激反應產(chǎn)生抑制作用[9,10]。
由本研究結果可得, 觀察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應激反應指標均低于對照組, 說明七氟醚潮氣量法麻醉誘導對患者心功能的影響較小, 對患者應激反應的緩解作用優(yōu)于常規(guī)靜脈麻醉誘導, 有助于減輕過度應激反應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促進患者術后恢復。
綜上所述, 七氟醚潮氣量法麻醉誘導能夠明顯減輕對全身麻醉手術老年患者心功能的損傷, 還能夠顯著抑制患者機體應激反應, 使患者手術安全與術后恢復得以保障, 在老年全身麻醉手術患者中應用價值高。
[1]李立晶, 張建敏, 王芳, 等.瑞芬太尼復合七氟醚在新生兒全身麻醉中的應用.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4, 30(1):21-23.
[2]賴峻松, 張良成, 王惠樞, 等.不同吸入濃度七氟醚預處理對膿毒癥大鼠心肌細胞凋亡及炎性反應的影響.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11):1680-1683.
[3]周述芝, 宋麗, 劉雪茹, 等.右美托咪定對全身麻醉蘇醒期躁動及術后恢復質量的影響.重慶醫(yī)學, 2014(36):4939-4941.
[4]孫震, 孫晉慧, 呂晶, 等.七氟醚潮氣量法麻醉誘導對成年女性患者左心功能的影響.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5, 31(3):224-227.
[5]楊曉瑞, 葛靜, 周迪蘭.七氟醚或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鏡子宮切除術中的應用及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5(5):423-426.
[6]劉永峰, 袁友紅, 邢祖民.喉罩通氣七氟醚吸入全麻與丙泊酚靜脈全麻用于支氣管鏡檢查的效果比較.廣東醫(yī)學, 2012,33(9):1277-1279.
[7]盧孫山, 黃鵬翰, 梅攀, 等.七氟醚潮氣量法麻醉誘導對患者左心功能及炎癥因子的影響.海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6, 22(5):481-483.
[8]焦向陽, 賀顯建, 肖志彬, 等.七氟醚誘導麻醉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老年患者左心功能的影響.陜西醫(yī)學雜志, 2017, 46(6):805-806.
[9]陳曉.七氟醚對老年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臟手術心肌的影響.河北醫(yī)科大學, 2014.
[10]毛一群, 嵇福海, 鐘麗敏, 等.七氟醚與丙泊酚對老年患者全麻術后認知功能影響的比較.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 2011,21(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