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江蘇省昆山花橋國際商務城花溪小學,江蘇昆山 215332)
根據(jù)新課標指示,老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加強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以及情感感知等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要加大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力度,積極實施各項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不僅能夠切實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同時還能對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進行強化,極為符合新課標教學要求,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閱讀能力培養(yǎng)是極有必要的。
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培養(yǎng),可以切實增強學生各方面能力水平,確保學生語言邏輯能力以及認知等方面能力可以達到預期目標,此時再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學生理解能力以及感知能力會達到最佳狀態(tài),可以快速理解并消化老師所講的知識內容,能夠更好地對單詞以及句子進行掌握與剖析,整體知識點學習效率會得到切實提升,可以達到較為理想的語文教學效果[1]。
進行語文教學的目標,是為了幫助學生對各種語言知識進行靈活運用,以幫助其更加順利的展開學習與生活。而在進行閱讀能力培養(yǎng)時,也會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水平作為學生學習效果衡量標準之一,這就要求老師需要打破原有教學方式,要合理對教學內容進行安排,確保學生能夠有足夠空間對詞語以及句子、文章進行分析與理解,可以準確表達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展開思考。這樣不僅能夠對學生多方面能力進行強化,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水平,可以為學生多方面發(fā)展提供保證[2]。
提高學生知識積累是實施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與前提,老師需要明確認識到這一點,并要做好教學資源以及整合工作,要通過對各種資源的合理運用,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語言積累[3]。
以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春筍》一課的教學為例。為提升學生語文知識修養(yǎng),筆者在對本課進行教學時,要求學生有感情地對文章進行朗讀,并提出問題“作者是如何對春筍進行描寫的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再次進行閱讀,此種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于作者描寫手法的理解,可以不斷豐富學生事物描寫語言與手段。此外,在完成基礎內容教學之后,筆者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一些植物生長的圖片以及視頻,并引導學生模仿作者描寫手法對其他植物進行描述,這樣可以在鞏固學生知識所學的同時,提高學生對于春筍以及自然之物的喜愛之情,能夠讓學生在情感的帶動下,順利完成各項語言積累任務,以為后續(xù)閱讀能力培養(yǎng)做好鋪墊。
小學生學習動力主要以興趣為主,所以為保證閱讀能力培養(yǎng)效率,老師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做好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安排,要按照小學生喜好以及學習特征,通過創(chuàng)建各種教學情境的方式,有效帶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確保他們可以積極、主動投入到語文閱讀學習之中[4]。
例如在學習《大禹治水》一課時,為保證學生學習動力,筆者按照文章內容設計了相應的故事閱讀情境。在進行情境教學時,首先通過公平抽簽的方式,對學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合作小組進行了確定,并為學生留出了相應空間,鼓勵他們按照自己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進行對話情境編排;其次鼓勵小組學生分別上臺進行表演,并要對每組學生表演閃光點進行表揚,尤其要對學困生的表現(xiàn)進行肯定,確保學生能夠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以及自豪感,進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閱讀學習之中,整體思維活躍程度以及學生情感體驗可以變得更加理想;最后要通過播放多媒體視頻的方式,對教學氣氛進行有效烘托,以對學生文章理解再次進行加強,確保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能夠真情實感的對課文進行朗讀。
事實上,如果只是對文章進行閱讀,對于多數(shù)學生而言難度并不高,但很多學生卻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以及閱讀習慣,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時,還要做好閱讀技巧教學。一般閱讀分為泛讀以及精讀兩種方式,其中泛讀就是指粗略地對文章進行閱讀,是以對文章內容進行基本了解為基礎的;而精讀是對文章實施精細閱讀,是與泛讀相對的。在進行精度時,學生需要保持冷靜、客觀的態(tài)度,要通過對上下文內容進行聯(lián)系的方式,做好文章脈絡分析與研究,以幫助他們對全文思想情感進行把握,進而完成文章層次以及主旨大意的分析。
在進行課外閱讀拓展時,老師一方面要提高學生主動性,要讓他們在課下查找更多關于文章內容的文章,以對其閱讀積累量進行有效提升;另一方面要對課外閱讀任務進行合理布置,要保證學生不僅能夠在課外主動對優(yōu)秀文章進行閱讀,同時還能自覺對其中的優(yōu)秀句子以及詞語進行抄錄,能夠形成自己的閱讀小本,并可以在閱讀交流會上與其他學生一起進行分享,進而切實提升學生表達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確保學生知識結構能夠得到不斷補充與優(yōu)化。
例如在帶領學生對《春雨》以及《春曉》兩首古詩進行學習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尋找更多關于“春”的古詩以及散文等優(yōu)秀名家作品,并可以在課上與其他學生一起進行分享。為保證學生課后作業(yè)完成質量,老師可以通過組織查找比賽的方式,對查找內容最多的學生進行鼓勵,以帶動起學生的查找熱情,確保他們可以找到更多關于描寫春的文章,以對其文學積累進行切實提升。
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培養(yǎng)時,要加強對其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力度,要通過創(chuàng)建實際運用機會的方式,幫助學生對知識點以及各項閱讀能力進行內化與完善,而寫作就是較為理想的實踐訓練方式,老師可以通過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方式,做好綜合應用能力訓練任務。
例如,在對《木蘭從軍》一課進行學習時,筆者要求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對文章內容結構以及主旨思想等方面內容進行掌握,并能夠在此基礎上模仿文章進行寫作創(chuàng)作。為對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作能力以及語言邏輯等方面能力進行訓練,筆者引導學生大膽發(fā)揮思想,思考木蘭回家換成女裝之后所發(fā)生的事情,并將其創(chuàng)作成小作文,這樣不僅會因為作文題材新穎有趣,而激發(fā)起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同時還會在輕松的氛圍中利用寫作對學生各方面能力進行切實鍛煉與強化,可以達到較為理想的閱讀能力訓練效果。
各位小學教學同仁要明確小學生語文學習規(guī)律以及認知規(guī)律,要在此基礎上做好閱讀能力培養(yǎng)安排與規(guī)劃,確??梢酝ㄟ^增強學生實踐以及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等手段,高效對學生展開各項閱讀能力培養(yǎng),以實現(xiàn)理想化閱讀能力培養(yǎng)模式,保證學生語言感知以及語言運用等方面能力能夠得到切實強化,從而達到語文教學培養(yǎng)各項要求。
[1]寧鳳云.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分析[J].中華少年,2017(21):96-97.
[2]劉曉慶.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思考[J].中華少年,2017(3):36.
[3]張桂華.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生活教育,2016(24):51-52.
[4]王佩云,范文秀.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J].考試與評價,2016(3):135-136.